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同时花费八到十年时间将铁路修通,如此内地货物便可源源不断运往各郡,而后再由车辆运往各军驻地与城池,以减轻人力需求,减少财政负担。

同时北方土地肥沃异常,驻军每年实行一季的屯田,用最好的良种,全年基本的口粮几乎无需财政负担。

且长孙有橡胶,有火山,有宝石,有丰富的矿藏,更有不计其数的地下矿物,我国只需特发许可,令那些商贾与权贵,从内地招募雇工购买设备,驱使他们前去发展地方产业。

然后朝廷花钱收购,便能在接管后的五到六年后,产生正面经济效应,虽然当地人口短期内大幅减少,但只要有经济,早晚会引来更多人口。

而那些疏散内地的人口,重新安置数年后陆续恢复经济元气,转入咸国的生产供应链,集中起来的人口又能更好繁育更多的人口,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内地人口大幅增加,四五十年后再陆续向北移民,这些人口稀少的北地郡县,届时将成为咸国新的经济动力与增长热点。

此外,短期内北方仍然面临强大外部军事威胁,也不宜在北方囤积更多人口,发展普遍商品经济,以免带来更多损失。”

“若是这般,司农大人准备南迁多少人口。”

“目前我国解救的长孙郡县人口约一千余万,主要集中与广原、鼎中等几个郡县,迁徙人口之事仍需与长孙磋商,因此尚不能确定迁徙数量。

不过清田、桑南、桑北三郡近千万的人口,臣打算今年开始,以每年迁出五十万的数量,分流前往我国本土各郡,然后逐年增加,直到三郡人口降至五百万。

日后北方人口逐步南迁,仍迁入这三郡先安置,后消化。如此当地已经形成的经济产业,不至于因为人口波动而停滞,同时当地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与产业链又能承载南迁人口。”

“看来还是司农大人想得周到呀,寡人看,此策司农大人数年前便谋划好了吧。”

“不瞒大王,臣确实在数年前已经谋定,但谋定之事仍需待以时日,期间可能有反复,有意外,因此需要不断修正这些意外,唯有如此,在外人看来才能做到料事如神运筹帷幄,其实是料事于前,谨慎操办。”

社会形式的群居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只要有人,并形成规模,必定形成基本的商品生产和经济流通。

战争不可避免创造了死伤、难民和经济损失,但同时也带来挑战和机遇,关键是能否及时恰到好处的利用机遇为己所用,并使之成为利益的工具。

涌入清田、桑南、桑北三郡的数百万人口,早期是带来了巨大经济压力。

经过前期两年的安置和疏导,三到五年的经济规划,如今当地的千万人口不仅没有成为财政负担,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原料和农业生产,让财政更加充裕,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北方南迁的人口继续维持这个模式,只需要初期的投入和中期的扶植政策,在当地已经形成的商品经济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作用下,五到八年的时间又将融入当地,并成为经济新的动力。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外资大量涌入,和咸国产业发达,拥有工业的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高效生产力和产业,自然没有需求和工业化规模生产带来的商品经济,也就无法让几百上千万人口转化为经济劳动人口。

咸王对此安排没有异议,清田、桑南、桑北三郡的效应说服了他。见天色已是不早,姜蛰最后饮了一口茶,意犹未尽说:

“眼下即将开春,寡人欲祭天明志,并祭奠父王,以告慰父王的在天之灵,永兴侯意下如何。”

“祭天本无问题,但眼下天子尚在都城,大王祭天而把天子晾在城中,这恐怕不妥。至少目前,还是需要继续掩饰大王的心意,以免遭致诸侯非议。”

“那依永兴侯之意,要如何才妥当。”

“臣以为,应该邀天子与诸侯使节一起登山祭天,祭天结束后,大王再前往咸王陵寝祭奠,而天子与诸侯使节继续留在妙天山参观天文台。

如此天子不失颜面,大王亦遵循了礼制,同时天文台又能彰显我国之国力与进步,籍此让诸侯敬服大王。”

“永兴侯果然安排周到,那便择吉日登妙天山祭天。”

“臣领旨。”

今日一番谈话,让百里燕想相信,咸王姜蛰历经多年的执政和他的言传身教,已经成为一个成熟而优秀的统治者和国家君主,曾经的一些隔阂,在这些年中的碰撞与磨合中逐渐淡化。

他开始相信,姜蛰也许是最适合当前局势,和国情的权利继承者。

至于日后,他开始考虑狂澜的建议,在彻底解决腋目威胁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退出当下的权利模式,转入帝国立宪。

回府之际已是酉时六刻,府外泊车处停着一辆西蛮馆驿的四轮马车,古思弥汗已经等在府中多时。见到他时,姜蓉、乔郡主、周空等女子正与之闲聊。

“燕子你可回来了,古思弥汗大人可等了你一下午。”

姜蓉有些埋怨说,百里燕赔礼说道:

“让古思弥汗大人久等了,本侯深表歉意。”

古思弥汗没有丝毫责怪之意,非常理解百里燕的难处,他说:

“诶,永兴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我等山野之人,等等也是应该的嘛。”

“古思弥汗大人言重了,不知阁下此来有何要事。”

“是这样,我族希望能从咸国得到十万斤炼炉的技术,以及更多的小型锻造机器、蒸汽机,不知永兴侯意下如何。”

“哦,原来是为此事。”

648年起,西貘夷每年都向咸国派遣留学生,前后总计达到了六千多人次,除了少数学习军事理论外,多数安排他们学习文化、草药医学、卫生防疫、农业技术畜牧技术和基础的木工、机械、冶金、纺织。

十万斤炼炉技术需要专业的司炉工和配套技工,过去十三年中西貘夷培养了一批基础冶炼工,目前确实满足操作十万斤炼炉的基础。

由于眼下战局趋于明朗化,西貘夷开始担心战后西海诸国再度恢复技术封锁,想趁早获取更多技术武装起自己。

百里燕想都没想,欣然允诺了古思弥汗的要求,他说:

“阁下请放心,此事本侯可以做主,待签订协议,本侯尽快知会派驻贵邦的大师筹备此事,待设备原料运到,即可开始动工。”

“那真是太感激永兴侯了,价钱上我族一定不会亏待贵国的。”

“呵呵,说钱可就生分了不。”

“呵哈哈,是是是,永兴侯说的是。”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6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6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