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百里芳点头道,下刻百里燕接下佩刀,将陶壶置于地上用环首将其侧面敲碎,不出所料,一根陶管连接在壶底的入口处,百里芳见之心悦诚服:

“果然被爹说中了,壶内真有个陶管,爹不是早知道了吧。”

“此壶也是最近才有,之前并未见到。但其原理很简单,你们的自然课本中有过,是液位等差的原理。当水壶方正,水面低于陶管最高处,此壶既不会从壶底透水,而往其中倒水时,只需将壶扬起,即可将水灌入其中,十分至巧妙。”

“既如此,百货堂也可仿制加以出售不是吗。”

百里芳想当然道,百里燕却摇了摇头:

“你以为此种壶能轻易做的,就是能工巧匠也做不来,其中的奥秘只做壶人自己知晓,外人很难仿制。再有,朝廷不能向所有行当都伸手,管的太多太死对经济并无好处,况且朝廷扼断百信的赚钱的门路,百姓如何谋生。

你看着吧,此卖壶之人今日还是小贩,不用多时就能做成大买卖,而且会有更多巧妙的陶器卖到市场,同时也将雇佣更多的工匠和百姓为其做工,如此百姓有活可干,岂不更好。”

经济归根到底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匹配时,市场供需关系将变成新生事物与既有产品的供需转换。

国家机构不能把市场管的太死,更不能方方面面向各行各业都伸手踩一脚,如此既不利于鼓励创新和资本发展,同时个人资本的削弱,进一步打击市场的活力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但过度的放开也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

故而宏观计划和市场自我调控举措并行,更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商品的优胜劣汰,也将刺激技术的升级创新,进而以技术垄断获取更高的资本回报,国家通过征收营业税赋也能受益。

“时间也不早了,许捍,带小姐回家去。”

“诺!”

“另外,你以我名义令人去一趟永兴城找宗伯先生,请他去大学堂图书馆找一本《经济纵论》,取来一本给小姐。记住,不可假以人手,禁绝流出。”

“遵命。”

《经济纵论》是百里燕多年闲暇时编纂的经济百科,也有不少是平时上课偶尔讲到,被记述官记录整理补充的内容,记录有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和深层原因。

就内容而言,对现代人没有任何价值,网络媒体高度发的现代社会,平头百姓比经济学家更专业,但对当下仍有极高的价值意义。

当世现有的经济现象,刨开权贵经济和政治因素,自然经济成份没有深奥的经济理论。

由于此书较为全面剖析了政治和经济,技术和经济的深层关系,经过长期实践和论证,去年定稿后一共只印了五本,因内容敏感,且通俗易懂,因此禁绝外传。

其中三本在大学堂方便借阅,但不得带出,另外两本作为副本保存于保存室,留作底本保留。

思想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剂,有其宝贵的一面,但同时作为文明碰撞,政治矛盾的导火索,必须分清利弊,让思想为自己所用,令敌人所不知。

否则超前的思想一旦泛滥,会像火药一样,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与许捍、百里芳城西分手不久,百里燕闲庭信步取道西泰门入宫,避开宫内的“人流高峰”,绕过承宏殿,径自奔广渊殿走去。

见焦木华守在殿外,百里燕上前寒暄:

“焦将军,大王可在。”

“大王正在内殿与诸位大人说话。”

“今日朝议如何?”

“午时才开朝会,只进行了两刻钟便散了,十分顺利。”

“哦……顺利就好,顺利就好呀……”

今日朝议恐怕是咸王登基以来头一次如此顺心,其实归根到底满朝文武都心急如焚。

就好比股市交易大厅的散户们,只看着股票狂跌,愣就卖不出去,心里跳楼的心思都有。

陔陵经济发达之后,满朝文武名下没有产业的近乎绝迹,御史大夫李旭,大司马赵逊也不能例外,如今每天只见银子少,不见钱进帐,赔的血本无归,谁心里都急的跳脚。如今突然阴转多云,还不是抢着回家割肉止损。

少时来到内殿,太子、诺一言、高勋等人皆在,见百里燕而至,咸王喜不自禁起身上前:

“永兴侯来的正好,寡人正欲令人寻爱卿前来,爱卿自己倒来了。”

“臣参见大王。”

“爱卿免礼,事可有办妥。”

“回大王,太子妃殿下说需时日考虑。”

太子闻讯百里燕去见了西寰,忙接话说:

“父王令永兴侯去孩儿府上了?”

“留足舍缺乃永兴侯所提条陈,太子未必能说清楚。故寡人令永兴侯前去蜇儿府上知会太子妃,期她尽速说服晋王与寡人共同进退。”

“哦……孩儿明白了。”

太子应道,不再作声,此时咸王与百里燕说:

“爱卿‘留足舍缺’之法朝议颇为顺利,爱卿准备何时实施?”

“回大王,施行之前,因尽快将缺额金银逐一过秤,而后发往各地官府、钱坊、关市、榷市等金银流通甚大之处,同时将各地官府所属足额金银尽快收回国库,一来一去短则三月,多则半年,最快年底之前能收一些效果。

期间还需备置模具、炼炉、原料等,此外各国需派遣使者将短斤缺两之事逐一告知,但不通告留足舍缺之法,待市场大乱之后,再行宣告天下,如此对我咸国最为有利。”

这时高勋问道:

“依永兴侯之意,最快也得半年后才能见效。”

“也不全是,各地可同时进行调价与足额金银回收,如此从各地回收足额金银,上调货物价格,放出缺额金银开始起,我咸国即止损,当足额金银回收越多,我咸国自可得利。相反仍然蒙在鼓里的各国时间越久,受损越大。

除此之外,钱坊应暂缓新币的发放,以免造成新币贬损,被他国所利用。”

贵金属作为货币的经济环境,铜钱与贵金属实际并没有直接的汇率,是通过市场物价协调,和官府取舍利益之后,强行定价的结果,因此金银贵金属含量变化,最先引起物价波动,进而波及铜钱。

当贵金属含量变少购买力减弱,物价应上扬避免损失,此时铜钱比贵金属实际也应该减少供应。

但由于贵金属的重量理论不变的性质,但事实上已经减少,而官方短时内定死了铜钱与贵金属的比价,由此贵金属减少,而造成物价上扬,铜钱买价却不变的结果,实际就形成铜钱变相贬值。

改变这一结果的手段只有改变铜钱币值和收紧铜钱的流通,前者代价太大,见效慢市场难接受,但好处是全民收益国家亏本。

后者见效快,财政危害小,官府只需公告贵金属含量与汇率比值,令市场自我调整,但坏处是民众受损,国家收益。

因为商人是推动市场运转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国外商人会为了逐利而利用汇率牟取暴利。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加强汇率变动的透明度,尽快将消息发往全国各地,加快市场的汇率转换。

言明其中利害关系,高勋不免担忧道:

“收紧铜钱,国库要为此损失多少?”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