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差不多吧。不过在他们眼里,是对贵客的尊重,我当初进城时也是这样。不过我是上午进城,中午就见到了咸王。你来的确实是晚了些,中午刚过,或许还会立刻安排觐见他们的王,但今天都快黄昏了,按他们的规矩和安排,大型使团要隔天才能觐见。”

说话之际已入南门,迎面而来的喧嚣颇让穆尼吃惊:

“有这么多人!”

“都是看热闹的,不过陔陵的人口确实比十二年前多了许多。”

古达帕详尽说道,穆尼又问:

“他们的都城还没有婆嵩城宏伟,为什么能装这么多人。”

“因为都是木质建筑,相同的占地,木质建筑能住的人更多。而且他们的市政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市政通常以市政大厅和中央广场为核心,从城中心向四周发展。

但他们是从城北、城东向其他方向发展,所以他们的市政需要提前规划好道路和市场,而我们是边扩张边规划,所以发展到后来,我们的市政看起来井然有序,但建筑道路和市场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他们能更好的利用城内的土地。”

“这种木头建筑挨得这么密集,战时一把火还不把全城给烧了。”

“话是不错,我来之前的几年,城里发生过一次大型火灾,烧毁了五分之一的建筑,但他们用了五年就恢复了原貌。如果是我们,二三十年也无法恢复。

石质建筑虽然牢固,但毁坏后搬出重建也很麻烦,就实用而言,木质建筑确实更适合中原人。”

“那是些是什么,为什么把石头摞的这么高。”穆尼手指近处的一座风塔问道。

“哦……那是中原人造的风塔。”

“做什么用?”

“北方夏季酷热,但是常年有热风,风塔可以将高出的热风引到地面,风塔里有冷水池或是冰块,热风通过水池和冰块的降温,送到地面后十分凉爽。我的家里就建了两座,十分坚固。战时还能用于瞭望敌情。”

“那为什么那一座不一样。”穆尼指着远处的钟楼,古达帕定睛细看,神色立时有些兴奋:

“哦,那是一种可以知道时间的机器,百里燕叫它钟楼,有了这个东西,全城都能知道每天的时间。”

“胡说,世上怎会有看到时间的巫术。”

穆尼高度质疑,古达帕扬着眉毛得意说道

“事实就是这样,那钟楼确实可以知道时间。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中原人能在夏天造冰。”

“这怎么可能!”

“别不信,我家中挖了许多冰窖,还能制作冻奶卖给当地人,现在不仅能造冰,你自己也看到了,他们连水晶也能造,价格还很是便宜。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你总得呆上几个月,到时候自己看就是了。”

三年前筹建天文台的同时,为解决时间问题,永兴城设计署、技术署着手研究攻关钟表技术。一年后在陔陵城中心树了一座钟楼,中原大地从此一改看天知卯的日子。

但钟楼准头差了些,十天能差半个多小时,为此需要每两天与水钟、日晷校准一次。近期将有一次改进,改进后的齿轮组理论误差将缩短至五十天一个小时。

大型钟楼仅能解决生活使用,天文计时需要更为精密的机械计时装置,

传统的水钟只能精确到刻钟,使用机械放大原理改进后,也仅精确到分钟。日晷白天能用晚上就是抓瞎,精度更差。为此设计、技术两署正在攻关精度更高适合携带的钟表。

去年冬,攻克了擒纵器【注1】的原理和技术工艺,曾出了一块簧力怀表,无奈机械精度差强人意,一天能多跑十几分钟,但好歹具备了该有的基础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有望在数年内获得进展。

街道上人潮汹涌,无不是为一睹金雪狄使团风采的民众和行人,百里燕走在使团前面,与苏方义边走边说:

“南境开战至今有十八年了吧。”

“若算上金雪狄人试探,应该有十九年了。”

“是啊……十九年前谁能想到今日,想来真是一场梦啊……”

“永兴侯打算如何与穆尼交易,可有详细方略?”

“穆尼所需药材多数在咸国、长孙、梁国、燕国与晋国北地,有部分需从志国、卫国、晋国内陆采买,总体数量极大。但多数是常备草药价格不会太高,因此交易总价不会太多。

不过穆尼也透了底,其担心我中原趁其危难之际落井下石讹诈他们,故而还打算从中原采购货品以换取我们的放行。在下担心其金银财力过于巨大,不免引起他国觊觎,无论如何分配这笔交易,终会有人少有人多,届时为此大打出手也未必不可能。”

偌大的中原金银极度稀缺,穆尼此来所带的金银币总量对金雪狄人而言也许只是零头,对中原来说是天上掉下的五百万,砸中谁谁发财。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额贵金属的流入势必激化本就已经恶劣的情势,加速局势的动荡。

思索之际,一队快马从前而来,负责警戒的禁军未予拦阻,而为首者的正是周空。

其匆忙窜入队伍,循迹找到百里燕。

“你怎么来了!”百里燕吃惊问。

“广信公快不行了,蓉姐五日前赶去了广信。并让我与你说一声,她拿走了冰绒花,请杜淡郎中一起去了广信。”

广信公十日前突然病危,姜蓉得信火速赶回广信,去见姜闵最后一面。得此消息,百里燕心情复杂。

“我知道了,你先回府吧。待办完了公事,再做安排。”

“那好。”

周空转身打马离去,苏方义说道:

“广信公这一去,你与姜乾和咸王的关系恐怕将更为微妙啊,永兴侯可要早做准备。”

“嗯,此事在下心中有数。”

姜闵今年六十六,以当下的生活物质基础,相当于现代人的八十岁,能由此长寿极为不易。姜闵一死,咸王势必将目标转向姜乾,百里燕将被迫在大舅子和咸王间做出抉择。

思索之际,队伍抵达轩亭馆,为安置穆尼使团数百人,陔陵城中能有此接待能力的高档场所只有轩亭馆与百翠楼,安排在诸侯国馆驿区显然并不合适。

为此五日前轩亭馆正式闭门谢客,清理店铺增补家具用器,并从古达帕府中调来了厨师和用具,以满足金雪狄人的风俗习惯。

当然,轩亭侯父子作为守财奴专业户,肯定不能每天白白损失巨额营业款,势必要从使团身上捞些好处。

抵达轩亭馆时,乔廉、乔丞父子二人早已等候在外,就连门面都已重新上漆。

“女婿,使团到了吧。”

“就在两百步外,馆中一应用度都准备妥当吧。”

“放心吧妹夫。都是从古达帕大人家中现成借来的,得到妹夫消息后,大王让内府连日赶制了一批用器,应该是够得。”

乔丞拍着胸脯说道,百里燕未见兰渊公主,遂又问道:

“怎未见岳母大人。”

“她呀,不合适这等大场面,呵哈哈……”

乔廉爽朗笑着,似乎妻管严给治好了,实则是兰渊公主半月前亲自去了轩亭城督货,这才没露脸,乔廉也只有在兰渊公主鞭长莫及的时候展示自己的硬气。

少时,穆尼使团抵达轩亭馆前,一番介绍寒暄,乔家父子安排穆尼一行数百人入住。对此安排,穆尼仍有顾虑:

“为什么你们的房子看着总有一种随时要塌的感觉,木头建起的三层楼能住人吗?”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