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因此不存在志王与咸王王号并存的政治可能,如果存在,那结果最终只有一个,战争结束后还要再打一场内战,解决霸主的最终归属。即便天子这么做了,百里燕也不会接受,因而只能封鼎王。

鼎王是所有王号中至高王号,封鼎王意味着距离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相当于获得了合法的篡权权利。

简而言之,如若天子无后,鼎王可以取而代之。退一步说,咸国如今天下无敌,要你天子禅位,你能不禅吗。

所以在天子眼中,咸国要名正言顺合法会盟,就必须加封王号,但代价是今后留下被废的政治操作空间,而且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概率还很大。

然而在百里燕眼中,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无论天子是否同意咸国会盟,他都会做。但最好弄到天子明诏,哪怕不晋封王号也无所谓。

但他不能表明这层心机,因为这份明诏很重要,如果天子不晋咸王王号,这份诏书就能证明天子承认咸国是霸主。

换而言之,志国哪怕王号不变,梁国同时承认咸国是霸主,名义上咸王就是默认的鼎王

当然,如果天子拒不颁诏,他也是有办法的。

此番前来提议会盟,并不意味着立马就要会盟,今年电话就能接通西海诸国,电话中什么事都好办,会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这个形式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就会变味。

因此百里燕不急于立即会盟,他的底线是明年,所以他有一年的时间等待和准备会盟,这一年中,梁国遭受了什么样的损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百里燕的立场和态度让天子感到压力巨大,甚至远远超过腋目造成的威胁和损失。

正如百里燕自己所言,五年内有望退敌,但五年后呢,百里燕这个最大的政治敌人却还继续活着,到那时天子该怎办。

气氛此时万分沉寂,文武百官都看着天子,天子神色凝重许久没有说话,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

“咸国既要会盟,咸国日后置寡人于何地。”

百里燕知道天子此间话中深意,但他有意避开不谈,只说现实:

“此番会盟只为退敌不为其他,天子陛下无须担忧。”

此话无疑是将天子逼到了墙角,百里燕只说退敌不言其他,但现实政治格局却不会像他说的这般轻描淡写。

这时相国贾宙接话说:

“会盟非同小可,若不能一鼓作气退敌诛寇,中原情势危矣,永兴侯可要好自慎重。”

“贾相国此言本侯是赞同的,因此会盟之后如何用兵还要循序渐进,而不是断下猛药,如此沉珂不仅难除,反害掉性命。”

会盟其实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共同携手对敌,这是普遍知道的含义。

其二是盟主国展示自己的雄厚的实力,因此需要拿出一些实惠给小弟,只有这样,小弟才会有点行动上的表示。

其三盟主国提出会盟意,味着必须击败敌人,如不能,不仅威信沦丧,还可能被落井下石。

尽管眼下局面不太可能有性质恶劣的落井下石,但挫伤盟主国威信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第二层含义,百里燕准备了经济实惠和军火套餐用于武装诸侯联军,足以让参战诸侯得到梦寐以求的装备,所以这一点不存在任何问题。

贾宙的话外之音更侧重于第三点,他并不相信能在几年内解决战争,所以要百里燕掂量着说话,不要言过其实。

当然,贾宙也不敢明着与百里燕争论,因为咸国现在是无可争辩的实力派,百里燕的话多少表明了一种实力和态度,但他把没有挑明的丑话说在前头,也算是给自己留条退路和伏笔。

到时候咸国败了,贾宙也能重新拾起今天的“预言”,作为舆论的武器攻击咸国。如果咸国胜了,这句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可以说是他善意的提醒。

双方一直在打太极,天子始终不表明态度,便就是一种态度,而且是非常明了的态度。

要百里燕或者说咸王,在会盟时,最好是会盟之前,要昭告天下立下毒誓,咸国没有篡逆之心,绝不会篡权夺位,若有违背誓言,天诛地灭人神共愤不得好死。

当然,这种毫无意义的恶毒政治誓言可以发,但必须考虑后果,天子也不会傻到光凭一两句誓言能约束咸国的野心。

但这个政治誓言却会给今后的统一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无疑会让天下诸侯和权贵感到咸国的背信弃义和出尔反尔。

天子态度始终毫无诚意,百里燕不再打算继续纠缠,他决定离场,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谈话,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遂是起身行礼准备离去:

“会盟之事兹事体大,陛下既无定论,可再做商议,今日本侯便先行告辞了。”

百里燕转身便要离去,天子忙将其叫住:

“时候尚早,永兴侯这便要走吗。”

“怎么,陛下还有何事要与我国商议。”

“呃……”天子语顿片刻,略作思考后说:“寡人听闻咸国年能造精良枪械五十余万支,不知可否出售一些予寡人以解燃眉之急。”

“此事好说,但光有枪炮可解决不了问题,若不能聚集天下之力共讨腋目,再多的枪炮也不过是炼炉中的灰烟罢了。”

百里燕没有拒绝天子的要求,在他看来,无论卖给梁国多少装备都没用,一支没有精神思想,没有现代化训练的军队,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没有现代教育的人,无法对咸军构成威胁。

散朝后,天子返回行辕内宅,陌舂子一早等在此偏殿中盘膝而坐,观察着百里燕的动向。待天子落座,其问道陌舂子说:

“掌门大师,百里燕所提大师意下如何?”

“用心险恶不可不防,然大势所趋又不可不为,实为进退两难。”

陌舂子很清楚,百里燕提出会盟是把球踢给天子,如果天子不同意,政治上会很被动,如果甩给志国,咸国不会买账,志国也完全可以躺地上当赖皮,把球还给梁国。所以无论天子答应与否,都很被动。

但这时陌舂子却又是说道:

“虽进退两难,却并非全无退路。陛下不妨与咸国联手会盟共做盟主,借其势而压其力。”

天子闻讯眼前一亮,陌舂子所议颇合他心意:

“大师此议甚合寡人心意。”

话音未落,一旁相国贾宙却说:

“掌门大师此议虽妙,但百里燕何等奸猾之人,其岂能不知大师此计厉害之处。”

陌舂子点了点头,没有否认贾宙的忧虑,他说:

“此计是断然瞒不过百里燕,也瞒不过世人,但百里燕若要拒绝也不容易。此外,陛下不妨与萧公毅说,纵然百里燕不怀好意,萧公毅确是不能回绝,有御客作保,咸国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