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当然,百里燕站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上可以说这等风凉话,对于时人而言,历史的局限性禁锢了思想的延伸,诚道派的认知无法透过现实的表面,看透统治权利的背后本质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自然也提不出改革现状的举措。

会见陌舂子的地点安排在总堂的“贤人舍”,意含复杂给人以无数联想。“贤”可以谐音“咸”,也可以是“贤哲”,也能是“魏贤”,往近了说,是天子。

陌舂子年纪并不大,正值盛年,四十有五,还是相当的年轻,仅比百里燕长上三两岁,相较于前几任,做了没几年就驾鹤西去,这位足足年轻了十岁以上。

在此之前,陌舂子此人百里燕略有耳闻,但对其人了解的却是不多。

观其面目也是慈眉善目,中等身材一席紫色粗布深衣,长相没什么出众,眉毛有些稀疏,眼睛略大,口鼻与常人相仿,下颚有长须,两鬓有短髯,面相平平看不出倒底有何毒辣之处。

但从医学角度出发,此人精力应该很旺盛,至少是那种爱管闲事的经常操心的一类。

陌舂子之外,舍中左右各坐诚道派门主、大师二十余人,与其说是会谈,更像是兴师问罪。

“在下咸国永兴侯百里燕,应邀前来,在此有礼了。”

恭敬行一大礼,舍内中央正坐的陌舂子边打量边说道:

“永兴侯请坐吧。”

陌舂子示意右侧第一排紧挨的座塌,百里燕再施一礼道:

“谢大师。”

待他落座,陌舂子先说:

“永兴侯今年贵庚啊。”

“本侯今年四十有一。”

“哦……那是正值壮年呐。”

陌舂子此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听者有意。说简单了叫“你真年轻啊”。说复杂了“你还想再活三十年继续祸害吧。”

百里燕不打算接话,遂是原话奉还叉开话说:

“掌门大师今年四十有五,还是如此神采飞扬精神矍铄,本侯甚是羡慕啊。”

“呵呵……比之永兴侯日理万机操劳国事,在下实不敢当啊。想当年师伯广叔子曾言,永兴侯一力降十会天下无双,日后必有大作为,如今来看,师伯所言果然非虚呀,呵呵……”

陌舂子浅然一笑,笑的极是从容,就好像一切都看的很淡很淡。然这个“一力降十会”却是深藏玄机。

“一力降十会”通俗理解是一切阴谋在绝对力量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正常理解是中性词,偶尔偏向褒义,但多数情况下是形容野蛮生长带来的意外收获。

仔细细想品味陌舂子的深意,“一力降十会”显然是在指百里燕以一人之力扭转了中原局面,令咸国短短二十年内迅速崛起,野蛮打乱了既有的政治格局,让事情变得一团糟。

对此,百里燕付之一笑:

“呵哈哈……陌舂子高抬本侯了,鄙人焉能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若无我王信任,无将士奋死,无百姓拥戴,纵然本侯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撼动乾坤之力。一切功劳皆是我咸国君臣百姓之功劳,本侯岂敢独揽功劳。”

“永兴侯谦虚了吧,又是炼钢铁又是生珍珠,而今永兴大业已成,永兴侯富甲天下又正值盛年,难道就没想点别的?”

“呵呵……本侯只想我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我王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本侯便已心满意足,至于其他之事,本侯又何必操那份闲心呢。”

“而今咸国国力强盛钱粮充足,永兴侯就此置于仓库之中不免浪费了吧。”

“陌舂子此言差异。”百里燕反驳道,接着又说:“钱是用来花的,花了可以再挣。粮食可以用来囤,但我国粮食亩产丰足,囤粮毫无意义,而我王怜惜百信疾苦,故而田赋甚少,因此我国钱粮实在说不上丰厚。此事我咸人尽知,陌舂子如此孤陋寡闻,不免太大意了呀。”

“呵呵……”

陌舂子冷冷一笑,打心底根本不信百里燕的鬼话。

其实百里燕所言并不虚,咸国国库实行财政预算制度,因此年底理论上不存在结余,实际当中存在的结余都转入钱坊用于存款投资和贷款业务,因此国库预算排满之后,除了留足应急资金外,账面上没有多余的钱。

而咸国的粮草储备已经全面开放,划分县、城、郡、国库、市场五个大块。只有国库粮归朝廷直辖,各县、各城、各郡均有自行储粮草,朝廷给予最低储备下限,下限之下为朝廷用粮,下限之上为地方自用自调用粮,籍此设立下限,可激励地方种粮、筹粮发动生产。

同时也实行定点专营制度,每年田赋征收过后,由朝廷设立的粮食机构以铜钱和生活用品实物,向农民购买多余口粮。

而受惠于农业技术增产和施肥,较低的田赋使得农民有更多的余粮用于购买生活物品,朝廷能在田赋之外,获取更多的粮食,用于市场销售亦或国库储存。

既能促进新币和货物惠及下层人口,同时类似这种“产品、铜钱下乡”的措施能让商业末端延伸至每一个自然村,激活国内的消费和市场。

然这些举措到了外人眼里恐怕就变味了,首先国库账面上没有钱,粮食囤积在各个行政区块,陌舂子想当然的认为咸国是藏匿了钱粮掩人耳目,好为日后扩张积攒实力。

当然,百里燕也不否认他搞扩张的野心,但完全用不着躲躲藏藏。

此时此刻陌舂子面无声色,心里却全然不信百里燕所言,他捻着短须缓缓说道:

“永兴侯以为,当下卫国与长孙之争,谁能胜出?”

“自然是卫能胜出,长孙必败无疑,此等明了之事,陌舂子无需问本侯吧。”

“哦,永兴侯何以见得卫国定能胜出?”

陌舂子故作多此一问,百里燕不打算继续拖泥带水,直截了当道:

“想来消息或是已经传开,亦或是尚未传到,但本侯今天不妨明说吧,我咸国无意与卫国为敌,因此已正式签订修好国书,因此卫国与长孙如果厮杀,皆与我咸国无关。

而志国内患不绝积重难返,已无力出兵干涉卫国争霸,眼下能出兵的唯有晋国。想来此番晋国洲涯郡瑶城损失甚惨,晋国短时内想要出兵助战,恐无可能。当此局面,卫国焉不能胜。”

话音刚落,只闻陌舂子一声咆哮

“呵哈哈……”

百里燕故作不解,问他道:

“大师难道是在嘲笑我王?”

“呵哈哈……老夫是在笑永兴侯用心良苦啊。”

“哦,本侯是用心良苦,但大师所言似乎另有歧义吧,敢问大师所言何意呀?”

“永兴侯无非是想坐等卫国与长孙两败俱伤之后,突发大兵而击之,好渔翁得利罢了。只可惜呀,局势恐不会如永兴侯所愿呐。”

“大师此言谬矣,我王自登基以来以仁信治国,既是签下修好国书,便是决心与卫国修好,断不会出尔反尔。况且说,眼下腋目人南下侵我中原迫在眉睫,本侯当以大局为重,焉能在此时向中原同胞落井下石,如此岂非不仁不义之举。”

百里燕脸不红心不跳,一副大义凌然振振有词之色,却令陌舂子听的刺耳,他讥诮说道:

“永兴侯还真信天下有这等不死的怪人。”

百里燕反问陌舂子道:

“大师难道不信?”

“天下尽在天子脚下,苍生无不俯首称臣,纵有异兽怪物,不过蕞尔小贼不足为虑。想永兴侯也是博闻光学之人,此等道理焉能不知。”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2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2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