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千里跃有万千般好处,怎奈何食量太大,光靠吃粮成本太高,农业产量虽大有提高,但仍不足以在中原地区喂养十万匹的千里跃战马,更何况还有几十万匹中原战马,长期尽数养在国内,根本不现实,因此现在倒是成了一个麻烦。
百里燕只得平日将马匹养在千岳山草场,战时经由志国牵回本土,因此与志国的关系就格外重要,也是当下“国际关系”中对咸国最为不利的因素。一旦丧失了马匹来源,咸军的机动力将受极大削弱,这也是百里燕不想与志国闹翻的原因。
少时杜锐勋来到东门城头,掏出他心爱的望远镜眺望江东,水汽中隐约看到七八里地外的平柳县城静静坐落在江岸编上,零星看到些咸军巡逻的小队往来穿梭,却看不见有咸军主力埋伏隐藏的蛛丝马迹。但远远看着,却能感受到强大的杀气和压迫笼罩在江泉城上,一种难以言表的压抑久久无法散去。
作为职业军人,杜锐勋感到了一丝危机。
健宝马在中原的数量稀少,因此咸军中只有将帅一级与往来传信的斥候配有健宝马,突然冒出五六百匹健宝马,杜锐勋只想到了一个人。
“是他,一定是他!”
这个人就是百里燕,咸国配属健宝马卫队的只有两个人,其一是咸王,其二是百里燕。眼下战时状态,赵逊、卢皋、关龙翔等人都配属有千里跃骑兵护卫,但绝无凑出五六百匹的规模,有权调度五六百匹健宝马的只有百里燕。
少时片刻,长史吴彬来到城头:
“杜将军,何事唤本官来此。”
“吴长史,咸军副帅百里燕已到对岸平柳县城,本将以为咸军近日必有重大举动。”
吴彬听了一惊,忙是说:
“咸军想趁志军进入德康之前动手!”
杜锐勋沉色点了点头说:
“恐怕是的。吴长史,志军还有多久才能入境?”
“最快也要十月中旬。”
“看来咸军是等不到十月下旬便要动手,届时志国恐怕不会为了一郡之地于咸国翻脸。吴长史,各地迁民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即迁走。”
“德康有思水天险之隔,咸军即便先发制人,短时内也攻不过来,是否多虑了。”
吴彬仍很乐观,杜锐勋却是摇了摇头:
“虽不知对岸咸军是何意图,然据本将所知,咸军从北海调来了万石战舰二十余艘,每一艘都有五十五门震天火,若都搬到岸上,便是一千余门,其威力不可小觑。
而且百里燕素来离经叛道不走寻常之路,其越是装神弄鬼,内中的动机越令人生疑,决不可低估了咸军实力。”言毕,杜锐勋与护将王谢道:“王谢将军,即刻派人传令全军,各地严加戒备,严防咸军突然渡江。另传令水寨,船只向碧清河西退五十里地,不得军令不准出寨。”
“诺!”
作为职业军人,杜锐勋的直觉无疑是正确的。
百里燕进城安顿了穆尼之后,随即来到了西门,不同的是却是,杜锐勋站在城头,他躲在望楼内借助炮兵观察镜,远眺对完的江泉城,吴彬、杜锐勋二人的一举一动一览无余。
“蒋杰,我东岸距卫军炮兵阵地直线距离多少?”
“距江泉城南卫军炮兵阵地,约九百二十步,距离江泉城东门城头炮兵阵地八百九十六步,距城北外卫军炮兵阵地约九百五十步,每日涨落潮略有起伏,但全在我军迫击炮最大射程之内。”
蒋杰如实叙述,百里燕点了点头说:
“明日寅时,各组迫击炮分队灯火管制,先行进入江边预设阵地,校正诸元,寅时六刻开始炮击,先打半个基数,同时前膛炮跟进前往各自预设阵地,对卫军实施火力覆盖。”
“末将领命!”
说话之际,楼外兵士来报:
“启禀蒋大都督,东南角望楼来报,卫军水寨有异动。”
百里燕闻讯旋即调转观察镜,转向东南碧清河入江口卫军水寨,可见卫军船只往来调动进进出出,却是总在水寨内外附近盘踞,并不像是战争准备。
“杜锐勋不愧是西海名将,看到本帅入城,即刻有了反应。蒋杰,立即着人传令陈瞿将军,卫国水军意图退入碧清河布防,海军水军不得进入,务必守住碧清河入江口不令其出河。”
“诺!”
杜锐勋有意将水军拉回碧清河深处,意在保留水军主力,以免遭咸国海军炮击。
风帆战舰为增强火力密度,绝大多数火炮布置于船舷两侧,因此咸军战舰进入碧清河后,难以将多艘战船横在河面实施线列炮击,全无火力优势,最后还是沦为传统接舷跳梆作战。
待百里燕回到城中,老穆尼正值纳罕狐疑,他丝毫看不出咸军有任何作战前的状态,更像是普通的军队移防。
“你们的军队和大炮呢,为什么什么也看不见。”
穆尼急问道,百里燕笑着说:
“呵呵,别急,大炮和军队明天就回到。”
“明天!你们难道不应该把军队摆在江边对峙吗,你就不怕卫国偷袭。”
“他们过江是最好不过,可惜他们不会过江的。”
穆尼曾与百里燕隔江对峙鏖战无数次,深知滩头的重要性。但凡隔江对峙,为防止敌方偷袭乃至全面登陆,应该沿江布设重兵集团,坚守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将敌方扑灭在滩头,是反登陆的作战重点。
当然,还得有三个前提。其一是谁攻谁守,双方是否有过江登陆的意愿,其二双方兵力配置,其三军事体制和作战模式。
卫、咸两军自七月对峙至今,谁也没主动开一炮,卫军也未做任何前期作战的准备,因此卫军没有过江登陆作战的打算,态势上咸军攻卫军守,即便卫军突袭,也是小规模的袭扰,不足以正面全线登陆。
而双方兵力卫军不知咸军底细,但咸军却知道卫军全部兵力配置,敌明我暗,杜锐勋也不敢轻易过江,小规模的登陆袭扰并不足以引诱咸军大举出动。
如是大规模登陆作战,那就就是自投罗网,由于西岸卫军一侧地势略高于东岸咸军一侧,因此东岸易发洪涝,长年累月形成的地形致使东岸可登录地点远少于西岸,因此卫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
咸军只需重点驻守几个地区,而主力配置于二线,杜锐勋以现有的技术条件,短时内无力将几十万主力全部运过思水江,而抢滩登陆的卫军将成咸军口中之食,随时可以吃干抹净,甚至可以坐等杜锐勋大举增援站稳脚跟后,再一举减灭。
最后,咸军军事条令、作战体制、军队结构已完成根本性转变,基本具备了现代军队的所有结构,并配备有千里跃往来传递消息,各镇军还配置有数万至十数万不等的战马,一线有事,二线驻扎军团随时开拔抵达登陆地点,将正在登陆的卫军消灭在滩头。
总而言之,卫军还是一支停留在“商周时期”的传统贵族率领下的军队,咸军是一支十九世纪中末期的“现代”军队,加之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将主力配置在一线并不合适,也不明智。
翌日,凌晨丑时六刻,百里燕携周空前往西门城楼观战,同时令人通知了穆尼。
“江上好大的雾啊。”周空说道,伸手裹紧了肩上的皮草大氅。
这时百里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