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虽然王陵的陪葬品都由内府经手,但从甬道最下方的主棺室,经由安全甬道一直上到地下二层和地下一层,只有在回填甬道和封土前,才会撤走安全通道,使之成为一扇死门。所以陪葬品有什么,都是看得见的。

由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姜蛰大为失望,心里的恼火和愤怒压抑着无处发泄。

此时百里燕同样难以费解,他已经查遍所有蛛丝马迹,动用了御客力量,明里暗里搜过了所有可能,仍然找不出这笔真金白银的下落,真难道是被咸王花掉了吗?

而最不可思的是内府的账目,内府的账目一项由历代总管负责,但账簿在咸王手中,但咸王直到临死那一刻,国玺和兵符都给了太子,唯独没有内府的账目,这就让内府的账目根本无从查起。

看来这笔财富最终也会像无数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财宝一样,永远成为一个秘密。

二月初四,咸王棺椁正式下葬,最后瞻仰了咸王遗容,木椁盖棺上钉,咸王静静的躺在水晶棺内,好像熟睡的孩儿,永远不在有人打搅。赵逊的陵墓就在正东面遥相呼应,百里燕的墓穴也在正东面,百年之后都会齐聚在此,为咸王守护着帝国的东大门。

地下主墓室共计有十一个穴位,分别安放咸王与王后,及其其他建在或已经过世的嫔妃,因此直到墓穴底部的甬道暂不会封闭,待所有妃嫔过世后,最后回迁王后棺椁,再封闭王陵堆高封土。

为此防盗挖,整个陵寝布设大量致命陷阱,甬道入口处更有两道金库大门,最后封闭前将拆除锁芯用铁水电焊封死,抽空墓中空气。没有大型化的专业工具,根本无法打开。要想盗这座墓,除非得动用军队和大量丨炸丨药。

当日下午,太子、内阁及其其他人等陆续离开王陵,前往妙天山祭天,百里燕、高勋高二人继续留守王陵完成善后工作。此刻二人已经心照不宣,最后时刻即将来临。

二月初六,最后检查了太庙宗祠,悬挂上咸王遗像,百里燕准备骑马返回陔陵,抵达王陵南门时,高勋已经等在此处,城门外一队禁军荷枪实弹的拦在门洞下,百里燕清楚,高勋要动手了。

他泰然自若的翻下马背,牵着飞羽徐徐走向高勋,平静与他说道:

“高大人,大王安葬完毕,咱们还都吧。”

此刻高勋脸上吐露着复杂神色,见百里燕若无其事欲走离开,他上前拦了一步说:

“奉新君王命,永兴侯接旨。”

高勋从怀中掏出太子诏命,确切的说还不是诏命,因为太子没有登基,只能称之为新君谕命,一种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的行政命令。

此时百里燕声色全无,平静对着王旨行一行礼:

“臣百里燕令旨。”

“新君手谕,孤感念永兴侯尽心尽责为父王分忧,然孤体恤大司农操劳国政心体疲乏,故今日起,永兴侯安心于仁武陵寝安养身心,代孤替先王守灵以尽值守……永兴侯,接旨吧。”

话音落下之际,空气一片沉寂,百里燕始终躬这身没有抬头,高勋此时只想到一定是对他的打击太大,百里燕一时半刻难以接受如此巨大变故而深感震惊,遂是小心试探道:

“司农大人,接旨吧。”

话音刚落,百里燕突然直腰仰天放声咆哮:

“呵哈哈……”下刻他说:“高兄,你我同门有快三十年了吧。”

高勋警惕的退后了一步道:

“是的,愚兄自愧不如,但王命难为,愚兄不得不遵,还望贤弟海涵。”

“呵呵…”百里燕冷笑着,接着说:“不必枉费心机了,你们什么也得不到。”

“贤弟这是何意?”

“我知道,你与诚道派关系密切,今日今时之一切,无不是诚道派与西寰共谋罢了,你以为我不知。”

听到这里,高勋收缩者瞳孔凝视百里燕,他说:

“你早提防着我。”

“其实最初内廷泄密之事我从不曾怀疑过你,但后来王眷事变之前,王眷太守仇瑞浦曾几次奏报朝廷,但大王与我均未看到任何消息,我遂而起疑心,当时我只怀疑上了太子,然仍没有怀疑你。

而所有行政奏本若非急件,都经由你手收发分类,再传与太子大王与内阁,故而事后我便去询问了司典高林,他亦未曾收到你转来的仇瑞浦奏本,由此我断定,是你姑息养奸里通外国。

卫国发起金银短斤缺两时,我便怀疑内廷有人泄密,当时能接触核心财政机密者只有那些,我怀疑过所有人,但却唯独没有怀疑过高兄,然高兄还是令我失望了。”

此时高勋黯然失色无言以对,他不知还能到说些什么,于是干脆不说不去面对,转身便要走,百里燕突然又问他:

“高勋,你告诉我,诚道派究竟有什么,值得你如此替他们卖命,难道大王就曾薄待了你吗!”

此言一出,严重刺激到了高勋,他猛然沉下脸回头说:

“百里燕,你可知道自己为何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正是因为你太聪明,太自以为是,不识时务。天子之位岂能是诸侯所能觊觎,而你却助咸国一统天下,功高盖世无人可攀,你是立下了盖世奇功,但你却得罪全天下所有人,你好自为之吧!”

言毕,高勋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百里燕纠结万分。

高勋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正是因为他太能了,正是他推动的变革,改变了既有的利益分割,,遭致了所有权贵既得利益者的人嫉妒和愤恨,也不该推倒天子这座大山。因为在多数人心里,天子依然是天子,而诸侯依然是诸侯。

与他同时代的政治家,乃至全天下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天子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存在,高勋的政治信念是尊王,而百里燕改革二十余年来,进行了多数改革,唯独不敢动尊王。

因为尊王既是尊君主,也是尊天子,所以变法到现在,根本核心思想仍然没有动摇,改变的只是外在,一旦他死了,复辟是必然的。

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改革遭遇了空前的挫折,如果不推翻尊王的政治核心,政治协商制度,哪怕是君主立宪制也无法实现。但如果推翻,意味着他不仅要面对推翻姜蛰,推翻天子,日后如何拥立新君稳定局面,都存在巨大的政治障碍。

百里燕带着护兵默默回到了太庙殿,独自静静的跪坐在咸王的遗像面前,黯然落下了眼泪,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流泪。

“狂澜,我的改革是不是失败了。”

“如果政治无法得到改革,任何社会性改革最终都会失败,充其量社会改革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物质财富,会被复辟势力重新瓜分。”

“是啊,但有些改革是不能去碰的,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是不能去碰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场改革的终会有这一天。”

“是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历史的选择永远是有其固定的局限性,特定时期和条件下所能选择的策略十分有限,就在于孰轻孰重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

你当初选择不去碰核心问题是明智之举,所以才会有今天的繁荣局面,站在整个大局上看,你以一人之力实现了空前逆转,你死了也值了。”

狂澜说话有个毛病,没什么轻重,想当然的说,百里燕也习以为常,从不跟他计较什么。

“你准备安排一下,我要与霞儿、娇儿连线。”

“好的。”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4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4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