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瞧着坐在地上的人特别面熟,等仔细一瞧,想起来了,此人是陕西人,姓马名晟,人送外号小霸王。书中暗表,此人正是赫赫有名华北贼王马明的远房叔叔,正是马晟收养了马明兄弟二人。那马晟和五爷又有什么渊源呢?
原来这马晟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游手好闲之人,他没什么本事,就是在当地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当时燕子李三犯案,五爷躲避官府捉拿,跑到了宝鸡,这天五爷来到了陈仓镇,找了个小店住下了。五爷当时还是个小伙子,十七八岁,人又帅又机灵。这家店的老板有个闺女,年方十六,打五爷刚一进门,就看上五爷了,她怎么看五爷都喜欢,虽说五爷人张得黑点,但是那精神头,那气质,那身板,就一个字,太帅了。(我跟座山雕一样,不识数)姑娘就变着法的往五爷屋里跑,一会送洗脸水,一会送被褥的。
五爷这人虽说在江湖上气量小了点,人也比较狠毒,但是对于这男女之事还真不太上道,虽说不上道,毕竟是江湖中人,姑娘进出两次这五爷就瞧明白了,女子对他有意。不过五爷心想自己现在这处境,哪能还有非分之想呢,所以就装糊涂。对姑娘不理不睬。可是到了晚上,姑娘就赖在五爷屋里,聊个不停。天又热,五爷又困,但是人家是一个姑娘家,又不好直接下逐客令。直到店主查房熄灯了,姑娘才走。
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在陈仓这个小地方,住店的客人也不是很多,这天就只有五爷一个人。当时正赶上夏日夜晚闷热,姑娘刚走,五爷反而睡不着,于是关灯打开窗户,在窗前乘凉,忽然墙外传来脚步声,五爷行走江湖几年了,一听不对,这脚步声不是正常人的走路声,而是蹑手蹑脚的轻轻来到墙外。
五爷迅速往窗后一闪,偷眼往外瞧。果然,一个人影从墙外跳进来。蹑手蹑脚奔店主所住的房前走去。本来五爷不想管这闲事,可转过头来又想,不对,这个店晚上就他一个人住,这要是房主丢了东西,第二天报官,那自己是难逃干系啊?不行,我得给这个小偷惊走,不能让他得手。想到这里,五爷从窗户跳了出来,悄悄的追了上去,打算给那个贼吓走。
这个贼走到房主门前,看屋里有灯光,没敢下手,于是翻上屋顶,打算等灯灭了后再动手。
等他手搭上房檐,一只脚刚跨上去,也是他学艺不精,左手打滑,房瓦一下就被他按折了,瓦片就从房上滚落下来了,他一惊,准备用手接瓦,不仅瓦没接住,人的重心也失去了,一下就从房上载了下来。
五爷眼疾手快,早就看他就要出问题,一个健步就来到了他身下,先是一只手接住了瓦,另外一只手抱住了房上之人。那人往下滚的时候心想坏了,这下完了,心里想,眼睛一闭,就等着摔到地上了。
等五爷把他放到地上他才反应过来。此人看着五爷吃了一惊,五爷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叫他别出声,然后拉着他的手走到五爷的房间。
进屋后,此人翻身便拜,五爷忙搀扶起来。双方互道姓名,此人就是马晟。只因家里太穷了,揭不开锅了,这才没办法做起梁上君子。
五爷表示同情,从怀里掏出几块大洋,给了他,嘱咐他千万别在出来偷了,他这身手吃这碗饭道行不够。二人聊了半宿,马晟邀请五爷去他家。五爷心想反正自己也是孤身一人,总住在店里也不是个事,于是跟马晟来到他家。这一住就是半年有余,五爷临走时,马晟依依不舍,五爷答应他日后一定再来找他。二人在马晟家枣树下结拜成弟兄,马晟年长五爷两岁为兄,五爷为弟。
几十年来,五爷和马晟经常走动,也没少让陕甘宁地区的道上的朋友周全他。这马晟后来收养了马明马文弟兄,马明做了贼,马文则干起了盗墓的勾当。马家两代为贼。
今天五爷忽然在这里见到了马晟,自然是吃惊不小,忙伸手搀扶起马晟。
“大哥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呢?五爷问道。马晟笑着拉着五爷的手说:”我听他们描述你的样子就是你嘞,到这里一看果然是我兄弟到嘞。大家看五爷和这个人认识,这才都各自忙自己的事,只有宝富和刘二等站在五爷身边。
五爷拉着马晟的手,一一给他引荐。大家互相拉拉手。马晟这才说道:“兄弟,你这些年没少照顾哥哥,我可是借了你的福了。五爷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我一直忙,十多年没去看大哥了,还请大哥恕罪啊。”
马晟接着说道:“六六年你哥哥我被政府打成***破坏分子,判了无期,坐着闷罐车被拉到北大荒了。几年来,罪没少遭,苦没少吃。实在受不了了,我们大家就逃出了农场,跑到了大兴安岭。”
几个人闻听也都对马晟遭遇表示同情。马晟说:“后来咱们不少弟兄跑到了深山里,本来大家打算跑到苏联那边去,可是大家听说这里埋着前清的宝藏,所以不少弟兄留了下来,在这里找宝。
宝富和刘二等人和五爷对了对颜色,没吱声。张龙在一边问道:“俺们挖出来的棺材是不是让你们给偷去了啊?”
马晟说道:“偷棺材的不是我们这边的人,是张元武他们干的?”“什么,还有一伙人也在这里找宝?”张龙问道。
大家听到这里顿时傻眼了。看来在这荒山野岭中,还有更多的人在寻找大清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