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诺!”

书斋是大户人家的禁忌之处,很少有外人能进入主人的书斋,鼎炀侯请百里燕赴书斋,可见心中多年的芥蒂已是解开。

张隽的书斋占地不比百里燕的书房小,但藏书真没多少,摆放的玩物奢侈品倒是不少,相比百里燕的书房,张隽的书斋单调的多。

少时鼎炀侯用过早膳,匆匆赶到书斋,多年的疾病,让当年虎背熊腰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折磨的眼窝凹陷颧骨高凸,须发皆白消瘦无比,全然没了当年那骄横的锐气和不屑一顾的执拗。

待其落座,百里燕用听诊器给他检查了心肺,心脏的跳动十分有力,肺部没有杂音,这让百里燕不免多了一些担忧,之后的脉象异常也说明了这一点。

脉象很沉,时而有力时而无力,乃虚实两证相并,隐有细脉相存,结合最近几日用药,实证乃药物所知,但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

这意味着药物的营养和有效成分并没有很好的转化成人体所需的物质,相反由于虚症,脏腑虚弱气血严重不足,也不足以转化药物,而隐隐夹杂出现的细脉更说明,张隽体质的孱弱正在凸显其本质病因。

综合所有因素,百里燕考虑可能是回返照之相。

回光返照从医学角度来看,是人体机能濒死前生物细胞能量的最后释放,并刺激分泌肾上腺素强行刺激已经衰弱的器官工作,加快心机收缩,而令血压回升,这个过程短则持续几个小时,长则一两天。

如过药物治疗介入及时,这个过程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当能量彻底释放,细胞由盛转衰,生理机能骤降,生命由此开始进入死亡过程。

张隽今日的精神状态,既有回光返照的因素,也有咸王和解与药物的共同效果,也说明冰绒花中某些特殊成份确实有强大的作用。

待他诊脉结束,张隽迫不及待的问道:

“大司农,老朽的病如何?”

病人问这种话,作为医生当然是不能说实话的,以免精神刺激致使情绪波动加速回光返照的过程。

“哦,太尉此病因心而生,因此仍需久养,但总是守在家中而寡于走动,并不利此病医治,在下建议太尉大人这两日应多陪家人四下走动,如此对治疗此病有莫大的裨益。”

张隽闻讯自己病情无恙,很是高兴:

“司农大人妙手回春,救下老朽这条老命,想起当年之事,老朽深感惭愧呀,唉……”

张隽一息长叹,百里燕反比他更紧张。每叹一次气,都是伤一次身,多谈几口气,就是半条命。他们忙是说:

“当年之事已成往昔,你我如今同朝为官,理应为咸国利益摒弃前嫌共同进退。这些年太尉大人虽无作为,但大是大非面前张大人能坚持己见,维护咸国利益,本官深感欣慰。

仅此一事,太尉大人便是有大功于江山社稷,在下看来,太尉大人无愧于咸国,无愧于大王,不枉数十载人生一场。”

“司农大人真如此认为!”鼎炀侯郑重问道,目中满是感激。

“此乃在下肺腑之言,绝无半点虚假。”百里燕肯定道,亦是其真实想法。

江东战局的失利因素复杂,鼎炀侯纵然有刚愎自用导致的恶果,但追根溯源仍是大国斗法,小国遭殃的政治博弈,期间参杂了门派思想,大国战略,所有复杂因素叠加一起,最终落实到个体项目,总要有人充当棋子去执行这个过程,鼎炀侯恰恰是这个倒霉鬼。

江东一战对咸国伤害很大,这不可否认,鼎炀侯此后多年间也做了不少恶事,但在之后的几件关键事上,其均做出了正确选择,为推进新政,加快国力恢复减少了阻力,因此平心而论,鼎炀侯的仍是有功的。

闲谈了半个时辰,想到张隽已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时日无多,百里燕不忍继续逗留,遂渐收谈话内容,欲行离去。

“张大人大病未愈,因以休养为主,不易过多耗费精力接待外宾。在下还有些事要去交办,今日便是告辞了。若有事,可随时差人前来唤我。”

“司农大人这就要走吗。”

张隽试图继续挽留,百里燕婉转拒绝:

“不瞒太尉大人,最近中原暴发恶性瘟疫,已扩散入我国,在下不得不日夜盯着,严防疫情流入陔陵。张大人盛情燕心领了,也还请太尉大人理解在下的难处。”

“哦……既如此,老朽便不多留了。不过还有一事,还请司农大人今后多加留心,以免被奸人所误。”

百里燕听着张隽此言话中有话,转眼想到张隽已是将死之人,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想来他不会在下什么圈套,遂是抬手一礼请教道:

“太尉大人但说无妨。”

“两年前王眷之乱,的前天夜里,庆添君米垣次子米克与昭阳君曾连夜赶到陔陵要求进城,陆亭训来报请示于我是否开门,当时我说……”

张隽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并附上了自己想法,这是百里燕第一次听到王眷调查报告以外的信息,不免大为震惊。

现在想起来,被盗的几匹千里跃正是米克与昭阳君二人所为,但是让他很费解的却是,他当初已是半公开了身份,有点脑子的人,怎么能做出这等胆大包天之举敢偷他的马,难道他二人都是白痴吗!

强压着心头起伏的情绪,百里燕还是感谢了张隽:

“此事在下铭记在心,多谢张大人如实相告。”

“唉……”张隽叹道,接着又说:“老朽惭愧呀,大王告诉老朽,是司农大人力保我儿出任太尉之职,老朽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来惭愧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情势尚不明朗,太尉大人如此而为也无可厚非。相反在下当时若知此事,王眷之事恐怕绝不会如此简单得以平息,还不知道要引发多达乱局。这件事大王知道吗?”

“尚且不知,老朽只担心再生变故,遂而未敢说。”

张隽隐瞒的消息当时如果撞在枪口上,如何处置米垣君及其党羽将成棘手问题。以当时情形,张隽显然不可能将消息优先告知百里燕,而是直接透露给咸王,咸王一怒之下势必要杀人。

米克显然是够得上杀头了,但米垣显然不能看着自己儿子被杀,当时王眷已成骑虎难下之势,咸王这里再一逼,米垣等人真有可能反叛,重蹈公孙岳谋反之乱,届时王眷也将成为陪葬,纵然平灭叛乱,咸国的损失将无可估量。

但如果如果不杀米克,米垣之流得不到应有的武力震慑,其爪牙便得不到惩治,其势力将继续存在,形成巨大隐患。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装聋作哑,利用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借口整治权贵势力,正如出台马匹政策一样的道理,通过对马匹的控制,以削弱权贵拥有骑兵的总量。

尽管时过境迁,张隽隐瞒了重要细节,但大局得以继续维持,仍值得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

辞别了张隽,张佑送他出府,待到府院外,张佑问道:

“敢问司农大人,家父病情可否痊愈。”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3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3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