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设备仍装在大型木质包装箱内尚未启封,因此并未看到机床如何运作,机姬康随即又引天子来到已经建好,但仍未开工的车间继续参观。
此时只有零星三个永兴城外派的师傅,正在手把手的教梁国的学徒工匠车削、铣削、刨削三种基本工种,每个师傅身边都围了十个工匠出神的看着“削铁如泥”的神技。
此时天子驾临,一众学徒被驱散至一边,眼见一层层钢铁飞速旋转下变成一粒粒闪亮的铁屑,天子不禁大吃一惊:
“三叔,这难道便是传言中的削铁如泥?”
“呵呵,陛下说是便是。不过眼前并非最好机器,真正的一等机械尚未运来,待明年运到,能将数百上千斤好铁削成大铁棒,极是了得。”
“是嘛,天下果真有此等了得机器,届时寡人定要一睹为快。”
“臣到时一定恭迎陛下莅临。”
姬康点头哈腰很是勤快,尽管天子是自己的侄子,但仍是得称一声“陛下”。
天子驻足两刻有余,看到偌大的车间只有三台机床开着,不免纳罕起来,遂是问姬康:
“三叔,为何如此多的机器无人开动都空着呀?”
“回陛下,开动机器都要工匠,眼下工匠尚在永兴学工,陛下看到的这些是咸国派来的机器调试工匠,并非开动机器的匠作。”
有开机床就得有技工,当初的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咸国替梁国培养七十名锅炉工,六十名车工,四十名铣工,三十名刨工,五十名冲压工、两百名钳工、钣金工,三十名测量、绘图、维修等技术工种,周期为期三年。
协议草案虽然是646年签的,但正式协议和钱却是647年才搞定,直到648年才把人送来,所以得到641年年初才算满期归国。
当然,就当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学车、铣、刨根本不用三年,即便是现代也就只要三月,就具备了独立操作的初级工资格。
不过这是相对于具备文化基础的现代人而言的要求标准,当下世人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学认知,梁国选派的这批工匠,也是从各行各业中优中选优的工匠,基本都识字,具备一定的基础加减运算能力,仅此一项在当下已经很是了不得了。
这批工匠抵达咸国后,先进技工班培训基础制图认图,尤其是必须掌握简易数字和基本加减乘除运算能力,仅此一项,足耗费了四月时间。
之后还不能直接拉去拜师,得去木工适应图纸,再转去钳工生产实践,理解基本的现代机械知识和测量原理,光这么一折腾就是大半年,第二年才能定岗培训,周期半年。
之后的一年半,作为劳力顶岗上班,顶下来的咸国技工师傅安排带永兴城的学徒,如此半年一年后永兴城又多了一批自己的技工。
不过事情到此还没完,才刚刚开始。这批梁国学徒学到的只是普通无变速机床,齿轮箱变速机床另置了新车间,他们根本接不到,平日授课也不会讲,因此他们学到的不是最先进的技术。
但不久后姬丰很快会发现,有机床有技工也不好使,还得有原材料、有订单、切削刀具。
梁国钢铁产量几乎为零,不过可以用铜、青铜、生铁以及劣质铁凑合着加工一些小玩意儿,不过成本肯定不便宜,实在不行进口咸国钢材也行。
而刀具,切削软铁生铁和铜制品,使用淬火钢尚且可以应付,要切削钢件,乃至热处理淬火件,特殊钢,非得用高速钢,甚至是硬质合金。当然,如果有锰钢热处理也能勉强凑合用,但梁国连碳素钢都炼不出来,锰钢就是做梦。
至于订单,这取决于创造发明和社会需求,从某种角层面而言,“订单”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因为只有需求,才会有订单。而需求来自于生产生活的进步发展,生产生活的进步发展需要“理念”,确切的说需要“脑洞”。
梁国是没有任何社会基础教育基础,一夜之间获得了机械加工业,其对市场,对未来技术是两眼一抹黑,除了模仿山寨咸国以外根本没有出路。
而模仿也得有这个资本,连刀具都没有,何谈生产制造,连基础的科学理念技术发展都没有,何谈社会发展需求,没有需求,又何来订单。
最后只能沦为永兴城之外的代工基地,咸国下订单,梁国照单生产,任何先进技术和理念统统都学不到。归根到底,没有基础教育和社会改革,任何的超前发展都是空中楼阁。
叔侄二人说话谈论之际,相国贾宙匆匆而来一脸的惊慌失措,好像是天塌了一般。
“陛下陛下……”
“相国为何惊慌,究竟出了何事。”
天子问,贾宙自知失态,忙收敛其脸上的惊恐,谨慎说道:
“此地人多眼杂,还请陛下借一步说话。”
“随寡人来。”
二人来到车间外无人处,天子又问:
“相国请言,究竟出了何事,难道博源城内也出了天花。”
“非也,是卫国,卫国在思水江边被咸军杀了大败,损兵折将二三十万人,据报咸军约四十余万人已过名田郡,正奔康郡而去。”
“什么什么什么……卫军败了,这怎可能!即便卫军败了,怎可能一仗折损二三十万人马,咸军兵力才有几何,如何能四十余万人杀到名田郡,是否消息有误。”
天子第一反应是消息有误,贾宙忙是否定说:
“陛下,消息千真万确,据报咸军此番起兵一百五十余万人马,使用了极为厉害震天火,只两天时日,隔江杀得卫军尸横遍野片甲不留,随后咸军副帅百里燕亲自率兵五万过江,遭遇卫军东征大将军杜锐讯十四万兵马冒雨突击一夜,结果杜锐勋折损六七万兵马,咸军仅伤亡万余人,据说过江咸军亦使用了新式火器,十分之厉害。”
“相国此话当真!”
“臣以相位担保,此消息绝无差错。”
“这……这可如何了得,咸国人口不过一千七八百万,如何能有一百五十万大军。贾相,消息函件何在。”
“尚在陛下行辕中,陛下一看便知真假。”
“即刻摆驾行宫。”
“诺!”
消息送达博源城是在百里燕攻入净源之前,第三集团军经过战斗减员和地方占领,并没有四十万人,多出来的数万都是山匪和山匪家眷,一路裹挟到了净源。进入净源后,四十余万人陡然暴增到了五十余万,都是反卫投诚的孙国旧民和山匪。
得益于先前两年的“基础群众工作”深入到位,百里燕通过御客深入当地摸排情况,传播进步思想和与咸国有关舆论,并派出在各地有亲眷和故友的孙国人,化妆商旅雇工到处现身说法。同时利用咸国的谍报机关和商业渠道,对孙国旧地实施经济、舆论、文化、思想全面渗透。
一边通过走私低价销售物资给予当地人实惠,一边通过货物夹带报刊和思想刊物进行舆论破坏,考虑到识字率普遍不高,因此刊物更多以插画漫画形式传播,极大方便了普通人的解读。
卫国由于长期对孙国旧民实施高压政策,而各地封爵领主对剿匪又不上心,更多指望卫王军队剿灭山匪,因此各地政出多门,难以采取统一的行政措施,又给咸国打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