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内阁散会后,轩亭父子火急火燎赶往卤侯府上,随即三人奔赴永兴侯府向姜蓉、乔郡主、萧儿询问来龙去脉,得知自己丈夫贪污的何等巨大时,姜蓉几乎昏厥。

同样感觉蹊跷的还有西寰,对百里燕贪污数目她根本不信,他更关心三郡的民变。

“大王登基不满两月,王眷完了,三郡反了,来的太快了……”

这时季锦昇说道:

“王后殿下,要说咸王才是真正出乎了我们意料,此前全然未曾想到咸王根本不受我等控制,现在的咸王已经丧失了理智丧失了控制,其大力扶植新贵,既是要取晋国而代之,更是取内阁而代之。

其正是利用了内阁与后宫的矛盾,借机重新树立自己的势力,继续任其发展,这咸国恐怕经不起天子折腾啊。

而且眼下咸国火器已是极为厉害,万一泛滥流入民间,后果不堪设想。”

“呵哈哈……”西寰自嘲,下刻冷笑说:“这么多年,本宫只看错两人,其一百里燕,其二便是姜蛰,居然都把本宫给耍了。好啊,真是太好了!”

“王后殿下,姬丰已经赶来途中,想必是要一击致咸国于死地,一旦咸国叛乱,势必波及全国,属下建议北军即刻向陔陵靠近。”

“不,让北军返回驻地,本宫要看看,他姜蛰要把江山败成怎样,本宫也要看看,百里燕费尽心血一手缔造的咸国,如何回天。去,即刻传令北军返回驻地。”

“诺!”

咸国的财富就像天上掉下的馅饼砸肿了西寰,砸中了姜蛰,百里燕创造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正是因如此,西寰、姜蛰根本不了解自己控制的政权是何等机器,他们甚至不清楚这是什么样国家,需要什么。他们对国家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的土地与传统农业经济,以及权贵群体下的严格等级制度。

但已经获得了解放的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没有了压迫的他们,再度强加给他们奴役和不平等,势必引发下层民众的抗争。

两日后,卢皋火速赶往仁武王陵试图见到百里燕,然而未果。而与此同时,博源君姬丰悄然而至,然此刻他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他先去了王眷,发现期货已经崩盘,他远程遥控代理的投资商纷纷破产,损失达到了数十万。但他仍只是受损失的大户之一,还有更多的诸侯权贵代理人都损失惨重,期货市场的钱都变成了泡沫。

抵达陔陵的当天,姬丰马不停蹄密集会见了各国使节,并约谈了高勋,转交了陌舂子的亲笔信函。

“高相国的功劳天子永记在心,事成之后相国大人不妨前往我国高就如何。”

“咸国乃本相故国,本相而今年过半百,恐怕有心无力呀,博源君的好意,本相心领了,阁下还请另请高明吧。”

高勋婉转拒绝了姬丰的要求,此时的他已经难以从咸国这个旋窝中抽身,他需要留下收拾即将到来的烂摊子。

“既如此,本君也就不再强求,但不知现在咸王对天子是何态度呀。”

“咸王对太子心存恭敬,并无忤逆之意,但永兴城一事,咸王恐不会松口。本相建议天子夺取轩云即可,得到了轩云等同得到了永兴。”

姬丰闻讯不解,站在纯资本的角度看来,永兴城才是生产最大利润的中心,高勋偏偏却说是轩云,不免令他怀疑高勋的诚意。他遂是试探再问:

“世人皆知咸国财富取自永兴,相国为何要说轩云比之更为价高。而且据本君所知,轩云产出几尽于无,咸国每年还要倒贴,这是为何呀。”

“永兴固然可得暴利,然永兴为其表,而轩云方才是内里。轩云有咸国精锐之人才,得轩云则得咸国精华,且所需代价不过永兴之百分之一。

有了人才,再好的机器,再多的工厂都能自行建造,但没有人才,再多的机器不过是废铁而已。”

高勋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百里燕变法的根本,是教育。永兴的教育中心迁往轩云后,最核心的知识精英和精密制造半数集中在了轩云,得到了轩云就得到了全部精华,而且付出的经济代价政治成本只有永兴城一个零头。

高勋现在日益发现,姜蛰此人谁也信不过,其利用彦家盐枭势力,很快组织起了内部权利,根本目的是冲着百里燕的永兴城,所以最后所有的势力都发现最初的计划都落空了。

比之西寰的许诺,永兴城显然要比晋国那点微不足道的金银更有吸引力,而姜蛰正是利用了西寰与内阁长期的平衡,试图让两帮火拼,从而制造权利真空。同时利用新封贵族,将与三侯有关的经济网络全部切断分割,一劳永逸的解决掉三侯对全国经济的潜在控制力。

所以眼下这位咸国的新君,才是真正的想要吞并永兴城占为己有的最大受益者。而高勋要避免天子因为争夺永兴城,而激怒这位已经不受控制的君主,否则后果将极为严重。

因而高勋现在要劝说博源君取轩云,避免与咸王直接冲突,同时推王后西寰与姜蛰正面冲突,再推内阁与西寰冲突,让其两败俱伤。

但无论他如何费尽口舌,这位只知道钱生钱的博源君却始终看不到教育的价值。

其实这也不怪姬丰,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农耕时代教育是一项没有收益的投资,同时早期教育带来的人才回报周期太长,要让他同意购买一个不赚钱还得贴钱的产业,博源君当然是不会同意的。

而与此同时姬康见到了王后西寰,论关系应该是自己的姑姑,二人所谈之事正是如何瓜分永兴城。此时西寰正在气头上,对瓜分永兴城丝毫提不起兴趣,她的目标只有一个,独霸永兴城。

翌日,博源君觐见咸王,递上了天子国书,对仁武王的去世表示哀悼,对新君登基表示祝贺,总之都是一些没有干货的奉承之言。

博源君并未当面提出买下永兴城的要求,毕竟脸皮再厚,这等无耻的话他还是说不出来的,不过并不妨碍他另辟蹊径,姬丰提议砡工派迁回梁国,搬迁的费用则由梁国出资。

但野心膨胀的咸王并没被姬丰的要求所蒙蔽,相反他清楚的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东西再臭,那也是自己拉下来的屎。然姜蛰又不敢明着得罪梁国,于是只说考虑考虑,意在先拖着。

咸王的态度如此,姬丰感到情况如高勋所言,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巨变,咸王不受任何势力的控制,出乎了此前意料,这意味着原计划作废了。

然姬丰并不死心,他向高勋提出,要当面去见砡工派。高勋遂安排他前往永兴城会见段颂之,得知姬丰来意,段颂之心里觉得可笑,除非自己脑子有病才会迁回原址。

“博源君的好意本座心领了,如今我派根基已深,贸然迁徙轻则元气大伤重则门派衰败,恕老夫恕难从命啊。”

“呵呵,段掌门无需担心,一切金银支用皆由我国承担,绝不会耗费贵派一分一厘的钱财。”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4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