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牛肉为何如此鲜美可口,你放了什么?”

“除用盐腌渍之外,就刚才加了些佐料,其他什么也没放。”

周空眉头紧蹙,只要她一蹙眉,就一定是在高度怀疑:

“我不信,什么都没放,为何与此前煎制的牛肉与众不同。”

“呵呵,猜不着的吧,此乃本地的野牛羚,非是家养的牛。夫人是孙国人,应该见过一种皮包骨头近似牛的野牛吧。”

“怎么,这是精骨牛的肉。”

“对,是精骨牛。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牛羚。由于性野,肉少,只吃嫩草,冬季掉膘,因此各地百姓极少捕之充用耕牛。故而此牛甚多,且肉质既是鲜美。”

孙国旧地以西至长孙国西南、梁国以东,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广泛分布多种牛羚,也叫角马,由于牛羚对饲料极为苛刻只吃嫩草,不吃干草和谷类,所以不太长膘。

外观给人以骨瘦如柴皮包骨的感觉,加之野性十足攻击力强,动则就是几万十几万头集群迁徙寻找草场,人类很难驯化,且牛皮质地不佳,出肉率又少,食物要求苛刻,因此当下饲养角马的经济价值不大。

权贵偶尔会围猎,但受制于武器装备,也只敢围猎零星掉队少群的牛羚,集群牛龄根本不敢围攻,普通百姓缺乏必要的兵器和组织性,即便缺乏肉食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围捕情况。

而中原土地辽阔,总体生态良好,未开发的草原和土地提供了牛羚的生存空间,供其迁徙寻找草场繁育扩大种群。而牛羚的迁徙有其自然的规律和路线,人类基本摸清牛羚习性之后,会避开他们的迁徙路线开拓土地,而不会选择在牛羚大军必经之路上开荒种地。

净源郡纬度偏南,有冬季,冬季嫩草长不出来,因此角马群应该沿着平原向北迁徙,进入长孙境内寻找草场。偶尔零星逗留在当地的牛羚是其他品种,食性有些差异,能勉强承受枯黄干草的饲料,不迁徙有其自身的生物种群特性,百里燕猎杀的正是其他品种的角马。

“为夫今日命人猎杀了两头公牛尝鲜,滋味不一般吧。”

“怎么就打两头,为何不多打一些,分给各军。”

“不可如此,倘若人人都打一头,此等牲畜便会越打越少,乃至灭绝,日后就没得吃了。夫人记住,切不可一窝全端,即便要打,也应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自己够用便好,切不可杀尽,定要留些种令其繁衍。”

周空态度蛮横,不以为然说道:

“这精骨牛遍地皆是,占了土地却不长肉,留着作甚,杀光取肉种地岂不更好。”

“不跟你说了,夫人只要记住为夫今日所讲,今后照做便是,日后夫人自会明白的。”

与周空说动物保护,物种多样性根本是对牛弹琴,她根本没这个概念,百里燕甚至怀疑周空能这么说:“畜生都保护,猪还杀不杀,肉还吃不吃。”

说话之际,魏琦匆匆来道:

“副帅,有御客求见。”

“哦,人呢!”

“已请到中庭后堂。”

“快,引我去见。”

“诺!”

撇下周空,百里燕起身赶去中庭。

对卫开战御客前期的情报和舆论工作功不可没,没有御客的渗透,百里燕不能很快且准确的掌握卫军和卫国的情况,单靠咸国的得情报机构也很难摸清卫国真实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单纯依靠战局推演和战场态势线索支持逻辑分析推演的战争模式,正在向情报获取决定战争走向的方向发展。

由于技术条件制约,农耕文明下的情报获取十分艰难,在双方将帅和内部均没有重大失误的前提下,临阵对决的两军将帅更多是依靠战场双方态势的变化,以及侦查斥候反馈的地方动态,以逻辑推演预判敌对双方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因此早期战争更考验将帅的逻辑研判。

而中后期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传递革命,让传统一纬的战争变成了一纬半的战争,既前线和情报两条战线。

因为陆军参谋体系的建立,往往意味着作战需要制定详细作战预案和确定进攻路线,因此情报窃取让战场变成单项透明,只对己方有利的战争活动。

眼下基于既有的格局和战争模式,御客窃取情报更大作用不是窥探卫军的战略部署,因为卫军不可能有陆军参谋部的架构,所以也没有什么现成写成预案的作战计划留给咸军。

因此卫国的经济、仓储、将帅底细、权贵势力派系、军队成份、各地官员的背景弱点,道路桥梁等等,才是主要窃取和掌握的重点。

来人都蒙着脸,以免被认出暴露身份,不过都会出示御客信物,与百里燕所持信物对照后以言明真伪。

“此乃门主转交永兴侯密函,请侯爷收好。”

百里燕接过竹筒,又问道来人:

“是何处消息?”

“不知,永兴侯看过便知。”

送情报的未必知道情报内容,如果有额外情况,御客门主会另有嘱咐口传,或是与情报本身有关,或许无关,但情报的核心内容不会告知传送消息者。

确认竹筒密封完好,百里燕随即拧开了竹筒从中取出一封信函。御客的竹筒通常只装蜡丸,装信函并不多见。可见需要表达的内容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待打开来函定睛细看,不由的心口一沉,据御客探得消息,梁天子直接出动了禁军攻卫,御客还被摆了一道。

起因是天子前往博源城避难,禁军主力仍在都城津邺,带走的只是内宫禁军和各大权贵私兵,而博源住不下大量兵马,因此禁军主力都在京畿地区,而御客视线随之挪到了博源城。

梁国从津邺抽调禁军出城,御客只以为是天花蔓延禁军出城避难,所以起初并未引起怀疑,直到禁军出了京畿郡一路向东进入关岭郡直奔边境而去,这才意识到梁军是在准备攻卫,此时再写信密报,待到消息送到,梁军早做好了准备。

“果然出兵了,胃口还不小。”

心中暗道,百里燕收起密函,抬手谢过来人:

“多谢壮士送信,今夜请在府上稍事休息,明日在赶路也不迟。”

“都是我等分内之事,永兴侯言重了。”

来人抬手还礼,百里燕随即令人安排一行人住进东厢房,随后令魏琦去将宗伯泰请来商议对策。

少时宗伯泰徐步而来,见百里燕面色凝重,宗伯泰已是猜到内情,但他仍谨慎的捂着自己的计囊,不欲张扬。

“副帅唤在下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宗伯先生请坐,看过这个先生就都明白了。”

将密函交予宗伯泰,百里燕径自坐回座塌上。少时宗伯泰看过全文,神色毫无波动,他说:

“侯爷准备如何应对?”

“即刻遣田鹏、方亮第六镇军与徐谨第一镇军一部人马包围贡祥郡各地城池,同时令卢皋、关龙翔第三集团军分兵南下,攻取中末、春江、尚雪三郡,打通前往卫国通道,至多给梁国占去培郡罢了。”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3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3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