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而初级产品工坊对基础设施的依赖则不如商业服务产业急迫,同时商业的发展让城市用地水涨船高,许多城内的工坊面对巨额土地出让金的诱惑,自然有了搬离城区的动力,从而通过拿到土地出让金,在地价更为便宜的外围重新置业,扩张产能。

由此形成商业往城中集中,而占地最大的生产型产业向周边迁徙,直到城中周边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最后就变成城墙外也出现了成片的制造工坊。

永兴城在百里燕管制之下,土地尽数为国有,除民生必须品和生活设施,城内的商业设施极少,绝大多数是工业、教育、官僚机构,因此城内工业极为集中。

城外的工坊,部分是早年对风力水力需求建设,部分是城内无关紧要,占地大,规模大的产业向外迁徙,为城内更多的核心技术重要产业腾挪土地,这也是643、644年百里燕分化产业迁往瑞田、麟城的主要原因。

除永兴城外,陔陵这座商业大都市经过二十年发展,城内早年占地较大的私人工坊,如今多数选择卖地换钱,搬到城外,由此在城外形成大片工坊区和商业易货区,并陆续形成商业地段和居民区。

考虑到当下环境背景和国防需求,扩张城墙劳命伤财,城墙的发展永远赶不上生产力和土地利用发展速度,不可能因为产业向外扩张,就把城墙修到外围。

如果任其城外自由发展,是方便了个体户和私人经济,但打起仗来不仅影响作战,同时经营户的损失不是一般的大,进而导致伤及国家经济。

尽管咸国如今国力强盛,被攻到都城下的可能已经不大,但日后商品经济发展,其他郡县主要大城市同样要面临相同问题,本土作战的可能仍旧存在。

鉴于形势发展,百里燕于644年年底专门出台法令,重新规范了城池外用地的范围,尤其是城下两里之内不能兴建任何可供隐蔽的永久性设施,阻挡射击视野,将城外土地其适当规范起来加以疏导。

进城后,百里燕马不停蹄赶去砡工派总堂,就扩大天平秤与掌门段颂之协商。

砡工派尽数迁入永兴之后,技术路线出现严重分化,以大师程济源为首的左门,是接受百里燕先进教育最早的分支,比右派足早了四五年。

右派迁往永兴城后,左门已完成原始基础人才积累,而掌门段颂之来的更晚,由此形成左门理论学科强于掌门、右门情况。经过最近几年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左门基本形成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科研攻关一整套完整科研体系,相反右门基础人才远不及左门,设计能力不足,基本沦落为专精加工、冶金冶炼、木工技术、勘探找矿流派。

由此形成左门以技术科研为主,右门以加工和勘探为主,掌门制定方针的格局。

得益于近些年来的教育发展,永兴城人力技术储备日见充足,大体构成永兴、砡工量大技术集团的大格局。

见到段颂之之际,左门大师程济源,右门大师包宁皆不在,只段颂之正与新生代大师商讨今年开春后选拔新人进修高等学科一事。

百里燕不期而至,正让段颂之如见甘霖:

“呵哈哈,永兴侯来的正好,老夫正与诸位商议考核一事,永兴侯不妨替老夫参详参详。”

百里燕抬手行礼忙说:

“不敢当,贵派之事理应由贵派自决,本侯班门弄斧,着实不妥。”

“诶,永兴侯谦虚了。永兴侯之能旷古奇今,我派能有今日成就,永兴侯功不可没。如今咸国人才辈出,而我派新辈凤毛麟角,老夫甚是焦急呀。永兴侯不妨给老夫出个主意,以解我派之忧。”

“此事本为贵派家事,本侯也不好过多涉足,既然掌门相请,本侯拒绝委实也不妥。关于贵派人才遴选之事,在下以为,仅靠贵派内部子弟选拔,日后恐远不能满足发展所需之人才。故在下建议,贵派应从永兴城子弟中招募新人,加以培养。”

砡工派就像一早期的国有企业,不仅有沉重的家属负担,其企业技术和岗位传承多数情况下都在内部完成,儿子继承父亲,孙子继承祖业,上代做什么,下代还干这个职业。外人想要进入,也可以,但条件非常苛刻。

此种模式对于缺乏技术的青铜农耕时代,既是保护技术秘密的高墙,也是通过技术谋生的重要手段,抱团的技术势力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极受重视,因此有其必然的存在原因。

然而当外部出现技术竞争,并且以国家行为推动整体技术革新,此种老国企的经营方式必然出现人才来源狭窄,机构臃肿,财务负担沉重,而技术保守最终破产的结果。

永兴城历经二十年发展,尤其最近十二年间,依托蓬勃的教育发展和砡工派的帮助,单论冶金、机械、设计、制造四类高端人才的规模是砡工派的数倍,基础型工匠群体是其十倍以上,面对国家主导的技术发展,背后是整个社会的人才资源服务于一个项目。

而砡工派充其量是一家跨国合作老国企,既没有先进的管理,也没有合理的人才来源,面对国家集团的技术竞争,不进行体制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倒闭破产是早晚的事。

百里燕早瞧出砡工派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然数年来一直三缄其口未曾说破。

究其原因,一是砡工派资格在那里,刚搬入永兴城就说三道四,难免引起砡工派警惕。

二是百里燕不希望永兴城做大之前,让砡工派做大,成为日后技术泛滥的罪魁祸首。

最后,砡工派不完全是技术型公司,还参与政治活动,与梁国的私下活动从来没有停止。

与其供着爷爷,不如让市场潮流让其吃些苦头。

当然,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行为和技术理念封锁,将其搞倒闭,但砡工派也有其优良传统。

其严谨的行业操守和传承精神,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物质产品。没有长期的积淀和自我修养,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的行业效应。

砡工派屹立于乱世数百年,这种职业操守和传承精神远比其产生的利益更为宝贵。这也是百里燕看重砡工派,继续助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就百里燕所提建议,段颂之显得很是无奈:

“侯爷兴许知道,本门外收子弟极为严苛。向永兴招募子弟虽说可行,但门规所限制,实难为之。”

“段掌门,此事只是本侯一家之言,如何而为皆由贵派自决,不过本侯建议贵派不如先开道口子,招募一批永兴子弟摸索几年,几年后如何那时再说,现在不用急着就此事开禁,也免得触及贵派门规,不知掌门意下如何?”

“嗯,此事容老夫与左右两门商议后,再回复侯爷如何?”

“行啊,在下随时欢迎。”百里燕欣然允诺,而后话锋一转说道:“不知段掌门与诸位可有听说金银短斤缺两之事。”

“怎么,此事难道还惊动了咸王?”

段颂之诧异问道,百里燕点头说:

“嗯,十之五六少了一钱还多,若是寻常流转损耗,绝无这么多。是有人用了化学手段,将金银放入其中炼走了。”

“嗯,此事老夫也已听门下大师说起,有化学手段可将金属化走,而后在令之显形。当年黑巾作乱,老夫记得也曾有神水讹诈之事,实则却是硝水,侯爷此来可是已有应对之法?”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0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