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一百年后有无可能登上月球,百里燕自己非常乐观,以当下的技术路线,数理化基础门类已经成型,持续的发展和探索三十至五十年,核物理与导弹火箭理论都会出现,一百年后实现登月不只是梦想。
姜乾的眼界毕竟受到时代背景和认知束缚,他盯着的永远只是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至于星球是圆的还是方的,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径自坐下,姜蓉递上一杯绿茶问道:
“姬丰送走了吧。”
百里燕点头道:
“嗯,姬丰野心不小,一分钱不想花,便想从咸国骗走三百四十多万的货,简直恬不知耻。”
“这不可能吧,不给钱还想要货,他疯了不成。”姜蓉惊得竖起了黛眉,但细看百里燕神色,似乎另有端倪,她又问:“难道你还答应了。”
“当然没有,他要钱坊全部贷款,十年还清,我思来想去其中大有不妥,故而没答应他。”
“绝不能答应。这个贼奸商吃人不吐骨头,钱借给他焉能再还。”
“蓉儿都知此理,为夫焉能不知。”
其实姬丰也知道百里燕绝不会答应,却还是开出了百里燕很难拒绝的条件“金银矿石”。
绿茶散发着又有香醇,淡淡的甘甜气息令人精神振奋,咸国因气候与纬度影响,早春茶、春茶都来早,经过多年的选育和培养,茶的品质大有提升,但总体上其实还不如志国的高山茶和内地早晚温差生长的茶叶。
百里燕的理解是低纬度地区的茶叶出的太早,丧失了孕育涵养的时间,志国的海拔和内陆纬度造就了独特的茶叶生长环境和周期,有足够的时间孕育植物的养分,汲取更多的天地精华,自然也出中原最好的茶。
品味过下午茶独特的韵味,百里燕轻轻放下茶盏,继续接此前的话题说:
“大王召集权贵齐聚陔陵,既是以王眷为戒震慑勋贵,亦是为开征马税试探权贵勋戚底细。马税的大致征缴之法我与内兄已详细说过,至于如何抉择,内兄与岳父大人可自行决定。
总之马税只限定免税数量与品级,不限养马数量,再有便是战时马税可以免交,朝廷允许扩充骑兵,战后却还是得削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途径。广信若执意要养马,马税也无法奈何。”
“蓉妹说了你的难处,事到如今也比无他法,削就削吧,不养马未必不是好事。”
听着姜乾的口气不对,百里燕忙又问:
“你不是又想把省下的养马钱挪作养兵吧。”
“这倒没有,我与陈先生合议后认为买些船,或者战船,去海上。”
“这海上暂时我不建议内兄涉足,若是近海倒也无妨,远海切切不可去。”
“这是为何?”一旁陈韵风问道,百里燕沉默着目光凝重,神色略有起伏,似是再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姜乾陈韵风交换了眼神,姜乾小心问道:
“妹夫可是有何难处?”
“内兄是否是从陈瞿将军哪里听到了什么。”百里燕双目紧紧注视着,深邃的目光似在拷问着姜乾。
“没有,并未从陈瞿那里打听任何消息,你若不信可找陈瞿对峙。”
“内兄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陈瞿也并非口无遮拦之人,但内兄可知道大海的北面有什么?”
姜乾与陈韵风又一次交换眼神,心里想到了些什么,又不敢喧之于口。
“妹夫指的何事?”
“内兄一定是从陈瞿海军部下中听到了大海以北有陆地是吧。”
“这……”
姜乾语塞,百里燕忙又说:
“内兄也休要瞒我,你是想买船出海,找一片广袤土地谋求海外建立基业,可是如此?”
姜乾吁叹一声道:
“广信港海军私下里皆有传言,北海之北有土地,咸王筹建海军远洋,是为寻找海外土地,故而我亦想令人出海碰碰运气。”
“妹夫我奉劝内兄尽早打消此念,专心经营好广信便是最大的福祉,远洋之事绝非内兄想当然的那么简单。”
“这是为何,为何他人可以,唯广信不可?”姜乾质问道。
“海外凶险,绝非是你一地之力所能出海,内兄只看到他人出海,可知道有几人生还而归。”
远洋活动海上的风险自不用说,所需耗费大量金钱、时间,不是一方领主能够承受的代价,即便发现了海外土地,前期需要的基础建设和移民投入根本是个无底洞,姜乾把海外探索是想简单了。
从地理上而言,南半球整体呈现扇贝型,长孙国是扇贝上唯一向北的突出巨大半岛,长孙国国土由中原向北延伸近两千公里,一直到赤道附近,经由长孙国北海岸出发远洋是最安全划算的。
咸国海军目前探索的范围仍局限于长孙半岛以东的洋面,最远距离远未突破长孙国最北领土向东延伸的纬度线,在此范围之内寻找大陆几乎不存在可能。
姜乾理解的陆地,充其量是把灵境岛的传言误认成了大陆,由此心生出海的打算。以南半球现在的陆地面积,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一块真正地理定义上的大陆,即便有,也因该在晋国以东,西海以西之间的一块巨大的岛屿。
“非是我打击内兄,海外寻地现下已无可能,不如经营好广信,二十年后会有出海机会的。”
“二十年后何等情形谁又能知,我不想就此落为人后。”
姜乾这时姜蓉插话说:
“燕子从来不会说错,二十年后会有转机的。”
“唉……算了。”百里燕态度松动,又有些无奈的说:“裁减的马匹也够广信添置万石船,内兄既然要出海,我也不阻拦。不过妹夫在此给内兄两句忠告。”
姜乾打起精神郑重说道:
“愿闻其详。”
“其一,大海变幻莫测风浪无情,你本人与子嗣不得出海。其二,咸国以北外海能占的岛屿皆被咸军所发现,即便再有也寥寥无几,你初涉海上,我不建议内兄远洋出海。
待造船厂得有空闲万石船,我会专卖两艘于你,短时内应先召集渔民操练先从近海沿岸贸易做起,积攒航海阅历,切不可操之过急求大求贪,葬送性命。另外,我会调拨绝好航海用具给兄,以便于航海所用。今日言尽于此,其他的现在说了也无用处,内兄当好自为之。”
“嗯,多谢妹夫警言,姜乾谨记在心此生不忘。”
姜乾抬手深施一礼,甚是恭敬。百里燕吁叹一息,接着又说:
“广信北墙的加固与东西两翼的主炮台要塞最快明年夏收之前陆续竣工,最迟不会拖过明年年底。之后将修建继续向东西两翼外围修建新的炮台和要塞,有件事我还要嘱咐内兄,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办。”
“是何事?”
“蒲城在你广信的治下,关凌渡口也在广信控制之下,乃咸国以西大船进出内河与北海的水陆要津,你务必调遣人力搬运石方堆积与渡口两岸两里地之内,非常时期,可将出海河道宽度堵塞五分之二,水深减少三分之一,可不令五千石以上大船有此处进入内河,以绝后患。”
姜乾听着一惊,不解忙问
“关凌渡口可是咸国以西唯一可供万石船甚至两万石出海内河,一旦堵塞,再想疏浚,将十分困难。”
“正是因为短时内疏浚困难,故而非常时期可遏制海上大船经由关凌渡口侵入我内河。当年长孙会盟便是经由此处抵达我永兴河,距离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