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御客医疗标准接轨咸国,大量伤员得以起死回生,也包括那些断手断脚,以前必死无疑,现在却能救活的残疾伤兵。但却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和财政负担。
咸国依仗雄厚的财力和科学技术,创造了大量社会物质和财富,是能解决伤残军人的安置问题,但其他诸侯却不能很好的妥善解决,宗门更是如此,也不难理解萧公毅找上门来,要他帮助安置伤残御客。
与萧公毅一夜彻谈,翌日先安排其进宫觐见咸王,随后又马不停蹄的拜会天子,稍晚时又去给王砺敲边鼓,再给晋国施加些压力。
十月初五,诸侯大会如期在鸿恩殿巨型。
按惯例,盟主主持会议自然取正坐而席,但天子也参加会盟,应高于盟主一阶,坐于盟主身后。
姜蛰对此布局很是不爽,改为天子坐于他的左侧,二分坐于中线两侧。
天子对此当然也很有意见,但百里燕回复只有四个字,“这样平等”,要不干脆改成圆桌会议,诸侯做成一圈,谁也别分左右前后上下,这样更省事。
此时各路诸侯皆以入席,各大门派也派了代表参加,殿中开辟了专区供门派入席,也算是开了中原历史的先例,第一次有门派参政议政。
鸿恩殿的中央悬吊着九座硕大的水晶吊灯和二十座挂灯,清一色工业照明大灯,照的大殿灯火通明。
此时相国贾宙起身向众人行礼,最先开腔说道:
“诸位,今日召集诸侯大会,旨在今年联兵北伐。此前三战三捷,扬我中原神威,驱逐腋目指日可待,不知诸公可有北伐良策。”
话音刚落,燕国特使郭通先说道:
“三战三捷是不假,但我燕国这一仗伤亡军民数十万,国力困窘民生凋敝,已无力再战,北伐恐力不从心。贾相国之意本使不敢推脱,但要举大兵北上,恐爱莫能助。”
“言之有理。”陈国特使蔡谦道,接着又说:“燕国居于中原腹地,一战尚且伤筋动骨,我陈国远在西海,国小民寡,国力远不如燕国,若也这般一场恶战,伤亡军民数十万,恐怕是要亡国呀。
然虎狼窃据北地,乃我中原之大患,我陈国即便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辜负天下民意,任凭虎狼屠掠我中原苍生。然我陈国国力有限,恐也不能出大兵北伐,还望各国体恤我国难处。”
蔡谦一番话等于废话,说与没说没两样,但立场足以代表国小民寡的五个诸侯。
接下来歧国没有开口,因为百里燕就坐在歧国特使身边,就是想开口,只要百里燕脸一黑,马上也得改口。
宋国有晋国的压制,都推给了王砺,赵国远在西海边陲,哪怕他说举全国之力出兵一百万,百里燕肯定信,因为是步兵,走也得走一年,等到了咸国开始整训,黄花菜都凉了。
诸侯特使都在自说自话,但调门都很一致,打可以,但国情不容许,所以可以象征性的出兵。
卫国方面更直接,楚业干脆闭口不谈,因为百里燕许诺过,卫国第一轮出兵结束后修整两到三年,这才过去三个多月,咸国此时若要他表态,他大可直接拒绝,如此咸国脸上会很没面子。
取得了“多数”诸侯的一致意见,贾宙走近天子跟前俯身说了几句,天子随后令人传话给薛钟,薛钟又原话带给咸王:
“大王,天子传话问大王,对诸侯所议有何见解。”
“传话给天子,寡人赞同诸侯所议。”
“诺。”
薛钟将咸王话原封不动转述天子,随后天子侧脸看向咸王,咸王也侧面而视之,竟然还“善意”的笑了,天子很是尴尬的点头会意。
下刻咸王坐直了腰板,咳嗽了两声,身后待命准备的内府总管严聪,拿着麦克风和一台音箱置于咸王跟前,此时众人皆不明咸王此举何意,待咸王开口时,只觉得声似洪钟高亢有力,众人无不吃惊。
“诸公所议,寡人以为,方才诸公所言颇有道理。毕竟嘛,诸侯国小民寡,不能与寡人咸国相提并论,寡人都能谅解,想必天子陛下也能谅解诸公良苦用心。”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一片火辣,一旁平坐的天子虽然声色全无,但脸皮子感到了明显的酸辣,甚至隐隐看到一阵抽搐。
咸王一席话,无疑是结结实实给了诸侯一人一个耳光,也给天子一个掴。
按咸王这意思,诸侯都不出兵他能理解,换而言之咸国不出兵,那大家也该理解喽。但这还没完,姜蛰还接着说:
“寡人以为,既然诸侯无力北伐,不妨与那畜生好好谈谈,或许还有一两分余地也未可知。”
这时长孙特使张酥起身向咸王略施一礼说:
“咸王这是要陷我长孙于万劫不复之地呀,而今那畜生占我国土六成之多,几乎打到我国都城下,与之说和,其非与虎谋皮,他们岂能善罢甘休,还请咸王尽速出兵,救我万民于水火呀。”
“张使何必心急呢,寡人何曾说过见死不救,是诸侯已不堪再战。既如此,我国空凭几十万人马独自北伐百万虎狼,如此岂非是自寻死路。
寡人之意欲行缓兵之计,先令诸侯修生养息,争取时日恢复国力,而后再北伐收复贵国土地,岂不把握更大。
且据我国判断,腋目同样元气大伤,其从万里之遥渡海而来,所能供给兵士只有那些,短时内再无继续扩大之可能。
而今联军三战三捷,加之过去七年重创数次,腋目损兵折将不在少数,其若有胆量,我诸侯联军亦能征善战,每年歼击其二三十万,三四十万人人马还是颇为从容。待诸侯养足了力气,再北伐也不迟嘛,呵呵……”
咸王侃侃而谈,显得很是从容,唯有诸侯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心里酸辣无比。
姜蛰此言看似是对长孙所言,实则是说给所有诸侯听,今天长孙是这个下场,日后你们自己也掂量掂量。
反正腋目南下的兵力短期内就那么多,现在既然知道局势可控,日后再入侵其他诸侯,也可以不急于收复,先拖着再说,等咸国卯足了力气再打也不迟。
此时公良修、王砺二人目光都齐刷刷看向了百里燕,心里都在吐血,前几天还在信誓旦旦要北伐,今天咸王开口就和谈,你这又是做局呢。
公良修、王砺其实都很明白,谈判是要筹码的,拳头不硬,人家根本不鸟你,反显得你心虚,中其下怀,所以现在和谈根本谈不出有利的局面。
但显然现在没人敢于提议北伐,谁提议北伐,谁出兵出钱出装备,天子也不敢,只能干看着咸王一人在唱戏,咸王都提议不北伐,天子提议北伐那就是接了咸王的烙铁,还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