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人类被这口径种子丨弹丨打中躯干,躯干基本就没了,抢救及时还能保命,不及时就一命呜呼,如果击中脏器,对不起,肯定没救。

看过所有枪械,百里燕拿到了蒋杰数日来连续测试的相关数据。几乎不出所料,威力十分惊人,由于增加了弹筒直径,黑火药的装药量也急剧增加,弹丸动能十分充足,步枪在六百米外仍能击穿半尺的厚度砖石,一尺的土墙根本抵挡不住。

不过百里燕也发现了问题,这些枪依然还是滑膛枪,没有膛线,但子丨弹丨精度都做到了标准化,比枪膛略小两丝,由于是滑膛枪,所以准头会差一些,但一两百米内不会差很多。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有膨胀系数,发射药爆燃的瞬间子丨弹丨会膨胀,膨胀后的弹头紧贴着管壁,因此具有一定的出膛精度,中短距离内的精度一般,但也会削弱弹丸动能,因而这种枪的子丨弹丨都是低速动能弹。所以虽是滑膛枪,但也有只有准星和U型缺口用于瞄准,但没有标尺。

此外应该庆幸,没有发现自动化武器,或者说这种会放电的技术尤其本身的问题。撞针持续消耗,对自动化射击影响很大,不可能打了几十发子丨弹丨,就停下还撞针,因此自动化的实用性很差。

以上还仅限于枪械,其他弹药武器百里燕逐一做了勘察。

此次海战,咸国海军无论数量还是吨位都全面处于弱势,速射火炮和弹药平衡了吨位和数量的劣势,因此充其量打个平手,此时咸军的另一样法宝“手榴弹”起到了很大作用。

腋目人发现无法在舰炮火力和射速上用火力密度压倒咸军,于是中后期转而贴身接舷登船肉搏,毕竟他们是不死之身,但等着他们的却是末日。

咸军装备的手榴弹在三十米外大量投掷,几乎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同时还配备了白磷弹、硝铵丨炸丨药,甚至还有TNT。只要你来,我就招呼你,以至于后来多数腋目战船不是给舰炮击沉的,纯粹是被近战干掉。

当然,腋目人靠近时会打排枪,但咸军还有小钢炮榴弹发射器,一艘船少则二十具,多则三十具,专打白磷弹、燃烧弹,根本等不到贴近两百米内,就能把敌船上层甲板烧的面目全非,同时引发船上火药殉爆,直接完蛋。等你七荤八素够呛时,你能放枪,我也能放枪。

于是这场海战取得胜利的关键不是舰炮,是两百米内的短兵相接集火攻击,咸军近距离的火力密度压倒了腋目人,即便是一艘船面临两面夹击,依然应付有余,就因为咸军射速更快,单兵火力手段更多。

整个下午,百里燕注意仔细过问了所有细节,并重点搜查了腋目人的私人物品,试图从中寻找推测出他们的技术层次。如有无镜子玻璃制品,有无照片,他们的饮食餐具等等,都能得到与之有关的工业信息。

最让百里燕松口气的恰恰是他们穿的衣服,因为不是棉的,而是一种不明纤维,但不是麻,可以确定是一种南半球不出产的植物纤维,产量应该很高,否则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制式被服。

如果衣料不是棉花也没有麻,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制造出硝化棉,当然可以使用其他纤维替代,但至少批量廉价大量工业化制造的捷径工艺不存在,同时也将拖延他们逆向研究人类火药的时间。

而没有硝化棉,就无法合成无烟安全火药,因为棉花是军用战略物资。没有安全无烟火药,则不能生产更好的发射药和丨炸丨药。

当然,也许可以制出苦味酸或者硝化甘油钝化物,但至少安全无烟火药这技术路径短时内很难取得突破。而且所有化学物的发明都充满了偶然性,如果现在普遍列装的装备还没有使用先进火药,短期内大量出现先进火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在弹药原理和火药化工,人类占据了绝对优势。

天黑后百里燕没继续未完的工作,在战俘营外围观察着腋目人的一举一动。

蒋杰提供的照片百里燕都看过。在四千七百二十九个腋目人中,身高两米三到两米五以上的腋目巨人有四千一百二十七人。腋目矮人,是腋目人中智商最高的,被抓了五百九十七人,额头有触角的新品种共计五人,数量稀少的可怜。

这批战俘抓获后企图利用不死之身和蛮力,冲击钢柱和铁丝网,翻越壕沟和地钉铁蒺藜反抗,被咸军用机枪和榴弹发射赶了回去,多半是对咸军本来逆天的科技就感到震惊,机枪这么一上,成百成百的腋目人中弹倒地,倒是吓他们一跳。

但最终给打死的却只有两人,都是不巧击中了头部,其他近千中弹的很快从体内排除了弹头,修养半月一个月又能或本乱跳。

他们的饮食几乎与人类一样,人能吃他们也能吃,但似乎他们更喜欢吃人肉喝人血,他们看人的目光与人类看畜生的一样,冷漠而暴戾。

围着外围走着,百里燕观察着那些躲在暗处的腋目人,他们额头的大眼睛会在天黑后睁开,那是他们的红外感知视觉,暂且还不知其作用距离有多远。

走着走着,狂澜暗说道:

“从上午开始我就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到目前为止仍在持续。”

“异常现象,什么异常现象?”

“我发现了五个信号震荡源,确切的说,有五个无线通讯信号源。”

“什么啊!”百里燕匪夷所思,随即又问:“在什么地方。”

“根据我反复计算和测量,就在战俘因当中,是关押那五个额头有触角腋目人的所在地。”

“嘶……你是想告诉我,他们能无线传输信息!”

“不排除他们就是腋目人进化出来的无线通信生物,不过信号并不强,扩散范围有限。他们应该还不知道自己的舰队已经败退,所以希望附近的同类能够接收到他们的信号。”

“见鬼,告诉我,通讯范围有多大。”

“应该不是很大,也就二三十里地吧,毕竟是依靠生物能提供能源,功率十分有限,如果功率太大,生物消耗能也会很大,同时他们的通讯器官的强度也制约了功率。但二三十里地如安插这么个人,就能实现长途接力通讯,效率肯定要比没有线和无线通讯的人类高效的多。

另外呢,从战俘的密度和数量上推断,这种具有无线通讯器官的腋目人不是很多,突变率较低的一种。他们的视觉也严重退化,应该是机能补偿的结果。综合现在中我的信息看,他们应该是舰队中各个分遣舰队的联络官。

不过,如果任其继续进化迭代发展的话,不排除今后还会进化出体形更大,器官功率更强的远距离无线通信生物。”

“能不能破译他们的无线通信内容?”

“不能,不是单纯的电报和二进制通讯,是语言通讯。他们能直接发送语言信息,所以要破译他们的通信,必须尽快搜集他们的语言逻辑。”

“需要多久?”

“这要看他们语言逻辑的密度和信息载量。”

“那好,我明天让人挖地道,就在他们下面安置设备。”

狂澜能通过积累学习物种的语言,但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语言逻辑积累才能不断完善目标语言。百里燕此行携带了棒式计算机,利用其自身的音频收集系统,以搜集战俘营中腋目人的语言逻辑。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