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嗯,此事我心中有数,萧掌门大可不必为我国担心。另外还有两事还请萧掌门西线作战时务必当心。”

“哪两件事?”

“其一,孙国与歧国还望萧掌门关照一番,孙国是我亲家,且日后本侯有意在孙国兴办教化与轻工业,因此孙国不可被重伤。而歧国毕竟是我母国,日后西海一统,歧国甚为重要,此两国还请掌门关照一二。”

“永兴侯放心,此事包在萧某身上。那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是以梁县为中心,京畿郡以西,关岭郡以北,经我咸国经营,而今农业与地方商市初具规模,贵派此番驻留梁国不妨在此修养,并加以经营,以作西线北伐之资。日后北伐退兵,亦驻扎此地,名曰护卫天子。

如此既能以此地农商经营获取金银辎重,同时御客在中原亦有根基,为日后最终北伐打下牢靠基础。”

“嗯,此法是好,西线梁国经济虽盛,然却不足以独自支撑百万联军,若无咸国帮助,过去三年恐难取胜。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早料到西线北伐存有困境。”

“唉……”百里燕一息长叹,随后说:“我咸军原本是想籍此为根本,从东西两线一起北伐,然形势所迫,如今只能行此权宜之计。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西线能步步为营,我东线便能顺利突击,尽可能将战线向北推,直到打不动为止。”

以梁县为核心的地方经济建设如今大有起色,原本是为北伐做后勤准备,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云、津邺两地的战争损失。

但如果北伐,这块经济地区的资源将彻底被消耗,梁国眼见咸国带来的利益被消耗一空,自然是不会同意的。

百里燕自然也不能白白便宜了梁国,同意御客驻留梁国,照顾歧国、孙两国只是其一,让御客占住京畿以东、关岭以北也是其次,根本目的是经济的网络会高度牵连各方势力。

一旦御客在当地扎下根,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是手里攥着枪杆子的武装力量。

御客占了当地,咸国能最大程度的提供基础经济建设,同时在孙国开始的基础教育和轻工业发展,最终在中原以西形成两个改革示范点和经济地带,十年或十五年将收到初步成效。

同时当年公叔阔提出的东西对进策略,在当年受到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的制约下,四十多年前是根本无法实现,只是美好的空想。

但现在已经具备了科学和工业基础条件,以歧国为基地,从西海和东海实现东西对进的统一进程。公叔阔恐怕做梦也没想到,此方略在数十年后会在百里燕手中得以实现。

当天晚上,天子会晤过诸侯返回梁国公使府,就咸王允诺梁国西线挂帅向陌舂子问计:

“掌门大师,为何寡人思来想去总感其中有诈,大师可否一解其中缘故。”

“老夫以为,百里燕定是已经看破老夫用心,但为了北伐,其必然要做一些妥协,并且另有谋划。然眼下还看不出端倪,不过应该小心其在日后协商中提出不利诸侯之条件。”

这时安泰侯姬康说:

“掌门大师言之有理,百里燕若在明面妥协,必会在暗中讨回,其虽答应条件,但日后定会从其他地方索回来,陛下不可不防。”

“嗯,安泰侯此言,寡人深以为然。相国。”天子唤道贾宙。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明日再与诸侯会商,务必不得令诸侯退让,以免中了百里燕诡计。”

“诺。”

陌舂子与姬康都只看到眼前利益,传统的思维束缚了认知的深度。百里燕全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军事资源上做大文章,今天的让步,是为三十年后收割更大的利益打下的榫。

而与此同时,诸侯大会结束后,西寰在后宫设宴款待王砺、高吉等人,就出兵一事最后询问他二人底线。

由于晋国态度的不明朗,让西寰在咸国更加被动,进而牵连到自己儿子的地位,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

“如今我王兄身患重病,二位又都是王兄心腹肱骨,日后太子登基,少不了二位大人辅佐。只是如今的晋国可不如往昔了,我这个公主也说不上什么话,可本宫的儿子毕竟是我王兄的外甥,太子的表亲,咸王的长子,二位还请自己掂量着办。

若是还念及两国关系,本宫的脸面,就请多劝劝我王兄与范相国,莫要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真有什么万一,咸国上下的眼睛可都盯着本宫,本宫现在可帮不了王兄什么大忙,二位大人可都清楚了。”

“我等明白,公主心意我王砺与高大人一定用心领会。”

“这便好,今日时辰不早了,二位请回吧。季宁,送送二位大人。”

“诺!”

待王砺、高吉二人离宫,西寰与季锦昇言:

“季将军,你看王砺、高吉二人诚意如何。”

“回王后,老臣以为当此眼下形势,天子都已表明立场,大王难逃出兵之选,但仍要看大王委派何人领兵作战。目下国内无人精通新式战法,按此前百里燕部署,不会让诸侯擅自决断战略部署,而由咸军安排。

以百里燕秉性,其能积极救治诸侯伤兵,甚至不惜送回咸国治疗,倒也不至于坑害诸侯,任凭白白枉死。”

“这一点,本宫与季将军倒是看法一致,百里燕虽然奸诈,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其确实知道轻重,不会任凭诸侯白白送死。”

“确是如此,如今无论损失何人兵马,都是中原的损失。同时兵力越多,获胜希望越大。退一步而言,咸国如今已是大国,无可匹敌,其又何必要坑害诸侯。”

“此言在理,与其让诸侯白白送死,不如留着杀敌更为划算。”

西寰这番话,当然不是站在晋国利益上的考量,她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晋军如何给她长脸,好在日后咸国王位继承权上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只有姜拓继承王位,她西寰才能青史留名。

心中寻思之际,西寰目光掠过季锦昇脸上时,总觉哪里不太对劲:

“季将军,为何本宫见你红光满面精气昂扬,难道又是用了什么好药。”

“这倒没有,只是两月前偶感不适,去医官署挂了些水,吃了些药,倒也不觉有何变化。”

“是嘛……”

季锦昇今年七十,还要每日为西寰出谋划策忙碌奔波,活到这个份上,算得上是长寿了,但其还有继续活着的价值,关乎到日后对晋国的政治安排。

此后几日,诸侯展开紧锣密鼓的细节磋商工作,就划分阵营和战时供应逐条逐条谈。

百里燕始终未在军事资源分配上做过激安排,最大程度在目前库存资源中调剂,优先安排先整训、出兵的诸侯,后分配腾挪今年和明年出兵整训的诸侯。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6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6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