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早期态的强态基因质生物的弱点,相对当下人类是较为明显的可以消灭的。”
“理论上是这样,但如果长期使用这一针对性的措施,他们将很快在下一代,乃至两三代后,通过基因突变消灭这一弱点,所以如不能短时内控制他们达成和解,也意味着他们受到刺激后,短时间内会变得更强,此消彼长之下,人类很难有胜算。
而且文明发展充满偶然性和借鉴性,一旦你们的技术被他们获取,在工业能力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很快的加以复制。
因此你们拥有了自动化武器,只要被他们缴获,有很大概率可以被复制。而且据御客提供的消息,腋目人中有高度智力化的同类矮人,这意味着获取技术后被复刻的概率更高。”
百里燕扶额,头一些疼痛,搓脸冷静了片刻,他接着问:
“你能提供哪些有利的技术建议?”
“在我看来,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到今天这个层次,几乎走对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发展捷径,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不需要你恭维我,我要合理化的建议。”
“那好吧,首先你必须认清一个现实,无论现在如何增加工业科技能力,基础工业规模不够大,工业人口不够多,无法完成数量和质量上的压倒,短期内无法解决腋目人。
所以相对长期的时间内,你,或者这个政权必须做两件事,其一是迅速增殖人口和教育,其二堆积科研,堆积基础工业人口规模,堆积基础工业规模,增加社会高级人力资源密度。未来一段时间内,你只能选择用人口损失抵消腋目人的屠杀。
经过我的分析,现在我只能给你六点帮助。第一,在现在工业加工所能达到的极限下,最大程度优化目前已经技术定型火车机车与内燃多缸机设计,使之结构更为合理节能,效率更高。
第二,同样基于现有的工业能力,最大程度优化电力装置和能源生产装置设计。第三,加速药品研发,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
“腋目人生理机能强大,一击之下人类根本没有生还希望,为什么加速药品研发,好处会更多?”
“你应该知道,医学的进步是改善人口质量,增加人口基数的重要措施,研发药品和医疗技术,是为了增加人口,改善质量,间接的可以对军队提供一定的治疗,避免更多的伤亡。
其次你作为医生,应该清楚早期化学药品、动植物药品,以及微生物类提取物的研发手段是大同小异的,真正推进加快药品研发速度的是设备的改善,和中央计算机的出现。
即便有新的制造生产工艺,更多改善的是生产制造工艺和效率,而基本的方法很少再会出现变革。因此在星河文明之前,药品的研发基本原理没有太多变化。”
“然后呢?”
“以眼下的条件,人类的医学相较于其他科学最发达,同时借助货船的设备,已经具备了生产利菌感素的条件。”
“利菌感素?这是什么东西,是你新编辑的定义?”
“是根据你的知识语言逻辑,我编辑的名词定义的一种未来药物,这种药物将作为日后长期的医疗药品使用。”
“那怎么获取,需要哪些条件?”
“其实很简单,你知道使用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你也应该清楚细菌在接触大剂量抗生素后会变异,变得更强是吧。”
“是的,卫士一号刚出现四个月,就在实验室已经发现了变异的耐药细菌,这是抗生素研发后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难道利菌感素不会引发细菌的变异吗?”
“会,根据品种的不同,在高浓度利菌感素作用下,发生变异的概率仅有抗生素的两万分之一到四十万分之一,而且是可以利用变异细菌,进行再提取有效利菌感素。
简而言之,任何超级细菌本身,可以用来生产研制利菌感素,且副作用要小得多。”
“这么好的东西,当下就能提取?为什么地球科技没有发现?”
“因为利菌感素恰恰会被抗生素所中和,乃至消灭,所以你们永远只能得到抗生素。利菌感素是依附于细胞壁上的一种小分子成份,细胞处于常态时,这种成份密度不高,当遇到外部侵蚀攻击,细胞会加速生成利菌感素,抵御外部入侵。
而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分泌物,抑菌杀死细菌的主要原理是攻破细胞壁组织,阻止细胞壁愈合,或是攻击遗传成份,中止其复制增殖,又或许是利用细胞的贪食性,将之撑死。
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方式抗生素模式,都是在刺激细胞本体,因此抗生素不仅对有害细菌具有破坏力,对人体脏器细胞同样具有破坏力。
而利菌感素取自各种细胞壁,亲和力更强,性质与细胞本体相近,在遭遇外部入侵,其中也包括抗生素入侵,利菌感素会中和外部物质对细胞本体的攻击。”
“既然是细胞分泌的防御物质,那利菌感素杀菌的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利用利菌感素成份相近亲和力较好的特点,欺骗细胞壁和遗传物质,使之附着于乃至渗透进入目标细胞壁内融入细胞壁,使之变质。最后撑破或包裹细胞壁,使之无法增殖分裂。”
“也就是说,放一群间谍进去,然后干扰细胞自体免疫的工作。”
“对,细胞在没有遭到攻击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分泌的利菌感素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量,细胞将不再继续分泌,但利菌感素还在增加,最后就会伤害目标细胞本体。
不过利菌感素和抗生素一样,根据成份的不同,不同利菌感素同样存在广谱抗菌和窄谱抗菌,而利菌感素的生成,却要比抗生素更容易,但前提是必须认知到这个理念领域,并具备科研和生产技术条件。
由于抗生素消灭细菌过程,与利菌感素发生中和,利菌感素小分子既不容易被电子显微镜和其他高级观察手段观察到,同时被抗生素所中和,因而早期无法识别。”
“这么好的药,副作用怎么样?”
“这取决于利菌感素的筛选,由于利菌感素亲和力极好,因此只要分泌利菌感素相近的细胞,都有接受相近分子的利菌感素,因此如果利菌感素与人体某些或多数细胞利菌感素相近,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反之则不会。
因此只要筛选得当,不会产生副作用,如果放宽一点条件,的副作用相当于抗生素的十五分之一到两百分之一,有的则没有副作用。”
“那要如何制取提取,以当下的技术手段怎么实现?”
“通过添加化学品或微生物、抗生素等,刺激细菌分泌利菌感素抵御入侵,同时使用变频微电中温电击分离,然后就是离心过滤提取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