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若是前来责问于我,我只能告诉王兄,晋军暂无战事,这些装备到了晋军手中也是闲着,燕国正值激战惨烈,燕军急需新军。我咸国虽然国力尚可,但枪炮也不足以满足诸侯所求,故而只能优先装备有战诸侯。
如晋军愿意出兵五十万,本侯当即挑拨五十万枪弹供应晋军,王兄意下如何。”
王砺结结实实被百里燕堵了个哑口无言,他非常清楚百里燕的秉性,五十万支枪他是做得出来的。
但如果答应了,晋军就得出兵开赴燕国血战,这不是晋王希望看到的结果。但如果不答应,自然拿不到枪,他也没有这个底气继续责问百里燕,毕竟他们不流血,又何必占着装备,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见王砺愣怔在那,一旁的高吉接话说道:
“永兴侯莫要误会,王司马是希望咸国能早日提供枪炮供我军操练,如此也能迅速凝聚战力,若真有大战,开赴前线也未尝不可。”
“呵呵。”百里燕冷笑一声,他说:“晋王的诚意本侯还是知道的,素来没有准信,不谈也罢。”
“永兴侯言重了吧,人无信不立,更何况一国之君。”
高吉驳斥道,百里燕冷言说道:
“是吗,长孙遭难数年,晋国作为盟国,为何不出兵呀。”
“这……”高吉哑口无言,确切的说他根本是不好意思反驳。
尽管因为长孙割地,晋国按兵不动这件事上,两国闹掰,但名义上的盟约还在。
但腋目入侵长孙之初,长孙谁也没求,第一个遣使向咸国求救,咸王未允,又去求梁国,最后才求爷爷告奶奶求到晋国。结果广信两次海战,晋王吓得够呛,咸国尚且够喝一壶,晋国哪里经得起折腾,也未同意出兵。
加之过去三十年间晋国骑墙倒,哪边风大往哪边倒,对外政策犹豫不决毫不果断,次次爽约出尔反尔,其他诸侯拍胸脯说人无信不立,百里燕是信的,晋国他肯定不信。
就因为晋国延续了公叔阔一贯的政治风格,但是范涛却没有学到精髓,才落得今天这个局面。
话不投机半句多,眼见谈话已经无法进行,王砺起身要走,百里燕将他喊住:
“王兄,劳烦替我带话给晋王,留给晋国的机会已经不多,此番燕国之战乃是最后一次,倘若晋国依然自私自利,到时候,我也帮不了晋国。”
“这就是你帮我晋国的态度!”王砺怒色质问道,此刻已然没有了当年的情谊。
“今日言尽于此,王兄好自斟酌,莫要一错再错,否则晋国将再无退路。”
“哼!”
王砺愤而离去,在他看来,百里燕是在威胁。然而百里燕真心想最后拉王砺一把,毕竟几十年的交情,还有王蕊的情,于私他也会避免晋军的伤亡。
计划中第一轮出兵分三波,王砺若能说服晋王出兵,百里燕会分四波出兵,晋国分在第三波,第四波诸侯联兵北伐,晋国不至于死的太惨。但若晋王执迷不不,最后一波诸侯国皆已轮战,晋国不出兵必沦为天下公敌。
此时诸侯均有伤亡,甚至是惨烈伤亡,眼看胜利在望,晋国拒不出兵,结果要么是前功尽弃,要么诸侯硬着头皮顶着巨大伤亡联兵北伐,战后咸、志、宋三国联兵灭晋名正言顺。
如果晋王最后迫于形势出兵,势必要付出惨烈伤亡,只有晋国提出主动出兵,百里燕才有重新调整战略的机会,而且要快,拖得越晚,所能腾挪的空间和资源越少。
六日后,卫王打来电话,正式向咸国确认出兵事宜,但百里燕始终没明白,电话一直接到卫国都城,讨论出兵需要花费六天时间吗?
他开始怀疑卫国可能发生了某些变故,不排除卫王年事已高,丧失了主持朝政的能力,国内正处于夺权阶段,咸国提供的利益让他们得以达成一些共识,但需要时间讨论如何分配这些利益。
卫国出兵,武装燕国的战略一经确定,百里燕着手调派军官,组织运输,将武器弹药运往德康和燕国,武装和训练卫、燕两军。
军官绝大多数是邵平联合陆军学院受训,并在咸军中见习,乃至参加过梁县战役的两国武官,这些武官抽取部分返回母国组建新军,同时咸军抽调领旗兵和武官,负责参谋和战训,尽速将燕、卫两国军队在最短时间,内转变成一支新式军队。
而与此同时,蓉城港的战斗进行的十分艰难,腋目大量使用拉火管手榴弹,手榴弹的重量达到了咸军四倍,威力超过80毫炮击炮弹,投掷距离超过了一百五十步,堪比小钢炮,威力巨大,给联军堑壕作战带来极大威胁。
尽管联军装备有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但灵活性、效率和数量远不及成百上千人一字排开给你灌手榴弹。
战事进入三月,蓉城属地全境三分之二落入腋目手中,联军兵力逐渐落于下风,下一步已经打算放弃蓉城,向外围有利地形战略转移,以保存实力,继续坚持抗战。
萧公毅急调在万川备战的二十万人马西进驰援燕国,同时调走了驻扎津邺、翠城的半数兵马,使得梁国的防线更为单薄,为此只能由孙国继续向梁国添兵,以弥补御客抽兵后的防线。
但好在翠城、津邺两地的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咸军配发了更多的轻机枪和重机枪,构筑层层封锁网,单纯的正面强攻,短期内难以突破防线。
三月初,驻扎德康的杜锐勋部首先开始改编整训,无数列装满军火的列车经由思水江铁路桥输往德康,杜锐勋做梦也没想到,被揍十年后,他也能装备起咸军才有的枪炮。
卫军的换装和整编按说是秘密进行,但毕竟好几十万人大范围调动,纸包不住火,终究要被外人知晓,咸国武装卫国几十万人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得舆论哗然,
加上燕国的二十万条枪,咸国一口气给了七十万条和几百门炮,仅卫国就给了五十万条,其他诸侯多半不会少,于是各种猜测和浮想甚嚣尘上。
三月间,腋目在长孙半岛战线继续扩大,长孙国主苦向咸国求救,百里燕象征性的派了三千人的精锐部队,赶赴长孙作战,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精英。
梁县一战让百里燕感到,光靠正面作战很难取得伤亡上的平衡,即便最后能打赢,也是人海战。
通过研究大量战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由于腋目人的生物分工,导致他们个体间的能力差异悬殊。
腋目巨人有体能,但智力低,腋目矮人有智力,但体能弱,通信者有通信能力,智力体能均衡,但却是四眼田鸡,由于其生物机能的严重分化,导致他们不能从事综合性社会分工。
换而言之,他们不善于特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