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做短暂交谈,百里燕继续往里走。季锦昇此人近年五旬,平日行事极为低调,但私下活动极为猖獗,久居陔陵十多年,季锦昇为西寰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间谍系统,对此百里燕通过御客监视心里十分清楚,然而却不能动用强制力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继续往里走,很快见到西寰贴身侍从管事顾晨守在一间屋外。

顾晨也是西寰身边的老人物,其不光随西寰一起进入陔陵,当年在平汤时,顾晨也是西寰从小的贴身侍从。可以说,西寰是顾晨从小看大的,其如今年逾五旬,却还在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有时百里燕也好奇,人到高处时,为何不激流勇退呢。

“顾管事。”

百里燕略施一礼,顾晨身手推开屋门:

“永兴侯请!”

“多谢。”

径自入屋中,西寰正坐于座塌上,空气中弥散着茶的芳香,这时顾晨随手从外合上屋门,室内只西寰与百里燕二人。

“燕子弟弟,请坐吧。”

西寰语气柔和,没有半点此前的锐气和阴狠,转而平静了许多。越是如此,百里燕越是警惕西寰外表下的毒辣。他站着问道:

“太子妃殿下请本侯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燕子弟弟就非要如此不近人情吗?”

“非是本侯本侯不近人情,殿下贵为太子妃,本侯本不应该在此私下相见,然既然已来,该有的尊卑礼数本侯不敢有半点懈怠僭越。”

别看西寰放低了身段,谁也不知道西寰其中是否有诈,万一盆脏水泼身上,日后姜蛰登基,要找不痛快将会很容易。

见百里燕不为所动,西寰姿态不改继续说道:

“燕子弟弟,你我也曾有缘,如今这地步也非我本意。但身在王侯家,又是女子,我也有难处。看在多年相识的份上,燕弟弟可否给我一个薄面高抬贵手。”

“呵呵……”百里燕冷笑道:“太子妃殿下何出此言,本侯可不曾记得何时为难过殿下,何谈高抬贵手,殿下不如有话直说吧。”

“那好吧。”西寰正了正脸色,端起桌上的茶具攥在手中暖着,略作思考后说道:“想必燕弟弟也已知道,我兄长即将退兵,但并非没有要求。”

“晋王退兵与否,尚未得晋国消息,本侯只听太子妃一面之词如何能信。至于要求,应该由晋王向我王提请,如果晋王有这张脸的话。”

“燕弟弟不要误会,我王兄并无要求,而是要我王兄退兵,舅舅必须说服我母亲,而要说服我母亲换取外朝的支持,总得有利不是吗。

如今母亲已许下重利,但舅舅如若不能兑现,我失信事小,日后王兄再用兵咸国,恐将无人再替咸国出面,我这个太子妃也算是到头了。”

“大王以许诺新置商营使与尹秧君,还想要什么!”

“商营使虽好,却是个虚职,最后还不是要过燕弟弟这一关。”

“那太子妃殿下要本侯如何抬手?”

“燕弟弟坐拥永兴城,百货堂每年所获利润丰厚,我舅舅也不贪心,燕弟弟若能以本价让出永兴城两成的货物与我舅舅,日后什么都好说。”

“呵呵,真是做的好生意,太子妃怎不让本侯倒贴呢!”

永兴城每年向国外输出五成左右的商品总产值,其余五成来自内部消化和储备。以咸国当下的市场消费力能,国内只能消化三成,另外两成都用于囤积储备,以备战事所需。

这也是百里燕不急于扩张产能的原因,一方面国外市场打不开,另一方面国内消费主力来自永兴、陔陵和都郡,其余诸郡经济较差,老百姓消费力低。

如其他郡县都能有都郡五分之二的经济实力,咸国眼下的产能不仅能轻易被内部消化,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永兴城的产能都是初步核算过定下的指标。

西寰张嘴就是两成产能以成本价转给方伯,相当于出口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即便永兴产能总量维持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以晋国的市场和人口基数,其有消费能力的中上阶层的消费能力无法满足,势必形成奇货可居,需求远大于供应的市场格局。

届时压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售价,将为晋国统治阶层和贵族利益集团带来巨额收入,肥了晋国的同时,西寰凭其在咸国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在晋国国内的地位势必水涨船高。

如果永兴城产能持续扩张,两成的份额不仅足够晋国垄断其国内消费市场,并能进一步打入宋国和志国市场,将咸国经济挤出当地。咸国流失税金和利润的同时,还要面临失去市场引发的经济危机。

当然,百里燕可以选择拒绝,但西寰既然选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温柔一刀,很显然如果不满足她的胃口,晋军退兵之事将存变数,如果答应,方伯就是一只趴在咸国身上不断的吸血的蚂蟥。

百里燕默沉着,目光犹疑不定。西寰看在眼中,她慢慢品着茗香,似乎已经胜券在握,脸上却毫无声色。

沉寂足有一刻,百里燕突然说道:

“我咸国能得何好处?”

“王兄退兵,难道还不够吗。”西寰反问。

“当然不够!”百里燕坚决否定了西寰的筹码又说:“晋王发兵最终只会是两败俱伤。换而言之,晋国作为大国,却不能平服咸国,实则是你晋国败了。太子妃殿下现在想不费一兵一卒,从咸国拿走巨额好处,不觉得很可笑吗!”

“那燕弟弟想怎样。”

西寰故作退让,百里燕毫不信她。

“除非太子妃殿下答应本侯三项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西寰脸上虽然毫无波动,心里高度警惕百里燕所提三项条件。

“哦,何条件。”

“其一,晋国除盐铁外,其他货物任我咸国购买,不得限制晋国货物进入咸国,不得征收或变相征收高额出关税,更不得恶意抬价。

其二,转给方伯的两成货物中,一切军资、人力、书籍、匠术不在两成之列。其三,晋国北军撤尽数撤离广信。若许三项条件,方伯年后便可取货,太子妃意下如何?”

“前两项好说,北军之事我可做不了王兄的主,况且说撤出广信,北军何处安家!”

“晋军入咸本为共御叛军,而过去十数年间你晋军非但未帮寸忙,反在暗中助贼攻我,现在又在咸西边境陈兵,太子妃殿下觉得晋军还有脸呆在咸国吗!”

“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什么兵事,撤走北军之事我也无可奈何。”

见西寰再三推脱不做正面回应,百里燕故作让步:

“那本侯给殿下指一条明路,让北军移往岁当郡望亲江西岸,尹秧城的对面,如此晋军即能依仗望亲江供应粮草,尹秧城又可供晋军过江消遣,同时晋军仍在咸国境内,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这……”西寰语顿,她迅速拿捏着其中利害关系,随后说道:“事关重大,需王兄决断方可。”

“那就请晋王考虑清楚之后,太子妃再回复本侯也不迟。告辞!”百里燕略施一礼,不做停留,转身开门离去。

商营使一职虽然是虚职,既没有政治权利,也没军权,但其主管咸国商品目录详细和商品流通渠道,除铁器和军需品外,届时国内的经济潜力一览无余毫无秘密可言。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0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