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百里燕南征期间也曾发过此病,穆尼如今一说,百里燕倒是隐约想起是有这种现象。确实有些伤口并不大的伤卒,最后莫名其妙的伤口化脓溃烂。然当时交战惨烈,医疗条件奇差,伤口不愈而身亡者甚多,倒是未能引起注意。

不过细究之下,这里面又有问题,百里燕仔细回忆了当年南征婆嵩、松迪亚细节,尽管咸国残部人数较少,但发病有规律可循。归附中原民,发病率明显的高得多,而中原人罕见发病。如果说人种差异导致免疫系统的差异,那中原民病发溃血病无疑说明中原人也能感染此病。

但南征军却未出现大面积感染,这意味着有其他因素干扰了北方南下的中原人感染病毒的风险,或是饮食改变了免疫系统,或是人体自携带的菌群差异,干扰了病毒的侵袭。

为治愈此病,金雪狄人以“姬冬草”为主,辅以其他消炎止血药物制成干粉覆盖患处,能见疗效。姬冬草是一种生长于中高纬度的常见草本科之物,对溃血病有疗效。金雪狄人需要丝绸,也是因为丝绸能治愈此病。

听到这里,百里燕隐隐看出了些端倪。

要说丝绸能治病,现代科学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丝绸含有近二十种的特殊氨基酸和蛋白质,能益于皮下毛细血管血液流动,有助于血压稳定,抗菌防治皮肤病,减缓皮肤的衰老。此外丝绸能促进伤口的愈合,这一点确实有效果。因此金雪狄人从中原走私丝绸,不仅用于供应穿着,也用于简单伤口的包扎。

穆尼指定需求金毛蚕丝绸,是他发现金毛蚕丝绸能对溃血病的效果远好于普通蚕丝。

鉴于金毛蚕所表现出的特殊外在物理特性,百里燕怀疑是蚕丝中氨基酸蛋白的差异,导致了治疗同一种疾病疗效大相径庭的结果。溃血病显然是某种氨基酸与人体血液结合后发生了某种转变,能阻止溃血病病毒的扩散。

北方的中原人能预防此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原的饮食以及自然环境引起的人体菌群差异。细究的话,溃血病病毒能感染中原人,但中原人携带的某些菌群或病毒压制了病毒在中原扩散,而丝绸所含特殊氨基酸蛋白能治愈此病。

否则每年的候鸟迁徙和人员流动,甚至当年千岳山大战,金雪狄人携带的的毒而来早该在千岳山扩散,显然中原人的饮食和地理环境,有效抵御了此种病毒的传播。

暗忖着穆尼所言真假,百里燕并不认为穆尼再刻意隐瞒什么,思索了许久,他说道:

“金毛蚕可以给你们,不过有一点我必须说明,金毛蚕的产量很少,所以价格并不便宜,你们要买即便量很大,价钱不会低的太多,而且现在能够供应你们的金毛蚕并不多。”

“你卖多少我要多少,我还听说金毛蚕丝绸和棉布、麻一样能够久放是嘛。”

“也不完全是你说的那样,如果保存得当,预估能放上十年,不过发现金毛蚕至今才三四年,能放多久我并不清楚。你们如果想囤积的话,我无所谓。”

丝织品不比棉布、麻,保证品质不变的周期很短,现代仓储技术仅能最大程度保证丝绸六到八年的良好品质周期,六到八年后开始缓慢的氧化变质,六到八年之后即便继续保持良好的保存环境,也无法逆转丝绸变质的过程。

当下丝绸仓储保存周期更短,仅有三到五年,三到五年后开始变质,因此丝绸并不是耐储存商品。

当然,品质保质周期不等于寿命周期,丝绸的的变质是个缓慢的变化,影响丝绸品质变化的因素很多,诸如油腻、腐蚀、环境、湿度等,因此丝绸保存三五年后开始使用,其寿命周期并不能一概而论。

有人一件丝绸袍子能穿二十年,有人只穿几个月,而有些出土的文物丝绸和流传与世的帛书,更有千年不腐的奇迹,因此如何保养,对丝绸全寿命的影响很大。

金毛蚕能保质十年,百里燕也只是信口开河,但至少可以肯定金毛蚕对酸碱盐的腐蚀远强于丝绸,保存十年理论上问题不大。而事后证明,金毛蚕的品质储存期确实要比普通丝绸长得多。

从轩亭馆出来,见天色仍旧亮堂,百里燕驱马前往王宫,将与博源君交易的详细结果禀报咸王,由于博源君极可能以婚姻为要挟,百里燕态度十分谨慎。

“博源君真这般威胁你的?”咸王蹙眉问道。

“回大王,臣本相欲擒故纵引姬丰上钩,却不想他出此下策,臣着实未曾料到,姬丰会以婚姻为要挟,胁迫臣让步。”

“那爱卿准备如何应对?”

“此事上姬丰有求于我国咸国,其拖得越晚,得到机器的时间越晚,而且前提是博源君在竞价中履行承诺。因此他倘若毁约在前,购买机器一事便无从谈起,故而真正急迫的是他。

但如果他明面上答应我国条件,并从永兴城得到机器,一面日后说服天子赐婚,而且臣判断其多半定会如此而为,日后强加胁迫,指定永兴城为陪嫁封邑,这就会非常难办。

不过臣以为,数年内中原必有战事,并波及梁国。而赐婚定在博源君拿到首批机器之后,因此一旦战事波及梁国,若再与我咸国交恶,其恐不敢再敢于提及赐婚。”

“爱卿如何能断定战时会波及梁国。”

“可以人为施加引导,令战争转向。”

“哦……”咸王沉吟道,心里隐约有了数,接着又说:“如此说,是卫国。”

“大王圣明。此番卫国无利可图,而中原诸侯均有斩获,而长孙国获利不菲战力却弱,因此臣判断卫国可能先发攻打长孙,而不会先招惹我国。”

按当世婚姻习俗,男方出聘礼是天经地义,女方陪嫁妆可以少一些,平民更可以省略没有,只要女子贤惠持家能缝缝补补便行。上流阶层都是门当户对,女方会陪不少嫁妆,但嫁妆仍然是女方做主,很少出现男方指定索要女方嫁妆的现象。

然到了王侯一级,婚姻是政治的产物,多数情况下是强势的一方向弱势的一方索要指定陪嫁,如当年咸王将轩亭郡主嫁予百里燕,正是冲着百里燕能种珍珠能炼钢的手艺。

这是能看得见的陪嫁,看不见的陪嫁诸如世家的影响力,兵权人脉商业渠道等等,都是随着婚姻嫁入帝王世家

天子赐婚更是如此,能嫁入天子门第的,无不是各国王侯勋贵一级的显赫家族,也无不巴望着攀龙附凤鸡犬升天,由此天子索要嫁妆成了理所当然的讹诈,通常是双方协商,由天子框定条件。

当今天子正室是长孙国贵族,由此得到的封邑是一块绝好的蚕丝出产地,若百里燕之女嫁入帝王世家,天子索要指定好处,尽管可以商量谈判各自妥协,但要想完全拒绝会非常困难,除非你不想在中原混,所以天子赐婚和抢劫其实没什么两样。

当然,既然是与天子结亲,得到的聘礼是相当丰厚的,免不了要封赏些土地和金银好处,虚封一个头衔也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受益。

不过也事无绝对,当今的天子极为奸猾,长孙国作为娘家,也不免遭到天子的出卖,因此和天子结亲意味着服务于天子的战略利益,亲情根本谈不上。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