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三叔,我怎觉得此事有古怪呀?”

姬康担心道,李懿接话说:

“能有什么古怪,舅舅向来一言九鼎,他说卖就一定能卖的。”

“可……未免来的太容易呀!”

姬康高度怀疑百里燕动机,姬丰不置可否说道:

“百里燕素来不会吃亏,我琢磨着他说卖,价钱定然是不便宜。”说到此处,姬丰看向段颂之:“段掌门,天子历来对贵派不薄,掌门可不能欺我呀。”

“诶,本派世代蒙天子鸿恩,博源君就请放心吧。”

段颂之嘴上说放心,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砡工派的机器保有规模并不大,并苦于财力有限,不能添置更多设备扩张产能。博源君此番开眼,势必要大肆采购,砡工派因此将获得额外订单和利润。

赚钱的同时,规模化批量生产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效率显著提升,中途加入己方的订单,利于自己添置更多设备,产能越做越大。

同样打此主意的还有百里燕,博源君必然不会甘心梁国被远远甩在身后,照搬现成模式是绝大多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现象。因此可预见的短期内,梁国将以咸国为标准,置办工业基地。

仅此一项带来的资金利润足够扩张一倍的加工设备,加之永兴侯府和国库不间断拨款,进一步加速永兴城设备扩容升级,待到数年后姬丰拿到全部订货设备,永兴城加工能力将是现在的数倍。

退一步而言,姬丰拿到设备能干什么,首先得培养技工,从零开始接受先进图纸和加工技术,这需要时间,但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没有先进教育资源和研发能力,更没有科技趋势的可预知性,差距至少三十年。

其能做的只有模仿,甚至还需要咸国的订单,没有咸国的技术资源输出,梁国的工业不过是咸国工业对外延伸的附庸罢了。

离开砡工派出城路上,蒋杰边走边问:

“侯爷,咱们这是去哪?”

“去船坞,有些事情要交代。你的武备营新军,还有八夫人的兵马操训的如何?”

“因为没有配发新式兵器,操练起来兵士难以理解,因此有些不适应。此外,新式火炮火炮射程太远,普通望远镜观察力已难以满足距离测定,末将建议应尽快添置些炮兵观察镜。”

“炮兵观镜我会尽快协调,当务之急你要先把新式操典练熟了,实在不行,向木工厂定制一些木枪代替步枪操练,此外刺杀术摸索的怎样了。”

“不太好办。步枪不是长枪马槊,说长不长,说短又比长剑长,末将抽调了枪术老卒摸索两月,倒头来仍不如传统长刃枪和马槊威力。”

“那是当然的。新式步枪以远距离射击为主,拼刺为辅,拼不过长枪马槊并不奇怪,但一定要以长枪马槊为敌手,加强步枪拼刺。不要求战之能胜,但也不能太差劲。”

新式后膛纸壳定装步枪仍在定型当中,百里燕并没指望三年内能够量产,但姬丰和穆尼的两笔交易的巨额经济好处,带来的设备扩张产能增长,让计划看到了些希望。

由于步枪尚未配发,训练科目进行的并不顺利,尤其是刺杀训练,比之冷兵器,只能装填一发子丨弹丨的步枪拼刺刀很要命。

鉴于冷兵器格斗的必要性,永兴步枪设计之初枪长定在了1450毫,大约合地球公制一米三,配用刺长400毫套筒三棱刺刀,总长超过公制一米六,但仍比传统短枪短了一寸,比槊、长枪更是短了近一米到一米半,步枪在格斗中十分吃亏。

尽管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不堪一击,然冷兵器大行其道的当下,近身格斗仍不可避免。

出北门,百里燕马不停蹄赶往永兴船坞,船坞经过十多年建设,具备同时开工建造三十四艘万石船的能力,广信还有十三个万石船坞,两地同时能造四十七艘万石船或数艘两万石船,但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接踵而至的商用船订货。

早年咸国造船业多数集中于东原、江东、岁当、北海四郡沿江沿海地段,由于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和战败,咸国水师名存实亡后,国力大幅衰退,咸国造船业一蹶不振,永兴城兴起后,为开辟水路贸易,百里燕遂在永兴重开船坞,迁来工匠在砡工派帮助下重新造船。

永兴作为内陆河,上游水路宽,下游水路窄,两万石船无法就近出海。而广信以军港要塞为主,日后以集中资源建造大型船舶为主,两万石载重的木船充其量只是起点,日后不可能分配更多的资源用于建造中小型民船,重新择地另开船厂,专职建造民船十分迫切。如此可将永兴、广信两地船厂腾出更多人力资源用于建造军用舰船,而不必分散资源建造民船。

江东、岁当、东原三郡分从东西两翼合抱望亲江下游与出海口,几乎不存在航道狭窄水深过浅的问题,既能满足中小船舶建造,也能建造大型船舶。

此番姬丰订造的五十艘万石商船,多数将由新建东原郡造船厂承建,向其所要的八千名梁国熟练船匠,都将填入永兴造船厂,学习建造技术,永兴船厂同时抽走三千骨干船匠,扩招培养新一批船匠迁往东原,以造带学,借梁国的钱和人修咸国的基础设施。

下午申时末刻,黄昏将近,姬丰从砡工派回到住处,手里捧了一摞表单,脸色有些严峻,姬康上前忙是问道:

“三叔,谈的情况如何。”

“东西都拿到了,但百里燕也没按什么好心。”

“三叔是说,百里燕另有所图。”

此事姬丰径自坐下,将一摞表单仍在案上说道:

“你表兄呢?”

“去机造门了,三叔找表兄有何事。”

“你自己看看吧。”

姬丰将表单递给姬康,姬康不明所以翻看了几页,吃惊的眼珠进出瞪出目眶。

“我的天,这不明摆着敲诈吗!”

“岂止是敲诈,根本是勒索讹诈。”姬丰痛斥道:“一台机器少则一万两三千寸银,多则十几万,这是讹诈!”

“可这不是砡工派给的底价吗。”

“你猜段颂之怎么说。”

“怎么说?”姬康问道。

“他竟说这个价钱根本不赚钱,真是气死我了。”

姬丰的想法很简单,机床就是一堆铁,应该论斤卖,咸国铁价便宜,买一堆铁还是相当容易的,于是他眼里大型设备不应超过五万,小型设备也就值几千,买全所需的设备,花费不过两三百万铜钱,这点钱还是掏得起的。

但情况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刨开生铁钢材本身的价格,机床零配件的成本比铁价更高,折合人工、利润以及技术输出费用,小机床轻轻松松上万还是便宜的。

“三叔,砡工派不会与百里燕合伙诈我们吧。”

“不像,段颂之在梁国多年,此人三叔还是知道的,是三叔把事情想简单了。”

“三叔何出此言?”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