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因此不置宰相,各司部都有自行选拔官吏的权利,最终都要经过咸王认可,而各司部多数又掌握在盐枭和轩亭两家,对百里燕、太尉张佑形成节制,因此无论各司部如何选拔官吏,永远是相对平衡的。

一旦置丞相,这种平衡就会打破,文官集团就会占据上风。

姜亥也许不是一个睿智的君主,但他却看到了中央集权的最高形式,一个没有宰相制约的君主集权。

在一片反对声浪下,姜蛰强行推动人事任命,使得重量级内阁落入太子党手中。

但事情远未到此结束,因为陔陵城中太过平静了,永兴侯府一众娘们儿没哭没闹,轩亭侯府也没兴师问罪,卤侯府更是从不过问政治,更谈不上这个时候放屁,以至于平静掩盖了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

二月十六,姜蛰举行登基加冕大典,典礼出动了五万兵马,动用了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调动了两百门火炮鸣炮致礼,西寰如愿坐上了王后,晋国多年的夙愿,此时此刻似乎近在咫尺,百里燕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晋国的魔爪。

二月十六至二月十九,姜蛰设国宴款待外国使节与文武百官,永兴侯府家眷尽数到席,但唯独没请奇奇卡,这让他很是生气。

姜亥在位时奇奇卡隔三差五进宫面君一次,喝喝茶聊聊,天给咸王讲个笑话,表演个滑稽剧,然后每次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散碎赏赐。

现在新王登基连吃喝的待遇都没给,今后的额外收入肯定也就甭想了,这让奇奇卡感到了人走茶凉的感觉。

国宴期间最恶劣的结果终于发生了,姜蛰未经内阁讨论,再一次不顾内阁反对,破坏了姜亥在位时二十多年来的惯例,强行推动了册封。

为堵住外朝百官的口,姜蛰一次封了两百多个君爵,外朝官员半数都有份,一夜将咸西、丘南、彭源、万川、上关、甘府、清田、桑南、桑北全部郡县乃至稍大的自然村全部分光。

不仅如此,新君大开历史倒车,对卤侯、轩亭、永兴君、鼎炀等上百位既有封爵加封了土地,寄希望平息内阁的反对,使得事态一夜陷入全面恶化,矛盾彻底激化。

事情到此远未结束,卢皋气的大病一场,以抱病为由称病不朝,但卤侯仍然按兵不动。

而且还发生了一件让西寰始料未及的“大事”,姜蛰一经登基本性暴露无遗,悍然动了她的独一份“奶酪”。

登基国宴期间,姜蛰不仅没有临幸西寰,相反收编了棠籍女子五人充入后宫颠鸾倒凤三日不理朝政,这还不算,姜蛰一反常态对西寰的爱慕,突然冷淡起来。

当然这也不意外,西寰如今四十七保养的再好,也挡不住**下垂门户松弛,而姜蛰如今方才四十一正值阳刚盛年,西寰早不能满足其愿望,加之姜亥、百里燕、赵逊等人打下的这个江山,姜蛰有足够的资本足够的底气对黄脸婆说不。

而且西寰此时竟然发现她无法控制自己的丈夫,之前预想的所有计划都没有发生。归根到底,政治婚姻仍是国力的较量,当年咸国弱,可以对你惟命是从,如今咸国盖过宇宙大帝,凭空掉下的财富让姜蛰的欲望一夜膨胀到了极限。

百里燕被软禁发生在二月初六,但消息在二月廿四送到了梁国,高勋联络了诚道派在陔陵的秘密据点,调拨了千里跃火速将消息发往梁国。梁天子闻讯喜出望外,火速派出以博源君姬丰为首的使团前往咸国,准备瓜分永兴遗产。

但没等高勋得到诚道派的进一步指示,事态渐已开始失控。

姜亥驾崩时正值年底,百里燕并没有按惯例拨付来年全国的财政款项,只做了预案。以临时拨款的名义,每两个月划拨一次,因此二月底正是给三月、四月拨款的节点。

而且春耕在即,资金和农业资源的分配关系到整个农业发展,但这个时候新任大司农谭乐远未梳理完自己应有的公务,而是忙着到处应酬接受贺喜,所以直到下旬,他仍然没有正常上班,所以也就说不上对自己的职责有多少了解。

由于找不到谭乐的人,司农府堂官,司政使王楚梁只好硬着头皮将财政拨款的报表递给了丞相高勋。

“相国大人,这是二月、三月所需拨付的预算开支,还请相国尽快批复。”

高勋抬头放下手中的笔杆有些不悦,他说:

“此事不是一直由司农大人负责,为何要报予本相批复。”

“回相国大人,新任司农大人已有几日不曾见到,这款项批不下来。”

“嘶……”高勋心生疑窦,他说:“此前永兴侯数日乃至数月一年不在任上,也不曾见司农府越级递奏本批复预算,为何此番需要越级上官批复。”

“启禀相国,永兴侯在任时,预算都是一年一拨或半年一拨,外加补充预算。但去年恰逢国丧,永兴侯认为新君登基,年底年初大量拨款不合时宜。因此先拨了两月,眼下已是月底,再不拨款,各地可就要启用预备金,到时再补发钱款,就需要核账销帐,会十分麻烦。”

听完王楚梁一席话,高勋有些明白了,却仍未当成一回事,只以为批复了即可。

“你且回去,待本相审阅后,下午再批复予你。”

“诺。”

王楚梁转身退走,高勋拾起岸上奏本打开粗略一看猛吃了一惊,忙又喊住王楚梁:

“王大人且慢。”

“相国大人还有何吩咐?”

“司农府每年拨款有如此众多项目吗?”

“回相国,此处还仅仅只是急需开支,仅占全年开支项目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高勋吃了一惊,他即刻想到姜亥在位时,财务一直未经他手,而是百里燕转呈咸王后由蒋浩内府负责核算,所以有内外账之说,他是不清楚司农府账目运作和开销明细的。

王楚梁递上来的奏本中罗列了三百七十二项支出,大体分为军费开支、公务费用开支、人事开支,农业补助开支、教化开支、防疫开支等等等,最让他不可思的是竟然有多大六十余项开支是需要朝廷倒贴的,总额占到了全部款项的三分之一。

仔细看完每项开支,高勋不禁费解。在他看来所有补贴性开支都是可有可无的,以教育开支为例,自古就没有朝廷出钱供平民上学的说法,也没有朝廷出钱给村里修路造桥的说法,更没有朝廷出钱补贴粮价国库亏本收粮的道理。

“王大人,此前多年永兴侯都如此批复的吗?”

“回相国大人,永兴侯在任时逐年订立的新规,每条款项皆有拨款之必要。”

“此款项中给二十一处村寨,修桥修路也合规?”

“启禀相国,永兴侯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村村通大路,方能促进商货运转,改变闭塞局面。

而今仍有许多村庄道路艰难,消息闭塞,又因为道路闭塞加剧了村子贫困,青年劳力无不外逃。于是村中更拿不出钱修路,因此只能由朝廷拨款。待路桥修通,五到十年内,当初修桥铺路的拨款便能通过当地的税赋收回,因此长远看并不亏本。”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4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4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