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与防毒面具配套的过滤盒有三种,一种仍是猪鼻式过滤器,直径六十毫,第二种直径增大,厚度不变,有效作用时间增加百分之六十。第三种需要通气管,使用背负式过滤桶。

三种过滤装置各有优缺点,但通常使用第一和第二种猪鼻式过滤器。

氯气弹与其他军火都是分开储存,仓库建在河边,轩云城并不具备储藏条件,也不可能储存军火甚至是有毒物质,但陆军参谋本部负责弹药储备,调动氯气弹需要特殊调动制度和程序,绝不能马虎。

十月廿四,三两卡车装载了二十名蛙人与设备抵达广信城,百里燕召集蛙人与众将开会,讨论如何试试水下爆破。

潜水所需的压缩空气瓶、目镜、潜水胶服、脚蹼和简单的呼吸配套装置一应俱全,爆破器材将使用十块五斤TNT丨炸丨药与大块磁铁捆绑,吸附于罐头铁甲舰吃水线下,使用锡管液体丨雷丨管引爆。

液体丨雷丨管使用两种液体混合,产生剧烈发热,点燃二级丨雷丨管实施爆破的丨雷丨管。

液体甲被装于密闭玻璃管内,液体乙则装入锡管内,而后装入液体甲玻璃管,塞入锡管后加以密封。

此时将普通丨雷丨管插入TNT块作为二级丨雷丨管,再插入锡管,只需用老虎钳夹碎锡管内玻璃管,两种液体即会交融反应生热引燃二级丨雷丨管,进而引爆TNT。

TNT燃点高,机械反应迟钝,并不能用普通火源点燃,因此需要高爆丨雷丨管。

而常规金属高爆丨雷丨管有个缺点,虽然丨雷丨管本身是密封的,但延迟引信燃烧会产生气体,如果只是野外条件单纯的雨水侵透,短时内没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是在水下,需要给蛙人以足够的撤离时间,因此常规的固体延迟引信会被海水扑灭,烧的时间越长,这种概率显然越大,因此只能使用密闭条件下的液体引信。

当然,如果有无线电子高压起爆器,那是最好不过,有线的也可以,但无线的短时内没有可能,有线的则还在研发当中。

当然,也可以用水雷,但水雷毕竟是被动武器,用人推过去不仅危险,容易触发引信,而且稍有不慎撞上敌舰,蛙人也会葬生大海。

【注1】最早期的穿甲弹出现于铁甲舰早期,使用弹头装填有黄沙的钢制炮弹,炮弹顶部有帽封,通过钢制弹头的硬度,去撞击铁甲舰,同时利用黄砂的重量,代替钢铁部分,产生足够的惯性动能,从而达到破甲目的。

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填充黄砂的脸颊破甲弹很快淘汰,陆续出现全钢实心穿甲弹,也就是炮弹战斗部就是一个实心弹,简而言之就是放大版的子丨弹丨,用钢头去撞钢甲,从而达到倾彻破甲目的。

后来又出现铅芯,钢披甲、钢风帽破甲弹,利用铅的高密度,产生的动能、势能,增加钢披甲的破甲率。

随着钢甲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坦克出现之后,又出现钨钢穿甲弹。当然,依然还是一种放大号的子丨弹丨,实心弹头,与近现代的短杆、长杆脱壳稳定翼穿甲弹的外形有天壤之别。

另外,穿甲弹,穿甲弹,绝大多数穿甲弹弹头或者战斗部,都不会爆炸,然后用爆炸产生的破片杀伤人员,而是用战斗部撞击装甲瞬间产生的高温与动能,在穿甲弹破甲后,瞬间高温散射,产生金属射流,甚至是高温金属射流,从而杀死人员。

【注2】关于防毒面具,毒气战发明之初,防毒面具既诞更早,即便是一战中后期,普遍生产的简陋防毒面具已经工业化生产,二战期间更是人手一件。

十月廿四至廿六,百里燕完成战前部署,选定了下水路径,就通过城内通往港口下的密道潜入海中。

当年港口扩建之初,从城内向港口外挖掘有两条密道,直通港口码头下的两处石室。

十二名蛙人每人携带两个压缩气瓶,一块五斤TNT丨炸丨药块,每三人为一组,集中安装三块TNT,每块间隔两丈安装,保证炸出三个洞口,在瞬间撕裂船体。

不至于炸点过于分散,等不到损点撕裂扩大,被水密舱亦或是抢修队堵住缺口。

毕竟只有五斤的TNT,面对厚度可能是一百毫米的碳钢,未必能造成致命创伤。

尽管战术与出击路线已经选定,但百里燕仍然十分担心,腋目人红外感知视力经过狂澜分析,极限有效作用距离在两百丈二十丈,根据个人体质差异和体能损耗或增或减,但基本在这个范围之内,因此即便潜入水下,依然有被红外感知的能力,

眼下十月底,气温降低,水温也降低,人体红外会格外醒目,如果入水过浅,红外特征不足以被海水吸收,便容易暴露,根据狂澜计算,必须潜在五丈以下才能逃过红外视场。

而蛙人平时训练的深度约四丈,只有十年以上的蛙人才具备二十米至三十米重潜的适应,因为水压会作用于人体肌肤和脏器,突然潜深会造成永久性水压病。

所以五丈的深度对这批培训没有几年的蛙人而言,是九死一生。但事已至此,眼下只能硬着头皮搞掉铁甲舰。

百里燕秘密筹备反击的同时,广信港外的四艘罐头铁甲舰进行了一次弹药补给,而后继续对着城内狂轰滥炸。

盘踞在近海的十艘四层甲板要塞舰,则像幽灵一样,躲在在十五里外对广信实施波次打击,寄希望于用密度摧毁广信的工事。

地雷和水雷造成的战术被动,让腋目人领教到其科技实力之外,新式武器的厉害,几次三番的吃亏,也让他们迅速调整了策略,对沿岸具备登陆条件的地区,进行了炮击,试图炸掉咸军埋下的地雷。

不过多数都是徒劳浪费弹药,咸军的地雷本就不多,加之对水域和地形极为熟稔,布雷的地点极为巧妙。

此外有些地雷穿上了橡胶包衣防水,埋在半浅的沙滩下,根本无法察觉。待战争结束,所有雷场都有地图标记,届时以人力或推土机,一口气全部推平挖出。

此前百里燕一直担心腋目舰队会将目光瞄准麟城,因为麟城用肉眼都能看见烟囱林立,是典型的工业化城市,腋目人应该会优先摧毁。

但麟城港口小,且主城缩在海岸线内十多里,多数舰船火炮构不成威胁,相反麟城沿海构筑有炮台和要塞,规模仅次于广信,其必须躲在海岸线以外十里至十五里开火才算安全,如此距离麟城主城得有二十五里,几乎无法构成威胁。

而迟迟无法摧毁广信坚固的防御工事,沿岸其他要塞炮台构成的严密火力网,令腋目人不敢再继续扩大海军活动,遂而专注于对广信实施炮击。

除零星对北海郡其他炮台进行试探攻击,并未做大规模火力准备,应该是广信的坚城,让他们意识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峻,弹药的迅速消耗,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分配更多的火力资源开辟第三个战场。

此外,狂澜认为腋目人不攻击麟城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夺取完整的工业基地。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