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其次贷款的审核周期长短不一,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其中个体农业贷款最快,形势也不限于资金,可以是农具种子和耕牛等等。其他审核周期相对长一些,因此远不如私人借贷随贷随拿来的方便。当然,如果有门路可以直接找轩亭侯乔廉直接划账,那没得说。

最后,钱坊熬过了初期的创立阶段步入正规后,其国家性和规模性决定了总体具有高额利润率,但单笔业务的利润远不如高利贷,钱坊目前只对外开放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三年前存款业务,限额开放四年期、五年期业务。

以三年期为例,三年期利息百分之四点五,这个利息放在今天算是很高了,然在当下根本不值一提。高利贷的利息高达百分之百,几个月能回本,甚至几天回本,不考虑风险,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而且对权贵而言,放贷的风险要低得多。

由于钱坊的利息低,更多人愿意放高利贷而不是存钱,即便钱坊有强力的信用保证和国库支撑,但敌不过高利贷丰厚的汇报,尤其是贵族放贷,当下确实没几人敢于违贵族约的,若非战争和政治因素,风险并不高。

此外,钱坊存款利息以支付金银通宝与实物商品为主,受老百姓好评,却不受贵族欢迎,也是有钱人不愿大量存钱的原因。

当然,钱坊如果上调存款利息吸纳有钱人存款也可以,但结果只能是抬升钱坊贷款利息,如此与放高利贷毫无区别,扶持农业,维持社会稳定的初衷也荡然无存。

由于高级资本市场的需求与钱坊设立初衷的目的严重分化,于是高利贷在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地下市场。

王眷城中主要有三类类人借贷高利贷,一类没有咸国户籍的外国商贾,为从契押中博取更高的利润而借贷,第二类是本国富户豪强参与借贷,第三类是贵族借贷,其利用贵族特权和渠道,基本上是黑白市场都沾。

如果强行以行政打击非法高利贷,当下技术条件完全不具可操作性,还得得罪权贵集团。那就只有一条,规范起来,同时官府钱坊也开增限制性高利贷业务,既只对符合额定资产的个人开放贷款。以免官府高利贷危害平民阶层,引发社会性动荡。

而今咸国物产富饶,产品丰富,工业日见规模,银行体系基本健全,海运、水运、陆路运输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基本具备开设期货、国债与新增印花税的基础,尽早规范地下契押交易,有利于构建顶层经济,带来更多流动资金。

同时利用当下世人对期货特性缺乏了解的致命弊端,从中谋取暴利,回哺咸国工业,刺激产业扩容,将金钱变成教育、工业、科研资产,谋求国力的迅速崛起,不失为当下绝佳的良机。当然,这等谋划是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喧之于口的。

长篇累牍一番追述,包括咸王在内的多数人如听天书,基本不知所云何物,咸王不禁问:

“印花税既是税,想来必有利可图,然期货、公廨、孕息又有何利可图,寡人如今并不缺钱,钱坊有的是钱,一边放贷,为何还要一边以官府之名开增公廨,如此岂不令世人笑话。”

“大王问的极是,官府放贷可行,官府向世人借公债确实闻所未闻,但大国可想过,日后倘若因战因灾,国库、钱坊均告急,钱又从何来,靠认捐,能认捐一次,难道还能十次八次的都认捐,如此与勒索已经无异。”

咸王听着生气,想当年黑巾叛乱和南征期间,国库其实是破产的,若非靠权贵认捐和百里燕贡献的珍珠打了一针鸡血,咸国早完了,这一轮认捐持续了五六年,直到永兴城铁产大增,珍珠大量上市,一举扭转亏空。照百里燕说法,这五六年都是勒索。

生气归生气,百里燕所言却是不错,咸国最近十二年的高速发展,正是国库得益于钱坊的运作,钱坊积攒的巨额存款充分投入经济运作,带来的效应短时内平复了战争带来的经济创伤,消化了四个郡的新地,全国面貌位置焕然一新。

但万一哪一天天灾人祸不断,钱坊、国库都没钱了,靠认捐,压得住还说的过去,压不住就玩完。

黑巾叛乱毕竟情况特殊,一群穷棒子要革所有权贵的命,权贵逼急再大的内部矛盾,也没自己人头重要,咸王勒索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今后未必再有这等好的良机,到那时确实得有个另觅钱财的出路。

想透这一层,咸王终于点头:

“也罢,寡人准奏。此事由爱卿与钱坊、税金司、税承司、内府共同商讨拿出章程报予寡人。”

“臣领旨。”

百里燕暗松了口气,咸王同意之前心里还在打鼓,能否通过首肯,若不能,发还内阁商议,多半是通不过的,更别说外朝了。不能将王眷的经济现象管束起来,短时内由经济问题再度引发富人作乱是大概率事件。

这时御史大夫李旭说道:

“启禀大王,符凌君该如何处置,请大王明示。”

咸王脸上浮起一丝厌恶,严厉说道:

“削爵废封贬为庶人。”

言毕,一直未曾开口的太子突然进言道:

“父王,此事皆因经济迷乱而起,志人行凶在先,符凌君罪不至削爵废封,还望父王从轻发落。”

咸王厉色看向太子,微怒质问:

“如今列国使节均要寡人给个说法,太子让寡人舍下老脸去给他们赔罪吗。”

“不,儿臣不敢,符凌君世祖有功于江山社稷,就此废封爵不免令诸亲贵自危,还请父王明鉴。”

“哼!好吧,削爵废封寡人准他保留田土之外全部金银财宝子女妻妾仆奴。”

“削爵废封贬为庶人”不仅是废黜爵位没收封地,当下贵族有养仆役与妾侍的特权,贬为平民后,庶人不得豢养超过数量的仆役,不得纳超额的侍妾,包括君主此前的赏赐都要索回,所以即便不抄家,最后多数权贵是倾家荡产,比庶人还惨。

准许符凌君保留土地之外的全部财产,已经是最大的“法外开恩”,算是咸王退了半步,如若太子继续要求更高的赦免,以咸王的秉性,立马会收回特赦,拂袖而去。

王眷事变波及多国数千商贾,各方死伤一千四百余人,纵然符凌君没有主观犯罪的意愿,这个锅总得有人背。当此敏感时刻,不给诸侯使节一个交代,有损的不仅仅只是咸王的脸面,处置不当将给诸侯以口实发难。

符凌君一事到此暂告结束,咸王再令国库调拨二十万新币赔偿此番事变之损失,以安抚各国商贾情绪,恢复王眷秩序。

削爵废封都的消息于下午通告全城,各方反应出奇的一致,闯了这么大的祸,竟然没杀头,最觉得纳罕的当属庆忝君米垣,此事尤其引发,最终符凌君背黑锅,就同做梦一样。

“大王竟轻易放过了符凌君,此事难道就这么完了,不能吧……”

“父亲,既然大王已诏告全城,应该是不打算继续追究了,契押之事人人有份,想追究也无从追起。”

长子米易想当然道,米垣摇了摇头:

“为父不是说此事,马匹之事百里燕难道就此打算罢休?”

“百里燕不是已经开征了马税吗,他还想怎样。”

“是啊……但愿他没有查到蛛丝马迹。”

米垣的目光意味深长的凝视着王宫方向,他始终担心百里燕要顺藤摸瓜查到他的头上,如今到此告一段落,他还是不放心的。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2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2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