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籍此四点,我人族必能获得最终之胜利。”

其实百里燕还有一点没提到,通过对腋目战俘的监听所掌握到的情况,他们在攻掠白人大陆四十余年,伤亡人次约六十万人,但阵亡的还不到五万。

其余受伤的界定为重复受伤和伤残,但却消灭了数以千万计的白人,交换比一百比一开外。

如今开战三年,仅仅各国统计到的腋目尸体和战俘就超过了十万,其他受伤、重复受伤、伤残逃回、沉在海里喂鱼,亦或是死在己方营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最大的致命伤在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伦理。【注1】

由于人类的干细胞和他们的芽细胞,腋目人获得相对的长生不老,所以他们的家庭组织非常庞大,上至列祖,下至玄孙徽孙,有的甚至是十几代同堂。

这些家庭不少人参军入伍,伤亡一两个也许问题不大,但如果一个家族几百口同姓一脉的直系男丁伤亡过半,这就有很大问题。

首先是他们的配偶怎么办,其次是要想永生,就只能不断依靠获取人类血肉得到干细胞。

腋目人在本土大量圈养人类,但不会直接杀掉,而是留着取血,但北半球的土地资源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不到,所以这种豢养得到的鲜血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类对疾病敏感,导致人类在医疗卫生欠佳的环境下的死亡率很高,如此又加剧了血液供应。

因此腋目在本土圈养人类获取的鲜血,都只供应权贵阶层、社会精英,以及依附关系。

而下层普通腋目人要么花费财力购买,要么参军掠夺,记录战功可以分享到这种资源,如此就催生了对人类开战的狂热情绪。

只有不断捕获和屠杀人类,他们才能获取更多的干细胞,同时腋目十五国为不让对方得到更多的人类资源,所以又会对己方占领区外的人类实施灭绝性屠杀,籍此削弱对手国手中的人类干细胞资源。

换而言之,腋目内部的战争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鲜血供应的总量。

再换种思维去思考,更确切的应该说,是腋目人强大的生理机能,让他们产生了误区,导致他们在医学领域发展迟缓,甚至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因为他们的自愈机能和百病不侵,决定了早期医学对他们而言是相对没有需求的领域技术,至少在他们早期文明而言是如此。

而同时他们又发现,人类血肉能解决困扰他们的医疗问题,如能加快伤口愈合,恢复生理机能,甚至是获得长生不老,这个时候决定他们社会延续的是人类,而不是他们本身。

相对而言放低点看,如果他们间爆发内战,最大的医疗手段就是喝人血,获取人类干细胞。

因此在获取人类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时,他们是可以承受阵亡几万人的代价,但如果获取人类资源超过他们付出的代价时,他们就不得不掂量掂量这个代价是否值得。

百里燕相信,在过去的三年多中,腋目人的损失绝不止于诸侯账面上统计到的十万多人,应该更多。而且往后还会更多,而人类的伤亡在枪炮大量装备,战术经验提升后,会相对减少。

此消彼长之下,他们总有一天会绷不住。

正如之前提到的,他们的社会形态是十几代人同堂,如果家族中出现大量阵亡和伤残,会给他们的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腋目矮人,矮人是他们社会的精英阶层,通信者是社会的重要有机组织,这两类腋目人的大量损失和死亡,受到妊娠周期、成长周期、遗传概率影响,短期内无法大量弥补,因为矮人和通信者的诞生概率太低,这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综合目前所有的信息,百里燕对战胜腋目的态度日趋乐观,至少是击退第一次入侵是有较大把握的。

至于击退后再次的入侵,这取决于腋目人对缴获咸国技术的复制和使用。

因此,现在的战略规划决定了未来五到十年的战局走向,同时未来十年内,如果人类付出代价过于惨烈,又会影响未来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间人类的繁殖速度和人才资源积累。

退一步说,这次的入侵只是开始,如果大量人口死于战争,在接下来的消耗战中,人类未必能逃过厄运。

以上结论百里燕私下里权衡了近一月,没有告诉任何人,此时此刻更没有说于天子的道理。

【注】长寿技术一定会带来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问题。

腋目族作为以生物能力为主要技术的物种,其获取人类干细胞后,得到了长寿技术,但同时也必须面对大量不同代际的人群共处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由此会带来人类社会所没有的伦理问题。

如你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你自己、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重孙子,甚至是玄孙十几代人同堂,但半数都在前线打仗,然后阵亡,其结果对整个家庭的组织是毁灭性的,同时由此又带来配偶的问题。

所以尽管人人追求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并不那么美好,最显而易见的如权利问题。

显然没有那个儿子、孙子、重孙子、玄孙,希望自己的太祖父一直坐皇帝,怎么也不死,自己永远也无法称帝。这些都是现实的社会伦理问题。

会盟的要求依然引起了天子的警觉,在天子看来,这是政治问题,而在百里燕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诸侯会盟一般由同盟国内部提出,如果是中原会盟,要么是梁国提出,要么是霸主国提出,此外御客也能提出会盟,但仅限于在千岳山。

现在的情况显然应该是天下诸侯会盟,梁国已然不具备充当盟主的条件资格,因此理应由霸主国,既中原王提出天下会盟。

然而中原王恰恰是志国,名义上的霸主,但如今由志国提出会盟,只要咸国不参加,那就是个笑话,而且咸国也不会参加。

那问题就来了,百里燕的意思显然很明确,咸国要天下会盟,政治上就有障碍,咸国名义上不是中原王,提出天下会盟志国这个名义上的霸主怎么办。

此时此刻志国依然没有放弃中原王王号的打算,一来是志王不想这么做,二来是公良氏不允许。

百里燕早前已经私下交底公良修,未来的政治格局将是联合执政,如果是这种模式下,现在的政治地位对日后的权利分配是相当重要的。

而志国是唯一的中原王,政治地位举足轻重,公良修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放弃这一政治资本。

所以就只有最后也是唯一的选择,加封姜蛰王号,由平王越过中原王,直封鼎王。

不同于其他王号,中原王、鼎王历来只封一个,没有第二的先例,进一步说,现实政治格局也不容许一山容二虎,哪怕是名义上的。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