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王也是男子,后宫佳丽无数,如今虽说年逾五旬力不从心,但好歹也年轻放纵过。三十四十正值精力旺盛,但再年富力强,人力有穷尽时,一个月伺候八个女子,要说偏心专宠一两人倒也就罢了,偏偏百里燕怜香惜玉人人有份,这就苦了七房夫人谁都“吃不饱”,再添一个八夫人,焉能有余力。
此时兰渊母女二人泣不成声,像极了受尽委屈,咸王心烦意乱,沉声道:
“寡人累了,今日先散了吧。”
言毕,咸王起驾返回广渊殿。
待咸王远去,百里燕忙去安抚兰渊母女:
“岳母大人且消消气,一切都是燕子的不是。”
“燕公子而今功成名就平步青云,早就忘了我轩亭侯府的恩情,想娶就娶,可曾考虑过我家馫儿的感受。”
“母亲给我做主……”
乔馫儿哭的厉害,极尽楚楚可怜之色,百里燕莫名感到亏心,忙是上前劝慰:
“馫儿,此事回去再议如何。”
“不,你这个负心人,我不回去……母亲,我们走……”
乔郡主立身而起扭头便走,兰渊公主紧随在后,临了不忘回头数落: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燕公子的良心早黑了,哼!”
兰渊怫然而去,百里燕顿觉莫名其妙:
“嘿嘿……这都是演戏的高手啊,给点颜色还开染坊了!”
说百里燕心黑那真是言过其实了,近些年轩亭侯府光从百货堂分走的红纯利润不夸张的说,总价没有百十万银,七八十万得有,这不算渠道费和低成本的进货产生的间接和边际利润。
而一个封君十几年如一日的盘剥,也弄不到五万银的流水,轩亭侯府轻轻松松不抢不偷不剥削不压榨,坐在家里数银子,也没见少拿一分钱,那个时候咱没说百里燕黑心,现在娶一房姨太太非小题大做闹到宫里。
百里燕思来想去,乔郡主和姜蓉不大一样,姜蓉不在乎钱,在乎的是如何多快活几个晚上。乔郡主更在乎钱,显然再多一房强势的夫人,轩亭侯府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好处就可能少半分。
兰渊母女二人走在出宫路上边走边哭,哭的还更厉害,而且是专挑人多眼杂文武官员多的御道过,如此不用宣扬,各种流言蜚语很快传开。
然而出宫坐上车后,母女二人的眼泪如同拧上了水龙头说停就停:
“母亲,今个女儿我就不回侯府去了。”
“这不好吧,说归说,可跑回娘家多不好呀。”兰渊劝道。
“不碍,燕子馋的很,少不得女儿晚上伺候。晾他几日,他就得登门来请女儿回去,母亲你就瞧好了吧。”
“话虽如此,可眼下风头正紧,万一燕公子一气去了江东,真把你晾在娘家怎办。”兰渊担心道。
“不会,还有蓉姐姐呢。燕子若敢晾女儿,蓉姐姐便会做主接女儿回去。”
“哦……这样娘就放心了。改日让你爹爹和丞儿好好找他说说,绝不能开这个头。”
姜蓉与乔郡主虽是各有家族利益,然十多年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一直相安无事。
一来是姜蓉有容乃大能容人,二来广信的形势不妙,轩亭侯府断然是不能得罪的。
三来乔郡主心眼多,精通经营之道,姜蓉心细看得远,她二人天生对眼,加之萧儿从中平衡,三人个女人联手,共同做大利益,各取所需,自然不存在就地分蛋糕,越份越小的矛盾。
如今百里燕伤及姜蓉、乔郡主共同利益,姜蓉为自己也不能把乔郡主晾在娘家孤军奋战。
兰渊母女走后,百里燕越发郁闷,此前多年忙于国事忙于征战,后院的事情极少顾及,一直由姜蓉操持,倒也不觉有什么问题。
如今永兴侯府如日中天,女眷中尤其是姜蓉、乔郡主所代表的家族利益集团已经初见端倪。
轩亭侯府自用不说,东原的糖商、丝绸商、茶商如今唯轩亭侯府马首是瞻,百货堂的渠道和商品极大推动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和流通,已经形成无法剥离的利益纽带,大有压过盐枭的势头。
而广信就像瘸腿了一条腿,地盘越做越大,经济盘面越做越小,不加以扶植,日后势必形成轩亭独大一方的格局。
此外卤侯代表的盐枭涉足制碱后,财力大涨,但内部分化日渐明显。
以拥护咸王为首的卤侯盐枭控制了火碱生产,得以另辟财源。而另一派以太子为首的盐枭与江东、岁当旧贵族势力勾结,利用盐业从晋国谋取利益,和晋国勾结甚密。
好不容易花费十多年心血消除积弊,推行新政倡导开明,消灭压制了一大批潜在贵族危害,而今却是摁下葫芦浮起瓢,消灭一波权贵阶层,又如雨后春笋般新生一波势力更强,专业更高的新贵势力,而且还是百里燕一手扶植起来的庞大利益网络。
如今方伯入朝,日后朝局斗争势必更加激烈,百里燕不得不开始考虑后咸王时代的政治格局和经济中心,同时危机越发紧迫,时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当天下午,百里燕于枫林河畔一处古亭高勋喝茶,重点谈了朝局和新占土地的安抚减免事宜。
长史是丞相的秘书,如今相国之位悬空,长史就成了咸王的秘书和近臣,有些事情无需当面请奏的由直属官吏处置是正常的程序。
在封建君主制的制度下,君主并非诸事亲力亲为,尤其是生产力低下,诸侯割据的青铜时期,君主需要过问的事情远不如中央集权帝国制下的王朝。
琐事和细枝末节的政务都由各级官吏,根据上级官吏的指示,依现行的法律法规按章办事,甚至直接由地方贵族代为管辖都是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君主多数情况下只做纲领性决策,很少过问所有细节,诸如秦始皇、雍正这等工作狂人事无巨细过问每件事,累就得累死。
此后数日姜蓉的唆使授意下,侯府各房一直打着冷战,没有姜蓉的允许,谁也不敢留宿百里燕过夜。
而与此同时各路消息接踵而至,神通北上桑南不久粮草断绝,不战自败,其本部数万人陷入绝境不战而散,神通本人只带数千人继续西逃越逃兵力越少,不时遭遇溃兵的袭扰和掩杀,境地甚惨。
同时沈暮驰暗伏川中内应四处放火,焚烧庄稼,数日之内烧毁冬麦数以百万亩计,攻破万川已指日可待。
东线形势逆转,各地叛军望风而降,公孙岳得百里燕急令后停止继续西进,转入防御,但向西放出咸军有粮的消息,以鼓励以西的人口向东迁徙,同时命令黄彻加紧向公孙岳军中运粮,以便吸纳更多人口。
而雷霆、圣焱两军于十一月底溃散后,十二月初,部分难逃叛军窜入原山、德康、甘府、上关等郡,或是骚扰劫掠,或是投降,造成极大隐患,但同时给长孙造成的恶劣影响初见端倪。
穗长、房岭、清田、蜀田、桑南等郡大乱,兵灾横行盗匪猖獗,人祸之下又逢天灾,致使五郡之地雪上加霜。
然而长孙国素来都有不自量力妄尊自大的恶习,即便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决口不提收买叛军背信弃义的勾当,誓言要出兵讨伐咸国,讨回“公道”以正视听。
于是自十二月间开始,长孙使者几乎每日进宫大吵大闹,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丑态,就像是给惯坏的了的孩子索要着糖果,不给糖果就在你家门前福字下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