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哦,永兴侯既有良策,不应与满朝文武与太子商议吗,为何要与我一届女流提及定国安邦之事。”西寰反问,故作毫不关心之色,眼中隐隐可见与季锦昇目光交错往来,甚是隐秘。

百里燕根本不予理会,继续自述其言:

“此法关系各国与我咸国交易,而晋国作为我咸国上邦,大王以为,绝不能亏欠了晋国的利益,故令本侯前来与太子妃商议,希望两国能共同进退。”

百里燕张嘴“亏欠”二字,说的何等冠冕堂皇,听的西寰颇为不爽。即便心里极为不爽,但一想到随时随地要亏几万金银,西寰还是忍了,继续保持她那高贵雍容,看似人畜无害的笑容,她说:

“既是与本宫王兄有关,永兴侯不妨说来本宫一听,若是中听,想我王兄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会不知变通。”

“有太子妃殿下此言,本侯今日就在此开诚布公细说与太子妃。”

百里燕端起茶盏猛是喝了一口,而后将“留足舍缺”之事详细道出其中利害关系。

西寰当然不懂经济头寸,季锦昇纵横咸国近二十栽,这里面的门道也就是一层纸的厚度,捅破了自然什么都想通了。

“太子妃殿下,两国若能共同进退,施行留足舍缺之法,形势将就此反转,对晋咸两国都极为有利。”

“这个嘛……本宫一介女流之辈,哪里懂得这些道理。但既然永兴侯说有利可图,本宫以为永兴侯定不会欺负我这个妇道人家。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本宫得与尹秧君从长计议,永兴侯不会介意吧。”

“不敢。此事牵扯诸多衙门,非一日能成,耽搁些时日倒也无甚紧要。本侯还有杂务在身,不便就留,这便告辞了。”

百里燕起身行礼欲走,西寰将其喊住:

“永兴侯且慢。”

“太子妃殿下还有何指教。”

“陔陵城最近几年间办起的各式学堂皆有数算之法传授,本宫拓儿、平儿学之总觉无甚用处,本宫想问,不知永兴侯广授数算之法究竟有何用处?”

百里燕闻讯有些愣住,并未想过西寰要问此等细枝末节的小事。稍作思考后,他说道:

“既是数算之法,当然是算世间万法,小到财账支用开销,大到日月星辰之周而复始,皆可委以数算之法加以明晰。既然两位公子在学堂学的此法,多学一些总是有好处的,不知太子妃殿下对本侯所答可否满意。”

“哦……永兴侯光明磊落,本宫自不会怀疑永兴侯所言,永兴侯请便吧。”

“那本侯告辞了。”

陔陵城中办起学堂不久,西寰本不以为然,而后咸王诸子和百里燕女儿都入贵族学堂,这才引起西寰警惕,遂让姜拓、姜平入贵族学堂念书。

儿郎、少年、中学堂以识文断字和基础中等数学教育为主,辅以简单易懂的自然科学,要说有多少含金量,就技术含量而言,其实真没多少,唯一能现学现用的只有基础数学,但也仅仅停留在生活数学,不涉及高深内容。

为此西寰专门将消息发往了晋国,寄希望于从中找到咸国富民强兵的真谛、

然数年过去,不仅没有找到富国强兵之道,已经符号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的咸国数学,与传统文言数学巨大的思维差距,形成了天然的隔阂,没有内行人的指引和系统性的普及,很难将之转化,更不可能将数学应用于其他领域。

少时百里燕离去,西寰问道季锦昇:

“季将军,百里燕刚才所言,是真是假?”

“殿下是问短斤缺两之事,还是数算之事。”

“自然是短斤缺两之事。”西寰强调说道。

“属下以为‘留足舍缺’之法大有利可图。而且应该尽快将消息传回国内,将足额金银扣下,同时将商货价格提曾一成至一成半。”

“晋、咸两国共同进退,他国会做何反应,倘若趁机籍此寻衅,以王兄的秉性绝不会为了咸国的利益出一兵一卒。可若不帮咸国,短斤缺两愈演愈烈若成定局,咸国完了,我晋国不也完了!”

“公主殿下所虑极是,我想那百里燕定是准备先说服我王,而后再游说志国,而我王若能说服长孙,四国同时联手的的可能极大,若形成此种局面,中原四成以上的贸易控制在我等手中,只要再说服了梁国,此事就能成。”

“可季将军就不觉得奇怪,此事至少发于三年前,梁国每年过手金银无数,岂能不知。你说,这短斤缺两之事梁国是否也有一份?”

西寰起疑,季锦昇态度谨慎:

“不论梁国有无参与此事,但眼下来看,倘若咸国完了,与咸国贸易密切的志国、长孙、晋国、宋国、徐国、卫国都将受到牵连。最坏的结果必是各国迁怒于咸国联兵伐咸,届时大王恐会倒戈报复,公主殿下的地位来之不易,定不会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吧。”

“是啊,眼看老不死的年岁越来越大,再熬几年就出头了,这个时候可千万别再出岔子。可是本宫怎觉得其中不对呀……”

“殿下指何事?”

西寰立身而起蹙眉思考若久说道:

“刚才季将军说志、晋、长孙、宋国、徐国、卫国、梁国与咸国贸易关系密切,而眼下金银短斤缺两,咸国虽受害最大,但他国也讨不到便宜,这看来看去谁都吃亏,那谁得利了!

这可是不是小数啊,流转在中原的金银总额数以千万计,每根上面刮下一两钱,那要多少金银,这些金银总得有个去处吧。

而且如此之大手笔,岂能是一人为之,其中的背后定是有诸侯在推动,否则如此巨额财富焉能让一小撮人得去。”

“殿下此言有理,属下之前倒也不曾注意,殿下如此一说,眼下看来看去似乎谁都受害,完全不合情理,要不等尹秧君散朝之后,请他断断其中端倪如何。”

“我那个舅舅眼里只有钱,他能知道什么。”

“不然,此等利字当头之事往往暗藏玄机,非是我等所能看透。尹秧君行走商场多年,其对中原走货了如指掌,或许还真能一窥端倪。”

季锦昇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资本永远向暴利行业流动,利润越高的行业,资本富集度越高。找到了资本矿区,既找到了问题根源。

走出太子府,时辰尚早,百里燕打算等朝议结束之后再去宫中,以免被各级官员拉住问话纠缠不清。

尤其是庆忝君,其在王眷有官邸,经营大量生意,一年中倒有八九月住在王眷,此番出了这等天大之事,前几日带着儿子进宫折腾讨要说法,此前只以为此人是个小霸王,最近几年越发觉得是个十恶不赦的无赖,被他缠住没什么好事。

带着魏琦等护兵牵马行走在街上,边走边看,百里燕颇有些心不在焉。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忽略的问题。

当下贵金属的成份并不纯,无论百分之八十五的成色,还是百分之九十五,多少都有些杂质,如果将黄金的成色始终设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八九的杂质成分就能做一些文章。

金、银两种元素由于其特有的稳定性质,很难以常规手段氧化和酸化,因此只能用强酸溶解配置。

以当下手段,要在金银表面镀一层其他物质防伪并不现实。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