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以弟之见,西寰虽身处陔陵二十余载,百里燕却日夜提防,籍此推测西寰乃至晋国对咸军知之甚少,若是知晓咸军暗藏如此尽量大炮与火器,如何还敢发兵来战。

可见百里燕欺骗之手段何等高明,分明就是引诱晋国攻咸之毒计,晋国若是贪心,必被百里燕所败乃至灭国,如此可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公良晨心有不甘,他说:

“既不能攻,亦不能削弱咸国,难道日后真只能被咸国一统天下吗?”

“大哥,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我兄弟手足,但说无妨。”

“恕弟直言,天子失德已久,早为天下诸侯所不耻,只不过碍于脸面,而无人敢于说透罢了。纵览诸侯争霸数百年来,从无有人统一天下,而今咸国横空出世,一统之势渐露端倪,倘若天时再助咸国,大势无可覆逆,我等切不可逆势而动,逆潮流而动,免得遭致灭族之灾呀。”

公良晨细思之下隐约明白了公良修深意,遂是说道:

“贤弟是想效仿景尚公之法”

“强势之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还有第三条路吗?大哥应该亲眼去看看咸国,即便是街市上的乞丐,都比我国治下百姓活的更像人。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然现在咸国岂止是得了人心,更得了天下众多门派鼎立相助。纵然未得江山,实则姬氏的江山,诸侯的土地,早已被咸国挖空墙角,千疮百孔已成危墙,君子岂能立于危墙之下坐以待毙。”

“那贤弟可曾想过我王会做何想,咸国如何能放过诸王。”公良晨问。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百里燕睿智过人,非是残暴之辈,其若有志定鼎天下,其有生之年必有收服诸王之良策传与咸王。”

“那贤弟可曾想过西寰与晋国是断然不会坐视咸国问鼎天下,更何况太子姜蛰与对西寰言听计从,与百里燕关系不睦,来日登基,必削百里燕权柄。”

“呵呵,大哥多虑了。大哥不曾去过咸国,不曾与百里燕打过交道,是不会知晓百里燕过人之处。且不说他是何等奸诈,其手下三员谋士宗伯泰、赵安陵、关龙翔无不是天下一等一的谋士,更有御客鼎力相助,耳目遍及天下。

愚弟今日敢说,太子姜蛰来日倘若对其不利,日后必为百里燕所废,而改立新君。”

“哦,贤弟此话当真!”

公良修闻听此言,心想公良晨定是心生臆想,他忙又说:

“大哥不会是想至咸王诸子于死地吧。”

“若是咸王诸子皆死,姜蛰与其两子便是咸国唯一储君,纵然百里燕废了姜蛰,也只能拥立西寰之子为王,百里燕若要灭晋,新王老王岂能同意。”

“我劝大哥莫要枉费心机,如今的咸国遍布御客,百里燕若有应变之策,断然有御客策应,非是外人所能图谋。若是不慎被御客拿住把柄,反有遭致杀身之祸,大哥可要慎重啊。”

“呵呵,贤弟放心,杀人又何必劳你我之手,自有人代你我杀之!”

公良晨目中闪过一丝残酷,他想到只有除掉咸王其他几个儿子,以及旁系继承人,再厉害的能臣干将,手中没有备胎,再碰上个昏君也无用武之地。

由于通信技术的制约,卫军战败的消息一时半会儿仅仅只传到了志、咸两国,加之咸军的封锁和西进,梁国、长孙等其他诸侯尚未察觉钱坤之变。

进入十一月天气转晴,气温骤降,百里燕所率第三集团军出德康后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狂飙突进直取中原,卢皋第二集团军主力紧随在后,沿途所过之处无不望风归降收城无数。

至十一月十八,第三集团军进入名田郡郡,遭逢卫军本土援军及民夫八万余人。这支军队是八月间从卫国临时征发的役兵,训练严重不足,还缺少兵器甲械,本打算东线能坚守一年半载,期间再行补充军械操练。

可结果半月都没挺住,东线既告瓦解,遭遇第三集团军无疑是灭顶之灾,在咸军空炮轰击之下,十万骑兵四周一摆,金银珠宝往面前一搁,这股卫军很快瓦解投降

此后就近攻取卫军秣梁大仓,修整两日待俘虏移交第二集团军前军,第三集团军继续西进,十一月三十进入康郡。

自康郡起,情况变得特殊起来。康郡以东的名田郡、秋君、原山、德康四郡黑巾攻伐之战曾被咸军占领,后被百里燕迁走多数人口,卫军占领后又迁孙国旧民,后补入卫国人口,因此这四郡人口稀薄。

进而名田郡以东开始,卫国迁走孙国旧民半数,又补入部分卫国人口,因此人口较多。但由于长期的压迫政策,为逃避迁徙和卫国压迫而举家逃命落草者不计其数,也有当年黑巾叛军残部迫于卫军残忍手段逃入山林未曾剿灭,多股势力合流后形成的山匪势力。

这些情况战前百里燕已从御客和云仓派处得到消息,遂委托御客代为游说,以收编这些人等。

大军一路西进,投奔者随即日渐增多,最开始还只是几百上千拖家带口的山匪。待到离开康郡,投奔者已经达六万余人,待进入黑巾军曾今的老巢净源郡,投奔者陡然暴增。

由于卫军曾在净源郡大肆烧杀抢掠奸**女,当地孙国旧民恨之入骨,咸军一到各地,反卫势力在便衣御客煽动唆使下揭竿而起攻打城内卫军,在内外压力共同作用之下,净源郡迅速落入咸军之手。

而与此同时,卫军大败的消息一路传到梁国博源城。没错,正是博源君姬丰的封地博源城,消息之所以传到此处,与正在蔓延的天花疫情不无关系。由于都城津邺天花蔓延,天子不得已离开都城避祸,于是就到了相对较远但又富庶的博源城避难。

新一批咸国交付的设备正在有条不紊的安装调试,拔地而起的新式厂房令天子眼前一亮,这是天子第一次见到与天子楼宇相当高度的建筑,而且还是砖石砌成的建筑。天子遂是问叔叔姬康:

“三叔啊,此砖房如此之高,堪比城墙,而墙面又如此之薄,不会塌了吧。”

姬丰闻讯一脸笑容,他说道:

“此砖房由砡工派监造,挖地七尺有余,墙内与大梁有好钢为筋骨,比永兴城砖房更为坚固,天子大可请放心。”

“哦……这便好。走吧,进去看看。”

“天子请。”

引天子入车间,迎面袭来一股浓烈的机油气味,天子不禁露出厌恶之色:

“三叔,此乃何味,如此古怪。”

“此乃一种油料,无毒,涂抹于金铁之上可做防锈之用。这等机械均为铁质,若不以油料涂抹,早晚是要生锈败坏。不过还请陛下小心,这些油料甚是肮脏,一旦沾染金贵面料无法洗去,天子的冕服价值千金,可千万当心。”

“嗯,寡人明白了。”

供应姬丰的设备一直拖到去年下半年才交付第一批,参观的这一批是九月十月陆续到的第三批货。设备虽然都是“新生产”的机床和锅炉,但时隔三年已经落后。

如今永兴城正在普及主轴变速机床,并且预留了电机和电器箱位置,为日后升级安装电机,排布线路提供了升级空间。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3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3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