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基本上不会感冒发烧,一旦有人发烧,那他就有生命危险了,因为越南人发烧多是因为疟疾和登革热。而对于类似于登革热一类的热带病,无论北京还是胡志明的医院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只有生扛(不打针吃药,硬挺着),不用打抗生素,打了也没用。我在新加坡公司的一个同事,前些年放假的时候跑到马来西亚雨林去玩儿,结果染上登革热,差点“烧”死在那里。后来虽然最终挺了过来,但他的视神经好像出了一些问题,变成“斜眼儿”了,和你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总是盯着你的侧后方。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巧就站在你的侧后方的话,还真挺别扭的!
当然,我的新加坡同事的病情只是个例,多数染登革热的人不致于这么惨。我在越南的那个好朋友,他就曾经染上过登革热。记得那次是个周末,几个人聚在一起打麻将,他说他发烧了(当时不知道是登革热),但是仍然坚持和大家“战斗”。在这种身体状况下,他居然还赢了我们哥仨不少钱。打完麻将,他还接着去机场接团组,然后又陪团组吃饭。据他说,等回到宿舍的时候他都快虚脱了。后来他跑到医院去,医生告诉他得了登革热,让他着实紧张了一阵。即便如此,他几天后也恢复了健康。
在越南得了热带病如何生扛?就是多喝水多睡觉。医院就是这么告诉病人的,没别的招儿。而且,一旦你得过一次登革热,你的身体条件就弱化一次,如果你下次再得这个病,估计就悬了!也就是说,人体不能从这种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学习防御,不产生免疫作用。
在越南虽然不曾感冒发烧,但是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却不容小觑。记得那年的10月份,我在宿舍里做饭,不小心把菜锅里的一团热油溅到了上臂。当时没在意,只是擦干了事。很快,上臂就被烫起了一个大水泡,我还是没当回事儿。晚上洗澡时,很轻易地就把水泡碰破。如果是在北京,这个伤口会很快就结痂愈合,时间不会超过两星期。但是在越南这种热带地区就不同了,可能是由于经常出汗,而且经常洗澡,所以伤口一直无法愈合,而且逐渐溃烂变大。我开始用邦迪创可贴把伤口盖住,但是后来变大了,只能用一些纱布和胶条粘在胳膊上遮挡。再后来就几乎已经遮挡不住,尽管穿着短袖,但一抬手就会露出来,让人看了有些触目惊心。我当时在越南没有什么消炎药,只涂抹了一些紫药水儿。而且按照在北京生活的思维,根本也没有认为这个伤口会有什么危害。不曾想,这个伤口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月。
最严重的是一月底的一个晚上,当时伤口已经溃烂得很大,而且在我的小臂内侧居然又“憋”出了一个小脓包。让我有些紧张的是:伤口化脓造成上臂肿胀,进而影响了血液流通,感觉手有些缺血发麻。而且,我有些担心发生破伤风的情况。有朋友会问,情况严重为啥不去医院?当时的情况是:我没有办理任何在当地就医的手续,而且语言不通,甚至根本都不知道医院在哪里。万般无奈,我发现医药包里有红霉素眼药膏,尝试着把眼药膏涂抹在伤口处。居然还真有些效果,第二天红肿没有继续扩大,几天之后感觉手不是很麻了,说明炎症在消退。但是伤口依然无法愈合,紫药水混合了溃烂处的液体,让伤口看着有些恐怖!
后来这个伤口是怎么好的?说起来再简单不过了:转年的一月底我回北京过春节,到家后的第二天伤口就开始结痂,八天假期结束时,伤口已经基本愈合了,要知道这期间我没有在伤口涂抹任何药品。个人感觉:这主要是得益于北京的冬天干燥的空气,那是真干燥啊!我在越南工作几年,放假回北京的时候总呼吸道不舒服,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抽烟过多造成的,后来才发现,是空气干燥的缘故。
越南的医疗条件还不错,在胡志明有三家fv医院,这是法国和越南的合资医院(fv是法国和越南的缩写)。fv的环境和医疗水平应该比较高,在里边工作的有很多法国医生。这里要说一下,殖民国和被殖民国之间的关系好像不同于一般,它们总是有一种亲近的情结(个人理解就如同一个有钱男人强行娶了一个穷困妇女为妾,后来这个小妾在土地革命中脱离了这段畸形婚姻,但是多年以后当这两个人回首往事,他们可能依然会在心底里对对方有亲近感)。法国人和南越人可能也是如此,所以法国人很愿意在医疗和技术等领域援助越南人,而且法国人很喜欢到越南去旅游。
我后期在越南的体检和看病都是在fv医院,几家医院的装修风格都比较类似,环境有些像我们北京的慈铭体检中心。医院的收费也还算合理,感觉好像比国内的医院要便宜一些。法国医生还是很负责任的,他们一般会很仔细地询问你的病情、症状以及身体的其它情况,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由于语言交流的问题,在不知道具体单词的情况下,有时候一个症状的描述用英语来叙述很费劲。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医生会很耐心地去询问相关的情况,然后用比较常用的词语来增进交流。
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柬埔寨和老挝的官员,他们会经常自己或者带家人到胡志明来看病,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打交道(不用专门要跑到柬埔寨去)。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至少在这个地区范围内,越南的医疗条件还是算不错的。
越南人自己去看病也分三六九等,没钱的人生扛,挣工资的人去便宜的社区医院(我没有去过,只是听朋友聊起过),有钱人去fv医院,更有钱的人去新加坡和香港的医院。我的房东算是比较有钱的人,他和家人每年的体检都会去新加坡,在那里的医院住上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