“师兄,果然不负众望。”
牧雨走来微笑道,心里亦有些震惊。
她身为六品琴师,还是无法走进百花谷,但师兄却带回四张琴。这差距,让她心里百感交集……
“师兄,为何多了一张琴?”
方忘好奇问,打量着侍女捧着的琴,发现皆是入品之琴,且有一张远胜其他三张。
这怕不是九品琴。
“师兄,这张……难道是六品琴?”
方忘似乎想到什么,愣了愣便问。
“是六品琴。”
封青岩点点头,转身对四名侍女道“谢过诸位小娘子相送。”
“君子客气了。”
四侍女齐齐躬身。
这时,在封青岩的示意下,立即有琴者接过四张琴。
“小娘子可知封三鼎,为何会带回四张琴?”周昌走上前直接询问公子琴的侍女。
周昌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来。
“君子一声‘琴来’,唤来谷中众琴自鸣,皆飞起愿追随君子。吾家公子见到,便成君子之美,把自鸣之琴皆赠与君子……”
侍女一礼后便缓缓说。
众人闻言皆震惊起来,目光齐齐落在封青岩身上,彻底是服了。
一声“琴来”便让谷中众琴自鸣,皆愿追随……
这有谁能够做到?
即使牧雨也做不到,只有仰望。
这时,书院的教谕、教习,也明白公子琴为何送琴,这是不得不送啊。
除非脸不要了。
公子琴如此高傲,又岂会不要脸?
况且,把琴送出,日后将会成为一桩美谈……
“汝可做到?”
老教谕询问一琴师教习。
琴师教习摇摇头,道“吾做不到。”
老教谕询问一琴相教谕。
“吾亦做不到。”琴相教谕苦笑,道“这世间,琴君之下,又有几人能让琴自鸣?”
琴棋书画乃四君艺,书院至少会设琴相教谕一人,琴师教习三人。在三上书院,甚至有琴君为教谕……
老教谕大笑一声离开。
众教谕、教习亦纷纷离开。
百花谷前,封青岩看着三张九品琴,道“吾把汝等置于凤鸣琴社,他日必定与凤鸣琴社名扬天下,可愿?”
三张九品琴并没有反应。
其实,封青岩能够一声“琴来”,唤来众琴自鸣且飞起,主要是因百花谷的特殊。
但绝不能否认封三鼎的魅力。
倘若换成他人,根本就做不到……
此时,琴社的琴者皆是大喜,实在想不到师兄会把三张琴留在琴社。
入品的七弦琴,实在太难得了。
“至于汝,就随吾身边。”
封青岩对着六品琴道。
六品琴突然发出欢快的琴声,琴弦跳动了几下。
“六品琴自鸣!”
有学子震惊道,想不到看到琴自鸣了。
琴自鸣,一直充满玄幻『色』彩,虽然一直都有听说过,但却少有人亲眼见过。
此时见到,心里不免有些震惊。
封青岩接过六品琴,斜背于身后,并与众琴者把三张九品琴送到琴社。
这是九品琴应有的待遇。
当封青岩回到木屋,便让九歌把他送到远离书院的深山。
不过片刻间,他就已经在书院数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中,山谷十分普通。但是在九歌使用“春风化雨”后,山谷里的草木疯狂生长,四处开满了花……
一片鸟语花香的样子。
封青岩寻到一处平坦的草地坐下,把六品琴置于膝上。
静心凝神。
片刻后,便活动一直在颤动的双手,以及调试了音『色』。
手落,弦动,音起。
封青岩的气息徒然一变,竟然有几分大家风范。
此时,他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抹、挑、勾、剔、打、摘、擘、托等指法不断出现,如行云流水般。
琴声初起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接着犹如幽间之寒流,松根之细流。先是跌宕起伏,接着连续猛滚、慢拂作流水声,似极腾沸澎湃之观,且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
不知在何时,音雾弥漫而起。
如大雾降临般,把封青岩笼罩在其中……
这时天『色』已亮,谷中弥漫的不知是音雾,还是天地间的雾气。但是,封青岩却一夜之间入品了……
“原来我真会弹琴……”
封青岩看着膝上的琴低声说。
雾气很快就散去。
封青岩静坐一阵后,便将六品琴小心装回琴囊中,斜背在身后。
此琴为周天下最为普遍的夫尼式,琴首为常见的方首,琴颈、肩处内收一斜下的圆弧,腰部内收一方条。
除此之外,别有变化。
整体简洁大方,弧度有圆有方,颇具儒家处世之道。
传言此形制为至圣夫尼所制,因而世人称为夫尼式,为周天下流传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两种形制之一。
夫尼式七弦琴,造型简洁朴素,声音清雅纯正。
且音域宽广,余音悠远。
一直深受琴者喜爱。
这时封青岩打量山谷,发现谷中环境清幽,又远离人烟,就打算日后在此练琴,不怕被人打扰到。
片刻后,便让九歌送他回去。
这时的九歌,一身鲜艳的大红袍,还涂上厚厚的胭脂水粉,显得艳丽而妖娆,如同风尘女子般。
小小年纪,却是一身风尘俗气。
“九歌,你这身装扮太过艳红俗气了。”
回到木屋后,封青岩实在有些忍不住了,道“淡雅些不好?你这是跟谁学的?”
“可是九歌喜欢……”
九歌顿时耸拉着脑袋说。
“……你喜欢就好。”
封青岩沉默一下说,他不能连穿衣打扮也要管上。
这时,他把六品琴从琴囊中取出,放于价值不菲的琴盒中,并小心挂在墙上便去洗漱。
“郎君,早膳来了。”
不久,木屋外传来陈娘子的恭敬喊声。
封青岩用完早膳就来到讲经堂,待经课结束便来到藏书楼,查阅关于鬼商和《招魂》的文献。
可惜藏书楼中,关于两者的记载不多。
“传言圣曲《招魂》共有九段,每段又分为九节……”
藏书楼中,封青岩放下琴谱思索起来,努力去回忆自己为何会对《招魂》有熟悉感。
或许是因自己听过。
他的记忆,始于出现在葬山山顶的那一刻,但从出现在葬山到子雅琴来到亳城前几天,他很清楚自己没有听说过《招魂》。
那么熟悉感,有可能来自前世。
更有可能,是来自自己醒来的那一刻……
但从黑暗中醒来,到出现在葬山的那一段记忆,他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十分好奇。
醒来,招魂……
这时,封青岩的身子微微一颤,难道自己就是因为《招魂》而醒来?
可是,又是谁在为自己弹奏《招魂》?
他想到出现在葬山那一刻,恶鬼披麻跪拜……
难道是恶鬼?
他立即否定,恶鬼怎么可能懂得《招魂》?且,恶鬼披麻跪拜,明明就是恶意满满的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