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前线除了沈毕的北军三十多万人马外,还有卫王钟栋的三个弟弟,钟槐、钟密、钟廷三兄弟兵马,三人率兵攻入孙国,如同是在分自家蛋糕,趁机攻城略地占山为王,三人既不买卫王的账,也不买沈毕的账,三位各自为政,截留沈毕军资补给,壮大自己兵马,致使沈毕军迟误战机,未能在黑巾兵力东调这一有利情况下,在西线取得重大进展。

相反燕、孙、梁三国合兵后,陆续将黑巾军逐出梁国,西北战线恢复至盛元632年水平。

而与此同时,长孙、晋国云节会盟后,两国就出兵一事迟迟达不成统一意见,但这件事晋王不急,急的是长孙国主。

于是僵持到九月底,各诸侯国相继各自出兵,会盟彻底无望,同时咸军打下了彭源,长孙国主曹衍急于吞并孙国土地,眼见情势不利,遂做出让步,同意晋国出兵方案,于是云节会盟最终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果。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眼见咸国攻取了彭源,曹衍令相国刘卞前往陔陵面见咸王,尽无耻以降低关税和过境保护费为由,换取咸国对桑南、桑北两郡出兵。

如此既迟滞了咸军继续向西扩张,同时减轻了长孙军正面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其实谁也不傻,曹衍算的非常精明,每年从咸国输往西海,以及从西海输入咸国的货物关税和保护费、过境费折合白银多达数万寸银,十年就是小五六十万,不是一笔小数目。

咸国如果继续向西扩张,每打下一个郡,每郡头几年每年所需支出的安抚重建费用都不止百万贯的钱粮,咸国攻取的郡县越多,消化投入的财力越多。纵然咸国有南境宝藏,但十年间只有支出而没有收入,愣谁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但这显然是曹衍、刘卞守财奴式的一厢情愿想法,且不说咸国粮草钱款充足,咸国陆续推行的新法极大激励了农民积极性,降低了叛乱,新式农具和耕作法普及推高了亩产,咸国有足够的土地承载力,承担占领地最初几年的巨额口粮补贴。

同时志国地大物博,其市场将是咸国大宗物资的主要来源国,咸国完全可用铁制品和特产商品换取志国的大宗物资,同时输出新式农具以推升志国产粮,届时只需增加进口,鼓励恢复生产,可极大程度缓解粮荒问题。

当刘卞向咸王提出以出兵换关税时,结果咸王只反问了一句,桑南桑北两郡日后归谁,结结实实堵住了刘卞哑口无言。

十月初,晋王命太尉姒清统帅北军,姒昌为北军副将军,共同主持出兵事宜,晋王不日起驾回国,其途径陔陵之际未敢在停留,以最快速度扬长而去。

原因很简单,咸军火炮和热气球轰炸的消息已经传开,百里燕的“恐吓”,此时变得再也不是无力的恫吓,而是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

由于黑巾军的挣扎超出预期,各地战事推进都不顺利,而造成这一原因的罪魁祸首,仍旧是长孙国涉密不严,导致火器和火药技术大量外泄扩散。

尤其是黑巾军摸索出火药的大致配方后,自己大量铸造肩扛式火器,给攻城和野战都带来极大伤亡,同时爆破武器和火箭式武器的大量普及,无疑也加重了战争的残酷。

于是砡工派的搬迁受到战局的威胁时断时续,段颂之起先想走长孙国,而后经由海陆前往咸国,如此距离最短最省事,两三月内可将梁国所有人员及其家属全部运往咸国。

然出了永兴事变之后,不得不改道西南,先去燕国借道卫国,而后在前往徐国御客总部,如此一耽搁就是大半年,直到十一月底,砡工派在梁国全部人员才算迁入御客总堂。

而与此同时,志王派遣陶敛长子陶纯出使咸国,就购买火炮与、热气球、手榴弹一事进行磋商,甚至暗示可以出高价购买相关技术。

陶纯抵达陔陵的同时,公良修后脚跟到,目的相同,但除军火外,公良修还要药品。

咸王急切希望达成志国交易,并让百里燕尽快拟定交易明细,并在年前达成协议。

公良修的到来对外高度保密,百里燕将其安排住在百货堂总店,籍此掩人耳目。这日已是晚上,酉时已过,百里燕着便衣从后门离府,徒步前往银杏街,经偏门潜入总店。

得益于新法取消了历朝历代一贯秉承的夜禁,陔陵的夜市空前繁荣,各种门店都经营到午夜甚至更晚,百货堂夜间总堂依然营业,直到子时才会打烊。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夜市极大刺激了商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税收和相关行业的衍生发展,带动了就业和资金流动。

而在公良修看来,这一切在陔陵之外,是其他诸侯国所难以企及的盛况。关上半扇窗,公良修又坐回案前,煮着酒边喝边说道:

“说吧,咸王可是答应了?”

“其实你早知道,我王必然是会同意的。不过……”

百里燕欲言又止,公良修追问道:

“不过何事?”

“在下其实不建议公良军现在就买,可以再等三年或是四年。”

“为何要在等三四年,莫非是你永兴侯有意刁难于我。”

“公良兄别急嘛,听在下慢慢说来。眼下我永兴城正在研制质地更好铁料用于铸炮,但仍需数年尝试,到时,永兴城将铸成威力更大,而射程更远,重量更轻的火炮,价格兴许不比现在的更贵,而且此炮一出,绝然无可超越。

故而买的越早越吃亏,因此在下并不建议公良兄现在购入火炮,如此并不划算。”

“即便阁下所言非虚,可我父亲哪里能等的了三四年,明年战端再开,我公良军势必元气大伤,往后如何在朝中立足。”

相比于投石机,火炮的效率无疑高了十数倍,尤其是在采用药包技术后,火炮的装填和发射缩短到了五六分钟,大口径也只需八九分钟,速度是相当之快。投石机除了能发射更多种类弹药外,无论射程、效率还是所需人力,都远不及火炮。

且数十门火炮连续数日轰击实心弹丸,可将普通土坯城墙彻底轰垮,而投石机需要更久,精度也差强人意,加之黑巾军守城装备有火药爆炸武器,如此严重制约了攻城和战线推进,加剧了伤亡。

前线拼杀的都是公良军,志王购买的军火多半只会装备陶敛的镇西军和志王禁军,至多由志王嫡系率领的炮队开赴前线,绝然不会交给公良军使用。

通过此种手段,逐步削弱公良军实力,等到打下了地盘,公良军多半已是元气大伤,最后坐享其成的只能是志王。

“公良兄,公良军明年准备何时用兵?”

“二月初吧,永兴侯是何意?”

“大王令我正月前达成交易,因此本月其实可开始为志王铸炮,同时我军火炮也会一起生产,因此如若是明年二月用兵,永兴城可再向我咸军供应二十门各型火炮,并且是运到前线,如若贵军能拖至三月间,永兴城还能向前线咸军供应三十门,总计约五十门。”

“那我王的呢?”

“志王所需首批六十门炮一并生产,但会延后交付,明年二月初先行交付十五门,而后每月交付二十门。”

“这么快!”

公良修大吃了一惊,百里燕却是不以为然,风轻云淡说道:

“若无一百三十万斤的铁产与库存,咸国怎能如此迅速铸炮。因此贵军如若能在明年三月后用兵,咸军至少会有七十门左右的炮队,两日夷平城墙绝不在话下。”

“可那是你咸军火炮,我军怎能用得!”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9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9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