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蒋二人看过来函,确认是卢皋的亲笔后均无异议。
“徐将军,可还有顾虑。”
“赵帅回复尚未送达,还是等赵帅回复送达之后再做决断。”
“那好,今晚有劳二位将军深夜至此,二位请回吧。”
“末将告辞了。”
徐谨、蒋杰抬手行礼,少时一同离去。回营路上,徐谨不无担忧说道:
“蒋将军,卢将军的意思会是大王意思吗?”
蒋杰摇头说:
“不清楚啊,不过在下知道,我咸国若要一统天下,梁国是断然不能留的。如今我国独霸天下,绝技无可匹敌,横扫天下指日可待,梁国若是任其嚣张跋扈,对我咸国极为不利。大王若要坐稳江山,便不能容小人猖狂。
此前咸国贫弱手无缚鸡之力,大王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咸国业已富强,再忍气吞声,反而令诸侯心生贪婪瓜分我国。故而在下以为,若是大王明晰其中厉害,绝不会想见此番西征功亏一篑。既已骑虎难下,便只有以身犯险与虎谋皮,方能有一息腾挪余地。
而且就眼下态势,副帅还有一事在出征前是不曾说明的。”
“哦,还有何事副帅不曾明言?”
“副帅此番西征意在以最小牺牲震慑诸侯,换取中原连横合纵抵御腋目人南侵,如若战事陷入僵持乃至伤及咸国根本,此一战咸国便是天下之罪人,因而副帅出征前曾言,宁可以牺牲一小部分人的性命,换取多数人的生还,也要打掉各国之嚣张气焰与妄想。
故而攻击梁国,看似梁军受了些损失,然从大局出发,中原战事早一日平息,各国便早一日恢复元气。如果不给以教训震慑各方,各国短时内仍将继续相互攻伐,死伤性命远不止今日数万十数万,而是数十万上百万。”
霸主之所以为霸主,军事震慑力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经济、科技、文化等软实力,没有强大的军事,再繁荣的经济成果也不是你的,宋朝就是典型例子。经济发达而军力贫弱,武装了最先进的铠甲和兵器,将士却毫无斗志。
因此军事力量又得分两面看,其一是你手中有没有厉害家伙,其二你有厉害家伙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卫国作为中原一霸,打趴卫国最大的收获不是土地,也不是人口和经济,而是打出了咸国的国威和军威,由此带来的政治影响力最终才会转化成政治潜力和经济好处。
一个连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国家,资本凭什么把钱投你怀里,凭的不还是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政治信用。
于是要震慑诸侯形成统一战线,就必须打一仗,否则战时你说你厉害,谁信啊。到时候你扯皮他推三阻四,战线四分五裂大家内斗不止,根本等不到统一战线,外部威胁将压垮人类世界。
两日后下午,赵逊的回复送到宵城,不出宗伯泰所料,赵逊亦未反对,只模棱两可说道要百里燕以全局为重,让他自行决断机宜。
不过有件事宗伯泰始终只字未提,在过江前,其已料到梁国有所动作,遂与关龙翔暗中约定了四种情况,但凡出现任何一种,其按计行事。
梁国出兵联卫抗咸正是其一,关龙翔按计说服了卢皋,连夜又给赵逊去信,这才最终说通了赵逊。如没有事先与关龙翔串联,联名劝进,赵逊未必能轻易同意。
十二月十七,百里燕令蒋杰代掌第八镇军离开宵城,赶赴净源与贡祥边境与方亮田鹏第六镇军先锋约两万人汇合,随携带有卫军被服和几万匹杂色马匹驴子。另有一万五千余人仓促整编的义军交由周空,携武备营与辎工营一部,脱甲配发锅盔,化妆义军尾随而行。
周空仍不适应热兵器作战,因此第八镇军的作战一直由百里燕指挥作战。眼下职责在身不便脱离,遂只好让蒋杰代掌第八镇。
一则锻炼他的指挥能力,二则日后军中需要一个了解科学和技术发展走向的新兴人才,蒋杰是多年来为数不多一个具备现代理念的将官,当年与他同一批的少年子活到今天的只有六个,尽早扶他们上位,以保证军队传承后继有人,不会因为他百里燕今后的变故而改变既定的方针。
在百里燕密谋袭击梁军的同时,梁国北军与禁军汇合后,在太尉顾儒泉率领下,由梁国关岭郡出击攻入贡详,另一路人马由梁国坪楠郡出兵南下攻打培郡。
尽管来势汹汹,还征发了役兵,动员了贵族私兵和募民军,但梁军才刚刚进入铁器时代,火器装备不久,确切的说是刚刚跨入铁器时代,又被火器时代幸福砸中,但思维还停留在青铜农耕时代,因此战争体系和作战理论与十年前乃至是三十年前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于是出兵之后先围城,伴随着炮击和火药爆破战争进度持续极为缓慢。
十二月廿五,梁军围攻菱昌城五日刚刚破城,太尉顾儒泉便得紧急军情:
“报,报太尉大人,我军以西三百里发现卫军骑兵约三万人,随行还有大量马匹辎重。”
斥候飞快说道,顾儒泉不经细想忙问斥候:
“卫军是何装束,马匹如何。”
“卫军多为轻甲,还有役兵轻卒,马匹繁杂多为中下等马匹。”
“可见卫军旗帜打谁名号。”
“赵钱孙李什么旗号都有,看不出主将是何人。”
“军容如何,是列队行径还是胡乱而行。”
“胡乱而行十分混乱,大队身后还有马匹辎重,看似十分狼狈。”
“那咸军现在何处?”
“回太尉,距我四百二三十里地,似乎并未发现这股卫军。”
“可知这股卫军向何处而去?”
“向西而来,但尚不知是向西借道北上,还是已经获悉我军攻破菱昌前来堵截我军。”
“再去探。”
“诺!”
待斥候离去,顾儒泉与部将孔林说道:
“孔将军,你即刻点本部骑兵,与大都督王贯本部东去菱昌以东五十里下寨,严密监视卫军动向,卫军骑兵若敢来犯,予我击退。”
“太尉大人,卫军所来可是三万轻骑,只末将本部骑兵与王将军兵马恐怕挡不住吧。”
“卫军骑兵尽在东西两线,而东线卫军被咸军全歼,其何来骑兵。此股轻骑定是卫军步卒骑马逃窜。”
百里燕刻意让第六、第八两镇换装卫军轻卒与役兵装束,打出各种番号,稀稀拉拉散兵游勇招摇过市,目的便是迷惑梁军。
旧军制下轻卒是装备有兵器、轻皮甲和盾牌等,而役兵都是临时征召训练的农民,根据各国国力和战前储备不同,役兵装备也不尽相同。
由于役兵的战斗力弱,而普通轻卒装备已经是低配,因此给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役兵配发制式铠甲有些浪费,因此许多诸侯并不会给役兵配发标准甲胄,但配发竹片甲。
国力强一些的配发修补淘汰的甲胄和次品,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有甚者连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因此役兵往往配发的都是长矛长枪,甚至是竹木枪聊以“自卫”。
顾儒泉断定此来“卫军”是一伙被咸军追赶逃亡的卫军,因此并未将这伙儿“溃军”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