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同时梁国不是什么好鸟儿,按其安排的套路剧本,最后的下场不会更好只会更惨。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以卫国的虎狼野心,丧失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和七个长孙郡的土地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只能走梁国安排的剧本与咸国、晋国死磕。

但如果卫王能接受这一损失,那么其结果就是另一番局面。

正如宗伯泰所言,只要允许钟廷、钟密、钟槐三人割地自立,这块地还是姓的钟,只要姓钟,日后还是有机会拿回来,同时如果卫国日后有机会一统天下,卫王不会介意这次的自立是提前分封。

如此一来,卫王首先达成了两个目的,其一,卫国内部旧派权贵多数已经东迁,国内一片清静,一旦承认其独立事实,旧派权贵就必须放弃在卫国本土的多数封地和利益,这对卫王是有利的。

如果与咸国死磕,按梁国的套路走,卫国仍然需要割地,割地后的权贵还得迁回国内,这这种局面显然不会比战败好到哪里去。

其二,主战场发生在本土之外卫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并未殃及卫国本土,因此经济损失最大的是卫国旧派权贵,尽管国库为此蒙受了巨大的代价,但甩掉孙国旧地和死伤兵士,卫国的经济无形中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这对于依附于卫王的新兴权贵阶层是有利的,只要赶走的旧贵族,新贵族又能在偌大的卫国内重新划分势力以谋求利益。

最后,钟廷、钟密、钟槐的自立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卫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姓钟,同时三个人各自自立将其分而治之,但同时得到咸国和卫国的军事保障,并提前结束和谈,将卫军主力赎回调往西海,西海的危机将彻底解除。

于是最后一算账,卫王及其国内新兴权贵发现自立远比割地来的更划算,梁国安排的剧本自然就行不通了。

而诚道派算计到了一切,但并没有人知道“权利阶层”会像细胞一样,自我分裂自我修复,乃至自我排斥边缘有害细胞,继而完成政权的新生。

而且面临巨大外来压迫下,这种分裂和再生往往由内部利益的损失所决定,外部利益的丧失更容易被新生势力视为负资产所抛弃。

想透前后联系,却仍有两点十分可疑,其一钟廷、钟密、钟槐三人均要求在孙国旧地自立,而没有将孙国旧地分割自立,而卫王应该不会愿意看到三兄弟一家独大,因而应该是授意三兄弟三家分立,且一家独大其他两家必然反对行不通。

那问题来了,既然一家独占不可行,那为何三兄弟还要分头前来要求一家独大。

其二,到目前为止,整件事上梁国在算计咸国,卫国也在算计咸国,卫梁两国私下打得火热,但却没有与咸国有真正意义上的官方交涉,从性价比而言,咸国收益最小。

尽管会应为保障三王独立,而得到德康、原山两郡,但不可否认卫国完全达到了其多数目的,梁国与卫国间虽然会因为三王独立而翻脸,但三王独立仍需要梁国册封,因此必须有说服梁国的筹码,所以梁国同样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此一来咸国只是他们间来回质押的筹码,政治上十分被动。

想到此处,百里燕不得不再问宗伯泰:

“三钟均想一家独大,先生以为其中有何端倪?”

“看似有悖常理,实则不然呐。卫地现如今被我军所占,倘若三王分子独立而非一家独大,便会被我讹诈三次,但倘若三王均要求一家独大,我国所能压榨利益便十分有限。

相反,因三王自立需得梁国册封,无论如何分地,三王之中必有一王不与梁接壤,故而梁国只能讹诈卫国两次,同时三家分立之新王对卫国威胁小于一家独大,因而梁国会因三王分地减少所获收益,因此对卫国极为有利。

故而只要我国交出卫地,已经被我分过好处的卫地,梁国再要瓜分好处便少得多,同时面对我军突然退让,梁国将无计可施。只能尽快分走好处,以防再生变故。”

宗伯泰一席话让百里燕茅塞顿开,钟廷、钟密、钟槐三人均要求一家独大的目的是减少被咸国讹诈的损失,因为咸国与卫国接壤的只有德康郡,因此要获得土地只能一路沿着狭长的走廊割地。如果是一家独大,谈判的底线尺度就小。如果是三家自立,谈判的尺度会大得多。

因为无论最后如何自立,地是三家分,反正是三家分,百里燕完全可以让他三家相互挤压各自内斗,当丧失了军力和时间资源,最后还得是咸国开价,最大限度的割地。

反过来一家独大的新诸侯对梁国同样是潜在威胁,即便只有十个郡县,但紧挨着梁国依然是个巨大威胁,因此梁国绝不容许一家独大的诸侯安卧榻侧,于是钟廷、钟密、钟槐三人与梁国交涉内容与咸国截然相反,目的依然是避免被梁国所讹诈。

由于是三人分地,以现在咸国占领下的土地走向,无论怎么分,一定有一个新诸侯不与梁国接壤,而只有一个诸侯与咸国接壤,因此梁国只能最大程度讹诈两个新兴诸侯,对另一个却无计可施。

而同时由于卫国与咸国谈的差不多,乃至已经达成协议,咸国分走了卫国一些土地,剩下能分的必然有限,这里就牵扯到底线问题。底线不是没有下线,再多的成果都是有限度,不可能无限制讹诈,谁先分果子谁收益最大,最后分的肯定最少。

且卫国军事上的被动来自于咸国,一旦达成和解,军事上的解套必然形成政治上的松绑,一旦卫国缓过神来,对梁国十分不利,晋国在西海出兵的外在条件将可能不复存在,咸国的军事威胁也将荡然无存。

没有了这些政治和军事上的约束,梁国便无法对卫国形成威胁和施压,从而讹诈。同时卫国如不解体,威胁更大。因此梁国只能同意三王自立,且尽快完成谈判,否则卫国极可能放弃三王自立的条件,乃至失去此前已经到手的肥肉。

由此可见卫国的算计非常高明,利用外交谈判的秘密性,隔绝了诸侯间的信息,纵然咸国谍报发达,御客神通广大,也并不能及时且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小范围内的绝密信息。

由此又带来第此前的二个问题,由于信息获和传递的滞后性,在窥破秘密之前,百里燕现在只能被动接受卫国、梁国算计好的剧本套路,而且由于算计的非常精密,即便已经窥破秘密,可选的余地却很少。

因此当卫国提出自立的时候,百里燕已经开始被动,因为军事动武压迫的条件已不具备,等待他得到消息,乃至通过外在的表征发现这一计划时,战略全局和国内调整留给他的时间也所剩不多,所以卫国的计谋不得不说极为高明。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4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4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