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此外臣与其他勋戚贵族此番所得金银甚巨,逐渐投入市场用于采买,可缓解物价飞升之势。”

尽管账面上贵金属的收入大幅增加,但不可避免的将出现通胀。

市场的供需短期内不会因为货币的增加而发生剧烈波动,相反短时内相对不变的供需关系,将因为货币供应的增加而发生一定程度的通胀性贬值。

中原国土面积巨大,陡然间输入巨额的贵金属,总体而言,金银只要疏散至各地,通胀的长期影响依然是有限的,但短时内聚集在中原核心地区的金银,还是会带来市场价格畸形走高。

此时贸然放开手脚大笔花销金银,并不能对冲正在上涨的物价,相反推升市场看多情绪,进一步刺激价格飞涨。

压着金银不用,尽管短时内财政贵金属的支出和采购出现困难,但最大程度上阻止国内金银外流,同时咸国新币的购买力坚挺,上月开始猛增的新币供应,将代替部分贵金属参与多数商品的交易。

即便涨价,咸国输出的多数仍是新币,新币通过贸易环节最终流入各国市场。将咸国国内的通胀压力,输出给他国,转移因为基础建设增发新币引发的国内经济矛盾。

“好吧,就依爱卿之意去办,去宣太子前来。”

“臣遵命。”

百里燕躬身行礼缓缓退走,少时来到百灵园外,太子与其他内阁、权贵蜂拥在百灵园外焦急等待,见百里燕迎面而出,太子、高勋等内阁即刻围上前来:

“永兴侯,父王可有召见。”

“回太子殿下,大王只召见殿下入园,其他大人还请稍安勿躁,等待大王召见。”

“有劳永兴侯了。”

太子客套说道,随即入百灵园见驾。

太子一走,众人又是围上,高勋忙问:

“大司农,大王可有旨意。”

“暂无旨意,不过大王着令各司准备三日后的竞买,各司尽快选调精通玉石珠宝官吏,不要上当受骗了。”

“这么说,已经到账的金银不是最终定额。”

“嗯,确实不是。”

百里燕肯定道,一旁诺一言接话说道:

“永兴侯,金雪狄人除了象牙宝石之外,其他的货物所需应该不多吧。”

“哦,大人何意?”

“眼下缺额金银大行其道,留足舍却暂未完全推开,而金雪狄人的金银尚未到手,若大肆采买他们货物,万一日后财政再有什么纰漏,可不划算呐。”

“呵呵……此时大王与本侯心里清楚,诺大人大可放心。”

诺一言担心刚刚到手的还没焐热的金银很快因为采买金雪狄人的商品又给花出去,最终留存国库的贸易顺差不会太多,无法应付金银短斤缺两带来的财政亏空。

这个担心虽不无道理,却也多余。金雪狄人需求终归大于中原对其商品需求,中原获得贸易顺差是必然的结果。此外金雪狄人商品在中原有很大市场,其独有的山货、辛香料、皮毛、珠宝、草药等,都是奇货可居的紧俏商品,购买之后随即转手卖出,同样能赚取额外的金银铜钱。

诺一言的思维仍停留在没有盈余既亏损的传统思想束缚下,不知变通交易和贸易流动,将利润最大化。

经过七天竞价,晋国收获颇丰,尹秧君方伯、晋使马仲宁等人齐聚太子府中向西寰汇报竞价结果。

“公主殿下,到目前为止,交易所得就这么些,臣已向平汤派出加急快报将消息告知大王,待到货物抵达之后,可与蛮人完成交易。”

马仲宁侃侃说道,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时西寰问:

“金雪狄人的金银商队何时能到咸国?”

“走志国顺利的话,最快两个月吧,或许更晚一些。”

“但眼下形势恐怕等不到两个月就得开战,交易万一中断,可不是什么好事。”

“公主是担心卫国。”季锦昇道。

“长孙获利三百余万寸银的金银币,卫国只得三十万不到,博源君又与咸王暗中媾和,卫国已经被梁国出卖,而今财力国力此消彼长之下,卫国绝不会坐等国力日衰落,越早开战对其越为有利。本宫看着,最快三两月内,最晚不会拖过今年年底,必会有战。”

西寰的政治直觉极为敏感,长孙国获利高于梁国,仅次于咸国排名第二,志国、晋国分列第四第五位,即便宋、徐两国交易额也比卫国多的多,各国均获益的情况下,没有获益的卫国实际是亏的。

此消彼长之下,卫国既有的国力既不能转化为经济实力,也不能带来政治收益,随着时间推移,将被其他诸侯的经济实力追上甚至赶超,拖得越久,卫国国力的贬值越快。

思来想去,西寰看向方伯:

“舅舅,长孙商贾之间最近可有何消息?”

“都是于交易有关的,尚未发现有谁担心招惹战事。”

“是嘛,看来长孙使者还真坐得住,季将军。”

“属下在,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一趟长孙馆驿,知会一声,免得被卫国打的措手不及。”

“殿下,外交之事公主殿下不宜涉足。越俎代庖,大王那里恐怕不好交代呀。”

西寰转向马仲宁说道:

“马使以为呢?”

“臣赞同季将军主张,此事不应由公主殿下出面。而且眼下诸侯来往频密,很难说消息不会走漏,万一被卫国知晓,卫国还将迁怒与我晋国,这着实也不妥,公主还是只做不知为好。”

“那就眼看着卫国先发制人将长孙击垮,而后会师东进再伐本宫夫君。”

西寰怒道,不悦之色跃然脸上,她的本意并非是好意示警长孙,而不想日后接管咸国,拿到的是一片烂摊子。

这时季锦昇道:

“殿下,属下以为示警与不示警并不能改变卫国攻打长孙的结果,既然不能改变,不如早做准备,或许还能有利可图。”

“卫国攻打长孙,我晋国既无土地可得,也无利益可分,若是出兵,还要牺牲我晋国将士鲜血,能有何利可图。”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