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官府过多的干涉,不仅不能收益最大化,还可能因为商人的避险行为令官府蒙受损失。因此较为开放和无序的市场,政府的受害相对较小,而私人和民间资本的受害程度更大,尤其是咸国控制了上游市场的消费和生产,供应链和市场出现问题,多数情况下受害的下游消费市场,也就是其他诸侯国。

当然,并非说用权利管起来全无好处,适合时代的管理制度和张弛有度的措施,能更好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而如何个“张弛有度”,取决于永兴城的最终产量。

而咸王一直以来弄不清永兴城年产多少价值,籍此机会正好将永兴城纳入监视范围之内

对晋国而言,通过商营署能获悉咸国商品经济的总潜力,以及商品大致成本,并籍此通过咸国市场和商品谋取巨额利益。

同时官营署只分管商品名录和寻找商业渠道,不涉商品的生产制造,原料成本及军火兵器的交易,最大程度能让百里燕接受,甚至方伯背后的晋国市场能完全向咸国开放,带来更多的好处,无形中也增加了国库收入。

这么个方案对三方而言皆大欢喜,至少也是折中而偏向咸王和晋国的方案,百里燕面前也能说得过去。

季锦昇很快看透高勋深意,但对此人更加警惕,如此厉害之人深藏咸王身边而深藏不露,突然出手能将三方势力彻底摆平,此种忍耐和城府,说其可怕也毫不为过。

仔细拿捏了分寸,季锦昇小心试探道:

“高大人,新置商营署所设职能关乎咸国机密消息,不会再有变卦吧。”

“季将军请放心,太子妃殿下对咸国商品明账知道的一清二楚,无所谓再深入了解。”

“那好,高大人暂请回宫,待太子妃殿下回府,季某即刻向殿下禀明。”

“那本官告辞了。”

高勋抬手略施一礼,随即转身离去。看着其远去背影,季锦昇不禁头皮发麻脊背寒意阵阵,心中暗道:

“此人不是能臣便是奸贼,咸国的大不幸啊……”

待高勋离去,季锦昇折返后花园将消息详细禀报西寰,西寰仍旧半信半疑,对新置的“商营署”存有疑虑。

“此事本宫怎觉模棱两可,并无半分的好处啊。”

“殿下,此官职确实并无实权,但却能洞悉西咸国商货总额,并能籍此从永兴城进货,而后专卖他处赚取巨额利益,如此即可窥咸国财力物力全貌,同时利于我晋国效法咸国新政,为我所用。

公主试想,如今咸国仅有七郡之地,而我晋国是其数倍之巨,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旦将咸国新政变之为我有,晋国国力岂非咸国之十倍,其他诸侯国之数十倍。”

“照季将军此言,其中大有利可图?”

“何止是大有利可图,图利在于其次,图咸国之图强之法才是大道根本。得此法,近的不说,远的日后晋国图强亦可用此法。让咸国在前开路,我晋国在后跟随效法,咸国若出弊端,我晋国正可借鉴。”

季锦昇旧居咸国十多年,深彻的洞悉到利益之外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变革,唯有不断变革国家才能图强。而然季锦昇只看透了其一,不知其二。

改革是利益重新分配,使资源更为合理运行的行政措施,而改革的本质是制度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先进知识和人才的储备。归根到底,先进的教育和思想是推动以上所有一切为之改变的原动力。

正所谓“细雨润无声”,没有先进教育这块基石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制度和分配的改革无不是空谈。

季锦昇只看到了利益和改革的表面关系,而晋国深层次的固话利益阶层和制度,无法推动最基本的土地改革,何谈基本生产关系的改变。没有农业的变革,技术变革改变生产关系提曾生产力也无从谈起。

归根到底,百里燕前世认知的可预知性,推动了整个时代变革的巨大浪潮,既无法阻挡,也无法被复制。季锦昇的思想广度日久见长,但比之百里燕而言,他永远不会知道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在何处。

翌日,太子姜蛰转达了西寰最终的答复,至此西寰与咸王站在了同一条船上,前者为了体面的地位和女人的自尊,后者为了王位和老儿的暮年雄心,联起手来对付野心膨胀的晋王。

自从方伯被封尹秧之后,起初发展的并不顺利,原因也很简单,百里燕当年出了个缺德注意,只封城不封地,迫使其只能以尹秧城城内土地和港口为资本,为咸国在江东开辟一处贸易点。

为此方伯投入了巨资和人脉用于开发经营,经过十五六年建设,如今的尹秧城城池虽然不大,但商业规模已是周边首屈一指的商埠,晋国、志国、宋国的船只经由望亲江往来三国,在此交易大宗商品。

方伯与十一月初二得到消息,期间耽搁数日,于十一月十四才赶到陔陵,按说终于能入朝为官,应该是件高兴的事,然方伯很不乐意。为了谋这个官儿,他奋斗了十六年,一朝得偿所愿,却是个虚衔,但西寰压着,这件事倒也定了下来。

十一月十六,咸王于宫中设宴款待方伯及太子夫妇,次日商营署正式挂牌,方伯正式走马上任,然十一月二十“前线大捷”送至陔陵。

百里燕率军火烧连营数百里,黑巾精锐水军全军覆没,长孙东南水军大败。

“大王,大王!”

卢皋手持捷报高呼闯入广渊殿中,咸王不知内情,闻讯大惊失色,只以为是晋军已经发兵来攻,一跃而起冲出内殿:

“卢将军何事如此喧哗!”

“大王,大捷,永兴侯前线大捷,叛军溃不成军,已作鸟兽散!”

咸王闻讯脸色讯变,不喜反忧,心里的落差跃然脸上。很显然,数千里外的捷报并不能解决晋军咄咄逼人的态势。

“拿来寡人看。”

“诺!”

咸王接过捷报一目十行,脸上表情起伏阴云皱起:

“永兴侯围剿叛军,何故先发大兵去攻长孙水军,如此岂非给长孙以借口讨我咸国,给寡人添乱吗!”

“大王,长孙与三十余万叛军媾和,企图以叛军为先锋,于十一月下旬来攻我,永兴侯以咸军名义先攻叛军,后以叛军名义再攻长孙水军,烧尽其粮草。

如此一来,叛军粮草至今日全数断绝,长孙东南五郡叛军将不战自乱,尽数陷入无粮可用之险恶境地,数十万叛军化军为匪,长孙收拾残局还来不及,岂能腾出手来与我军作战。”

“嘶……卢将军之意,长孙完了?”

“臣以为,长孙步军战力羸弱,叛军即便是化为匪徒,也是悍匪,其短时内难以平定,平定五郡之前,长孙国恐怕再难抽出气力与我军交战。

此外捷报中永兴侯隐去一事未提,十一月初,永兴侯向御客所借上等战马五万匹运抵昌尹,将调精锐战卒五万人即刻回国,最迟十二月底能赶到江东。”

“永兴侯不负寡人期望,好,太好了!”咸王好字连连赞口不绝,接着又道:“对了,长孙吃此大亏,晋国会怎样?”

“据臣判断,赵帅若在西线坚守,江东能形成对峙,形势将对我国有利。届时晋王多半不会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单独与我开战。而且其北军在长孙,长孙吃了如此大亏,倘若形成僵局,晋军在长孙国内的辎重补给将耗费长孙国数十万人力用于转运。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0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