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既如此,依季将军之言,我晋国该如何?”

“属下以为,百里燕如今有砡工派、御客相助,以百里燕统帅之才,要他大败亏输,属下也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他更厉害,更何况咸国今非昔比国力强盛,火器极为厉害,正面作战,卫国取胜把握恐怕不大。”

“那既然卫国取胜毫无胜算,而百里燕现在并非坐以待毙,卫国缘何还敢挑衅。”

“殿下难道没发现梁国吗?”

“梁国!”西寰蹙眉大惊:“季将军是说,其中还有梁国的份。”

“如果没有梁国的默许,梁国离着卫国最近,缘何梁国至今没有一点消息。”

“对,锦昇说得有理。”方伯肯定道,接着又说:“这梁国原本有地利之便,占着北海通往西海的海陆要紧与陆路要津,本是中原最大的商市,叛军攻入梁国之后,便一路开始走下坡路哦,咸国崛起之后,梁国这些年已大不如前。要说没有梁国从中默许,我也不信。”

“那如此一来,局势会如何变化?”西寰问季锦昇。

“这很难说。而且即便我等知道,此事也断不可喧之于口,殿下务必谨慎为好。梁国虽小,但其名义上毕竟是宗主之国,黑巾叛乱之后又得一郡,其威望比过去两百年间都高。

眼下孙国已沦为梁国附庸,被梁国兼并也是迟早之事,孙国灭,梁国将有五郡之地,燕国必将成为梁国吞并的下一个诸侯。届时梁国有求于卫国,必然要答应卫国的条件。”

“真没想到,梁国竟也有如此城府。可卫国做大了,对梁国有何好处。天子就不怕被卫国所灭?”

“殿下,梁国当然也怕卫国做大,故而梁国不会明着与其合谋,只会默许。退一步说,中原诸国志、晋、咸三国战力最凶,卫国东进三国唇亡齿寒,与卫国必有一场死战。到那时,卫国与三国相抗衡,多半是两败俱伤,梁国乘势而出调停战局,谁还能不给天子面子。”

“那卫国难道是傻子吗,如此现眼破绽,难道会看不出来?”

“公主殿下,所以属下才说梁国参合其中结果将很难料。卫国隐忍西海多年,若非老谋深算,早就被孙、徐两国夹击亡国。其焉能看不出梁国挑拨诸侯恶战,好渔翁牟利的险恶用心,这才会以短斤缺两之计先攻咸国,唯有如此,梁国也有利可图,便会默许其为之。

咸军如今普遍以军饷制养精兵,倘若国库耗尽内患迭起,致使军饷拖欠人心浮动,咸军将不战而亡,这也是军饷制的弊端。到那时,咸军完了,长孙战力羸弱,必被卫国所败,卫国东进之势将难以阻挡。

我晋国没了咸国为屏障,不用几十年,卫国兵锋将直指我国。”

“志国呢,季将军为何不说志国?”西寰问。

“公良氏与志王不睦日渐明显,若公良氏反叛,志王若出兵,卫国坐等志国内耗,待志国元气大伤,才会攻志国。公良氏若不反叛,卫国则拉拢公良氏,激怒志国,志国将十分被动。

故而眼下局势波诡云谲,属下担心未来两年之内大战降至,无论如何咸国不能完,咸国完了,长孙国绝不是卫国对手,志国若再陷入内乱,等卫国兼并各国之后,最后收拾的将是我晋国。”

“简直岂有此理!”西寰破口大骂,怒色跃然脸上:“沙场交战虽败犹荣,而今以这等龌龊手段祸害中原,卫国着实可耻!”

“哎呦,我的外甥女哟,这生意场上谁也不是省油的灯。还是赶紧写信给你大哥,让他赶紧出手,再继续拖着,破财事小,几十年后兜底给人掏了,我这个做爷爷的愧对子孙,死不瞑目啊。”

“好吧,我即刻给王兄去信,季将军、舅舅,你二人去找马仲宁,与他言明利害关系,务必说动王兄尽快处置。”

“诺!”

西寰现在想到更多的是既非是晋国,也非咸国,而是如何坐稳王后,让自己的儿子顺顺利利坐上王位雄霸天下,当然不想看到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险恶局面。

两天后,小贩张自林带着全家老小与陈吉村有一技之长者按约来见百里燕,并献上两尊更大的陶瓷声鼓。

百里燕遂将其一干人等安排去往永兴城中安置,并着令设计署、技术署会同张自林等人合力研究,拿出成熟工艺,鉴于陶瓷声鼓难度大成品率低,故放宽报废率,以免给研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三月二十,魏琦将化学煮染后的金银带回侯府,百里燕马不停蹄赶去宫中报喜,咸王见之大奇

“爱卿,金银何故如此发黑?”

“启禀大王,是使用了一些手段染上去的。”

“染上去的?!若是被水洗去了呢?”

“大王,水洗是洗不掉的。大王若不信,不妨以猪毛刷置于水中刷洗可知。”

“嗯。蒋浩,去拿水与刷子。”

“诺!”

少时蒋浩取来铜盆、刷子,咸王亲手去刷金银染黑部位,刷了许久丝毫不见任何剥落,水依然清澈见底。

“怪哉,此黑墨竟纹丝不动。爱卿,你是如何做到的?”

“回大王,金银暴露于野,本不会向铜铁锡铅出现锈蚀,而金银致密,寻常的墨水是染不上的。故而臣在金银中添加了极少的白铜,使之与金银结合,均匀分布于其中,而后以手段将白铜变黑,并附着于上。一般的市面流通磨损极小很难将之磨掉,经年之后黑色倘若渐淡,则可回收国库重铸再染色。

若是心怀不轨之人用酸腐蚀,提取金银,黑色即刻消失,如此可辨别是否短斤缺两。”

“呵哈哈……”咸王闻讯大悦:“真是好办法,如此一来,即便想讹诈寡人,也是不成了。”

“是的。”

“不过方才爱卿说,在金银中加了白铜,成色岂不大不如前?”

“回大王,眼下市面上所流通之寸银寸金,成色大都只有八成至八成五,九成成色金银不足十之一二,只有朝廷礼器金铤银铤的成色高于九成,甚至九成五,因此金铤银铤其实比寸金银略贵。”

“那是何缘由造成此等情况?”

“因冶炼匠术不足,金银中含有杂质所致。再有,各国所行标准不一,谁若增加成色,谁先吃亏。故而如今寸银的成色大都在八成五上下,偶尔还有八成的。

鉴于此,臣将金银样品重新冶炼之后,去掉部分杂质,令成色保持九成五,而后填入不到一成的紫铜,使之成色降为九成略高。如此非但可以增加硬度令金银更为耐磨,同时成色也要比现有金银更好。”

黄金的提纯比白银的提纯更难,白银通过高温和长时间冶炼,轻易可以提炼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纯度,而黄金却不能。

常规的高温冶炼法至多达到百分之九十,更多只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继续提高纯度,只能依赖于单纯延长冶炼时间和温度,进行更为充分的熔炼,让杂质上浮,而后过滤表层的杂质,但也至多百分之九十三四的纯度。

要想得到三个九,四个九的黄金,不考虑实验室化学还原法制取,工业化冶炼纯金银通常以添加剧毒氰化物实现纯贵金属的提取。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