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国商贾能与蛮人交易,为何偏偏我咸国商人不可与之交易,简直荒谬。大王,绸商交易甚巨,此事还应从长计议。”

“那庆忝君是另有良策献给寡人,能让梁国接受我国留足舍缺之法?”咸王问,语气平平,似乎没有任何怒意。

“臣以为留足舍缺与蛮人交易并无瓜葛,不应混为一谈。既是竞价,自然是谁价低谁获利,岂有让步的道理。”

话音未落,咸王陡然一掌拍在案上勃然大怒而起:

“那寡人问你,如何能令梁国接受寡人的留足舍缺!你知不知道,为了留足舍却,为避免咸国的损失,永兴侯只得被迫出让炼钢术与万石船,难道永兴侯的损失还不及一撮绸商的利益吗!”

咸王怫然怒斥,继而质问道:

“而今绸商分文未损,寡人却要白白拿出两样条件拱手让人,你让寡人找谁去补此损失,区区几十万金银能买炼钢术与万石船吗!”

咸王盛怒之下,众人吃惊默然,庆忝君愣怔半晌,回神之际头皮发麻胸口发怵,忙请罪道:

“臣,臣未能体察大王难处贸然冲撞了大王,臣该死……”

“够了!太子。”

“儿臣在,父王有何吩咐。”

“带话给绸商们,上等丝绸份额只一半,寡人同意尔等与官营织造丝绸一统竞价均摊本钱,但售额就那么多,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儿臣明白了。”

“现在都散了吧。”

“臣等遵命……”

众人异口同声,随即各自散去。

待走出广渊殿,高勋追上百里燕问道:

“永兴侯,出让炼钢术与万石船建造法,不会节外生枝吧。”

“放心吧,梁国绝占不到便宜。”

“但大王未必真心赞同此事,而且赵帅与卢大人都不赞同啊。”

“即便如此,眼下也只能权且如此,若不能令梁国接受留足舍缺,所需耗费的时间与实力,绝非是用金钱所能衡量,出让炼钢术与万石船,还是值得的。”

留足舍缺的成功推行,关乎钱的本位制度。无法统一最高钱币的标准,最终将影响使用范围更广的铜钱汇率的剧烈波动,每年造成的损失根本不止几十万银子那么简单。

咸国金银通宝的币值高,购买力强,与金银的波动关联性最大,金银价值如大幅波动,将直接打击咸国的金银通宝,由此每年产生的损失数以千万新币计算,远非几十万金银能够补偿。

庆忝君固执捍卫丝绸的利益,一是为其自己的织造坊,二是为黄金。

黄金与白银的比值是一比十,或者说黄金的保值能力高于白银,且黄金的转移也更为方便,黄金的密度是白银的两倍,同等重量下提体积是白银的二分之一,但价值确实白银的十倍,因此相当于等价黄金只需白银体积二十分之一,转移和储存更为隐秘

而黄金比白银更为稀少,因此黄金价贵。丝绸买卖虽以黄金定价,白银却同样可以正常交易,而铜钱和金银通宝都不能。但白银的总量毕竟远多余黄金,因此白银交易丝绸更为频繁,绸商手中的白银更多,而黄金更少。

尽管都是贵金属,但却关系一个心态问题,既囤钱心理。

但凡是守财奴,都有聚集高附加值货币和商品的通病,因黄金比白银更为稀缺,权贵也更倾向于收储黄金。由此上流阶层的赚钱习惯是用铜钱换成白银,再用白银换成黄金,庆忝君看重的正是数量可观的黄金。

在常人看来根本无法理解守财奴的思维逻辑,但在百里燕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囤积金钱”的精神疾病。

存了人民币存英镑,存了英镑存美元,存了美元还不够,还要买黄金,永远在寻找附加值更高的货币,而黄金正是比白银价值更高的贵金属。

散会后庆忝君与谭乐而人紧随太子出宫,二人边走边说,怨气十足:

“太子殿下,要我说,都是永兴侯擅自做主,背着大王与博源君私下勾结,根本就不该理睬博源君这个老狐狸。现在非但让出半数份额,还要赔上炼钢术与万石船,依我看,永兴侯是定是从博源君处另得了好处,否则怎能做如此巨大让步。”

“庆忝君所言极是,臣也以为永兴侯定是另外得了好处,否则怎能做下此等亏本的交易。”

谭乐附和道,太子停下脚步说:

“永兴侯大权独揽多年,功勋卓著,说他出卖咸国,本太子绝不相信。但他总独断专权,连父王都宠信于他,日后让本太子如何用他,是听他的还是听本太子的。”

“太子殿言之有理。”米垣见缝插针上前说道:“百里燕一个歧国人,蒙大王洪恩能有今日地位,没有大王恩赐,他就是个什么也不是的废世子。

而他却自恃功高攀附内戚,如今总览农桑财政大权,执掌永兴、瑞田、麟城、乌坪四地,咸国财税重镇皆在其手,日后百里燕咳嗽一声,满朝文武都得跟着伤风。

依臣之见,大王年事已高,老了老了不辨是非,继续让百里燕专权独断,日后朝堂恐怕只有永兴侯,没有太子殿下什么事了。”

米垣极尽挑唆之词,太子却不认同:

“行了,永兴侯立下盖世奇功,于我咸国有大恩,只要别无二心,父王如何用他,本太子日后照用也就是了。当务之急,是如何说服绸商们减额竞价。庆忝君,你可有何建议。”

“为今之计有上下良策,就看太子殿下如何取舍。”

太子蹙眉略作思考,随即问道:

“上策为何,下策又为何?”

“回太子,绸商分远近亲疏与大小,但凡封禅勋贵乃产绸大头,而商贾豪户为小头,但商贾豪户依附于勋贵。因此上策是只让勋贵参与交易,如此勋贵能分得最大好处。下策反之,撇下勋贵,只将份额分与商贾豪户。”

“那为何不能共同分与所有绸商,非要顾此失彼,就不能两全其美吗。”

“太子殿下,眼下尚不知蛮人要买多少上等丝绸,若是太少,几十上百匹赚个零星的金银能有何用处,若是卖了出手倒也算是皆大欢喜,若是卖不出去,每人只得仨瓜俩枣又如何甘心。

在总额不明情况之下,应做最坏打算,而不能做最好打算,一旦失算,将殃及太子殿下声誉呀。”

“那依庆忝君之意,上策好,还是下策好。”

“上策好于下策,臣建议行上策。北海、江东、动员、岁当四郡勋贵甚多,不乏与盐商、糖商有来往。至于商贾豪户,虽未交易却也没有损失,也怨不得人。要怨也只怨百里燕做得太绝。”

“既如此,便将份额分与勋贵,以结其心。”

“殿下圣明。”

米垣生性奸猾,但凡有丁点机会见缝就钻,有聪明智慧却不用在正道上,就他给太子姜蛰出的馊主意,并好不到哪里去。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离宫后先去了百货堂,由于份额减半,此前预估争取最大份额的计划也就落空了。乔郡主与兰渊公主忙活一月组织的大量上等丝绸多数得要原样返回。得知这个消息,乔郡主出人意料的平静。

“馫儿难道不觉意外吗?”

“有什么好意外的,舅舅早与母亲说了,此番交易艰难,能赚多少就赚多少,本来就是天上掉下的横财,能有得赚就不错来,嫌多嫌少做什么。”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