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说,哪怕政治体系瓦解,丧失对诸侯的约束,梁国依然能以压倒性的军事经济实力消灭诸侯。而且在此之前,咸、晋、志、卫四国已经被梁国搞垮,一个作用两百多万平方公里,拥有相对发达科技和雄厚军事经济实力的梁国,无疑具备了重新统一版图的所有必被条件。
正如季锦昇自己说的一样,诸侯不会坐视梁国扩张暴走,形成新的政治威胁。
就在出让五郡消息传开的当日下午,卫国使臣卢贾找上诺一言府上讲理,不过再也没了以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劲道。
而与此同时咸王的回复用密件火速发往博源,两天后内朝正式讨论的结果用鸿翎急件装模作样的发往梁国。
王号事件五日后下午,卫王回复申通浩的密件送到博源,一起秘密到访博源的的还有卫国当朝宰执楚业,是卫国相国楚梓李的胞弟,卫王钟栋岳父,前大司马楚成的次子。
申通浩发出消息要比百里燕早一日,而卫国国都距离梁国近,咸国国都距梁国远,中原水网集中于中原腹地极其以北、还有北海沿岸一千公里纵身内,而中原以西的水网则无东面密集,因此从博源骑千里跃发送消息前往卫国,比前往咸国的效率更高,渡河过桥至少减少六成,申通浩先于百里燕借道消息并不奇怪。
“申大夫,大王的旨意可都清楚。”
楚业问,申通浩点头肯定道:
“既然大王将和谈事宜全权托付宰执大人,下官遵命便是,不过有件事下官还得嘱咐楚大人小心。”
“何事但说无妨。”
“那百里燕不是等闲之辈,咸军更是有滔天战力,如今局势诡谲,宰执大人还应谨慎应对,以免上了百里燕的恶当。”
“申大夫放心,临走时大王再三嘱咐予我,如何行事我自有办法。明日就请申大夫将百里燕约到馆驿,待我与他面谈。”
申通浩作为驻外使节,其职权仅限于梁国范围之内,百里燕突然与之接触,申通浩并不熟悉咸国和卫国事务,因此所能调动的政治资源和经验不足以应付百里燕的要求。
同时百里燕是政府部长级别的高官,申通浩不仅级别并不对等,其也没有收到卫王的授权,因而申通浩只能代为转达消息,并不能做出任何的许诺和政治约定。
卫国人进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开,百里燕同样得到了消息。
“可知来人中都有谁?”
“启禀副帅,尚不清楚卫国派遣何人前来,但可以肯定其中半数不是当日出城的卫人。”
魏琦详细禀报,百里燕看向关龙翔说:
“我料定此一行人中定有卫国内阁,先生以为呢?”
“副帅借给申通浩二十匹千里跃,不正是助卫王送一员心腹而来吗,又何必问在下呢。”
“话是不错,但就怕卫王没能领会本帅心意,白费了这番苦心。”
借给申通浩的二十匹千里跃名义上是借给他加快通信,尽快促成和谈,但实际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真正目的是让卫王派一个全权大使来谈判。
说话之际,刘伯勋进屋来报:
“副帅,孙国太子甄阔求见。”
“哦,来的可真快呀。”
这时关龙翔接话说:
“定是为地而来。”
“嗯,不错。孙王已全权托付甄阔谈判,卫王的回复既已送到,孙国是该做个了断了。”
前番与甄阔敲定框架性协议不久,孙国内部满心欢喜,甄阔及其父亲的威望与日俱增,甄阔遂被任命为孙国全权大使,处置一应交涉事宜。
甄阔造访咸国馆驿的同时,消息同样传到了诚道派位于博源城中的居所。掌门陌舂子,相国贾宙,博源君姬丰,三个狗头军师凑在一起,分析着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
“贾相国,可知卫国来者何人?”
陌舂子问道,贾宙捻着长须摇头说:
“着实不知呀,掌门可知是何人?”
陌舂子也摇了摇头:
“卫人以千里跃驰骋往来,我派消息传递远不及也,故也不知是何人前来。不过可以肯定,定是卫王派遣心腹前来无疑。”
这时姬丰不解问:
“掌门何以见得是卫王心腹前来?”
“呵呵。”陌舂子冷笑说:“此乃百里燕惯用伎俩。其以千里跃健宝马之快捷神速,用以往来传递消息,远快于诸侯数倍。而从卫国走驰道以四百里日驰也一趟得半月,往返便是一月,千里跃却不需半月。此时我等消息还尚在途中,百里燕消息却已送到,果真是厉害呀。
其以健宝马二十匹借予卫国传递消息,二十匹未免太多了,因而只能用于栽人前来博源。”
“哦……原来如此。”
姬丰点头表示认可,这时贾宙接话又说:
“前些日从孙国传来消息,百里燕已有许诺让土予孙国,本相以为此乃百里燕制衡我国之法,应予以蔽之,以绝后患。”
“不,如此反而不妥。以本座之见,不妨让孙国得以土地,同时施以羁縻蚕食之法加以控制,使之沦为陛下附庸属地,以便日后取用。”
“掌门此计果然深谋远虑,贾某佩服!”
贾宙深施一礼表示赞同,这时陌舂子又说:
“如若所料不错,咸王回复百里燕的消息近日将抵博源,本座建议天子近日可召见百里燕试探底细,其一直按兵不动绝非什么好事啊……”
“既如此,本相今日既向天子请奏,试探百里燕虚实。”
翌日清晨,申通浩坐马车亲赴咸国馆驿拜见百里燕,婉转说明来意后,百里燕问他道:
“卫王此番诚意可否作数,不会谈了半天只为拖延时日吧。”
“永兴侯请放心,只要阁下当初诚意不变,我王诚意可期。”
“那好吧,本侯便随申大人走一遭。”
申通浩自始至终没有透露来的人是谁,但可以确定申通浩已经和盘交出处置权,由来人全权接手。
吩咐了关龙翔、刘伯勋二人,百里燕率魏琦等十数人随申通浩离开馆驿,一路向东出城。处于保密考虑,楚业化妆平民一早出了博源,前往博源以东的淖河边等待谈判。
乍见楚业此人,第一映像是长相很是平庸,是典型的西海内陆人特征,皮肤黝黑,毛发浓密且粗,身材略比中原人矮一些。西海除歧、燕两国之外,卫、陈、赵三国人长相都极为平庸,原因不明,有待研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与气候不无关系,中原的地形从孙国旧地开始,板块向西逐渐抬升,孙国旧地虽然多为平原地形,但海拔多在一千米以上至一千五百米间,徐国略高,属于中海拔平原。
由此继续向西进入卫国腹地,卫国的平均海拔在一千五百米至两千五百米间,属于中等高原平原地貌,而中原以东的志国、晋国都是低海拔大平原,北海、西海沿岸同属低海拔平原。
由于卫国的海拔平均要高一些,因此氧含量也相对略低,其红细胞携氧能力略高,进入中原后,氧气密度增加,其彪悍性也是由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