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手榴弹说实话,不适合用于集群攻击作战,更不适合用于冷兵器攻击作战,多数时更适合阵地战、防御战,其战术战法都必须重新调整。

因此选拔掷弹兵,至少要扔到六十米开外才具有实战效果,七八十米更好,因为即便是轻弓,有效射程也有五六十米,强弓更是一百二三十米开外,如果是弩,那就更远。

诸如田鹏这等蛮力,能扔到百米开外的,绝对是镇军之宝。

“此外永兴城最近三年间陆续造出热气球八十余只,加上赵帅手中三十余只,可有一百一十余只,赵帅可令士卒乘以热气球,浮在一百五十步之上,从上而下投掷手榴弹,可击杀地面或是城中守军。不过火药稀少,赵帅可要省着些用。”

“如此甚好,有此二物,西进时我军将会顺利得多。另外,能否从南境调些独角马,以减轻我军后勤转运负担。”

“不瞒赵帅,当年北归之时,不慎中了金雪狄人歹计,母独角马被喂绝嗣草药,致使各国所分母独角马,不少母马难以受孕,故而四年多过去,我咸国在南境独角马只从当年两万六七匹公母马,繁育至今日的不到四万匹。

如若调少了,不顶用,调多了,有碍繁育,故而不是在下不想调,而是为日后计,能不征调则不征调。不过永兴城陆续打造一批四轮辎重车辆可用,另外辎工营十万人开战后,可调往前方专司粮草转运,新附民中也可抽调数万人,外籍军可填入后方守备,以减轻我军后勤转运负担。”

百里燕这时突然觉得大司农真不好当,分管农业和畜牧不说,一开战,管粮食,管肉,管吃喝拉撒,还得管畜力。

当下咸国又不置太仆一职,也就是管马政和后勤畜力的官职,也没有司空。司农的既掌管农业财政,还得管人吃马喂,更要兼顾农具、工具、兵器、矿产生产调度,也就是技术生产。

一整个大杂烩,故而名曰大司农,关键就在一个“大”字上,否则干脆叫司农也可以。

此前出任大司马使不过是挂个名,还不觉得,现在俨然一个运输大队长,赵逊完全是来要债的。

而受制于勘探技术制约,这几年国内找来找去,咸国本死活找不出硫矿,永兴城火药制品的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只能寄希望于日后化工发展,能从其他矿物中提取分离硫磺。

索要独角马不成,赵逊不甘放弃,继续索东要西:

“调拨些健宝马于本帅传令,总无大碍吧。”

“这道无妨,赵帅只要不筹建健宝马铁骑,下官这个大司农也就松口气了。”

健宝马品质虽好,数量着实不多,截止今年夏季江湛来信,过去四年拢共才繁育出七千多匹,加上原有的马群,不过一万三千多匹,甚为珍贵。

只有等四年前的马驹今年明初性成熟后,明年马群的下崽数量才会多一些,繁育出足够的军马,仍需要等上五六年甚至更久。

此外口粮的消耗也是健宝马的硬伤,南境草场众多,一时半会儿倒也没什么问题,所需谷类精饲料较少。

待到迁回中原饲养,没有足够的草场草料,要维持健宝的速率品质,只能靠精饲料堆积。

百里燕正在考虑在人烟稀少的郡县,规划几块无人区,用以养马牧牛,减轻平时所需的精饲料。

值得一提的是掣驰饲养健宝马、千里马后,各国处心积虑废寝忘食,最开始还大把的撒出人马,南下沿着百里燕北还时的路线寻找,试图找到流散的其他健宝马马群,结果两年过去,除了找到些遗弃走散的军马驮马外,健宝野马踪迹全无。

于是目光转向了咸国放养的健宝马,或偷或抢,先后损失了十数匹健宝马,为此百里燕向掣驰城迁青壮男女四千人,骑兵一千,加强马匹的管束,同时督促苏方义加强当地警戒。

初步商定后勤补给,赵旭又谈及西线情况。

各国火器都层出不穷,仿制的情况也良莠不齐。

由于长孙国的铁炮材质尚未被各国所知,其他诸侯国自己仿制的震天火或是生铁炮,或是铜炮。

受铁炉吨位和浇铸工艺制约,各国仿制震天火主要以小口径五六、十二三斤弹丸小炮为主,射程也不够远。

火药经过数年流传,各国逐渐吃透了一些秘密,加之长孙国严禁硫磺出口,火药中的硫磺硝烟的味道,明摆着告诉其他诸侯火药含硫。

于是相继出现不少仿造火药,由于配比的问题,各国火药成份也是五花八门,威力严重不足,甚至还不如长孙国的配方。

此外点火式罐状投掷火药武器层出不穷,专职的掷弹兵兵种隐约出现在各国军中。

同时也陆续出现些新式火药武器,如霹雳矛、飞火枪等,值得一提的是卫国出现了蜂窝箭,与明朝的一窝蜂和神机箭有的一拼。

能将箭簇轻易送到两百步开外,但面对正规军日益先进的铠甲和火器,箭簇早晚被火器所取代。

至于黑巾军,想来觉得可悲。如果能拖上三年五载再起事,等偷到了长孙国火器和火炮秘密突然发难,其军事破坏力将更大。更犯不着像雷霆天王那般,用堆粪发酵,制造硫化氢和沼气用以爆炸,火药武器的出现,无疑也重创了黑巾军自己的神化。

但历史是不能推倒重来的,火器的出现,从整体上扭转了战争的形态,十二年的肆虐和扩张,已经耗空了黑巾军所有家底。其终究只是一群草莽,对治理国家几乎毫无建树。

戌时前后,百里燕比以往提早一个时辰离宫回府。

姜闵、姜乾父子下午进宫面君,拜谒卤侯灵柩,百里燕已是见过一面。姜蓉在后院内堂准备了桌家宴,很是丰盛。

“让岳父大人与内兄久等,燕在此自罚一杯。”

百里燕举盏一饮而尽,姜闵感慨万千说:

“燕公子啊,十多年间惊天之变,岳父我真是悔不当初啊。”

“若无岳父当年提携,又何来燕之今日,岳父此话严重了。”

“唉……燕公子若在,广信或许也能如陔陵今日这般富庶繁华,我父子二人也不用日夜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见姜闵无奈,百里燕顺话往下说:

“岳父大人,广信维持七八万军力很是艰难吧。”

这时姜乾接过话道:

“打了十多年,广信钱粮早已耗空,若非截留了税赋,现在连粮草维持都成问题。”

“据我所知,广信连同所控各地城池在内,地盘虽大,人口却是不足八五十万,以当下田亩产力,养步军六七万骑兵一万,已是极限。如今咸西郡各地多数收复,北海郡以西已无多大威胁,岳父大人为何不考虑消减兵员养民呢?”

“谈何容易啊……”

姜闵一息长叹,萧索之色跃然脸上,百里燕问道:

“为何不可?”

“晋军三十万人扎在广信,我怎敢轻易削兵。燕公子你又不是不知,咸王虽是提防晋军,却也在利用晋军监视广信,若是削兵,不准哪日天下太平,晋军挥师一击为之奈何。而且太子登基之后,西寰必然容不下我广信,必除之而后快,我岂能不防。”

“那岳父大人就一直如此耗下去?”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8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8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