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这个消息,咸王掐指一算,利润着实惊人,于是立即吩咐百里燕也在咸国酿制酱油和白酒,同时开始拼凑军队。
由于是远征,咸王没打算精锐全出,为削弱各地贵族,从勤王军中先抽了一万,咸军再抽一万,广信军也抽一万,其余两万摊在百里燕头上。
新附民军、外籍军各抽一万人,大都督钟衡出任远征统帅,左都督司空南、右都督许捍为副将,于三月中旬完成集结,乘坐战船前往梁国。
三月底四月初,各地开始春耕,北海、东原、岁当、江东四郡暂停再推新政之后,情况有所好转。
与此同时南境形势转危为安,再未见御客前来化缘,着实也让各国诸侯松了口气,永兴城得以扭亏为盈。
四月中旬,配合新币发行的新修税法陆续实施,新修税法仍以增改和删除那些冗杂,且不合时宜的税收项目,同时增加新的税目和新增税种。
私下咸王对各地贵族的不满已忍无可忍,由于晒盐法致使盐价大跌,各地官府与贵族无利可图,暗中勾结晋国将咸国盐中掺入晋国劣质私盐,如此无疑是伤害了咸王与盐枭们的利益。
咸王试图尽快的解决这一问题,百里燕意识到事情不那么简单。
起因还得追述到当年,百里燕设计将方伯封在尹秧,而那里却是一块极为利于航运的贸易站点,当年是出于抵御志国的目的,并没有想到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因此当年与今天,国际局势与国内问题发生根本性改变。
搁当时,无疑是一招妙棋,搁今天,却是搬起石头,是怎么也没料到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这次的税改,仍以润物细无声的缓和措施,逐步削弱各地贵族在本地的经济特权,而过于激进的税改,无疑将直接刺激权贵的反扑。
全国循序渐进税改的同时,继续加强各地官员改组和筛选,咸王从盐枭中专门挑选了一批骨干,前往各地专门落实税法。由于新币发行和南境战事的平息,各地贵族再无更好的借口继续勒索封地,他们手中大量囤积的铜钱很快将成了烫手山芋。
由于国立钱坊根据阶层限额兑换新币,且优先都郡地区和新附民,致使各地权贵盘剥百姓所得的铜钱既不好出手,同时也不敢出手,但又不甘心砸在手里,许多地方陆续出现旧钱疯狂暴跌的恶性事件,有甚者旧钱在一夜间贬值八倍之多。
到了五月间,北海、岁当、东原、江东四郡中,紧挨晋国的江东郡旧币崩盘,贬值十倍。
百里燕则坐等泡沫破裂,预先秘密调去新币输入江东郡,做多咸国旧币币值,半月内平抑,通吃江东郡八成旧币,倒赚旧币铜钱折合寸银价八十余万,尹秧君方伯及其当地贵族损失惨重。
北海、岁当、东原三郡随即偃旗息鼓,旧币币值迅速回升,百里燕随即前往广信,说服姜闵、姜乾、罗松亭等人,以广信金银三成,等价兑换新币流通,有江东前车之鉴,三人遂同意,北海郡数月内钱币易帜,很快波及鼎炀城。
五月底六月初,江东崩盘风波刚过,百里燕收到近二十五万根寸金,一百二十二万余根寸银。
当初最后藏下的四十万金币、三百万银币,经过数月间准备,经由砡工派左门程济源大师秘密安排,浇铸成型,而条件是这笔暗款的零头作为酬劳。
此外其他截留财宝玉石,尽数藏在了侯府地下库房。
总量庞大的工业钻石,百里燕令蒋杰从各地挑来少年子两百人,经数月分拣归类,尽数装于双层麻袋之中,个头最大,质地最好的工业钻石陆续运回永兴侯府地库,其余压在永兴城,由刘灶父子、工造官杨盾看管,以便于日后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辛香料和皮货,还有一批不算太多,但中原罕见的草药为钱坊筹得了大量钱款,不然江东风暴,百里燕绝然拿不出巨款前去镇压贬值风潮。
五月间,百里燕正式迎娶了春柔、春芳、唐桃三女子过门,等了这么些年,三人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分。
六月中下旬天气酷热,北返中原民多有吃不消,古达帕一族更是从未见过北方如此酷热,同时惊奇中原竟能在酷热天气造冰。为解古达帕等人酷暑,百里燕命人建造风塔。
风塔是一种砖石结构的高塔,高达二十米以上方能见效果,越高越好。
塔的上层为蜂窝结构,蜂窝之内有水池,风塔下中空,当热风通过蜂窝产生对流时,对流空气受水池影响,热量被吸收,通往下层过程中温度再次下降,抵达地面阴凉处时,温度往往不超过二十四五度,十分舒爽。
风塔建立后迅速风靡陔陵,咸王在宫内大兴土木修造风塔,最高一座后来竟然达八丈,还命人将冰块置于风塔水池之内,温度骤降至二十度以下,简直如吹空调。
六月底,砡工派新造五台新式纺织、纺纱机投入使用,由于采用了更为合理机械结构,劳动强度有所减少,但效率却比传统纺织机高出三倍,织出的棉纱和布匹更为细腻。
三月后大批新式纺织、纺纱机投入使用,新布大受欢迎。四年后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出更为先进的飞梭纺织机,并出现以风力代替人力的纺纱机。
七月间,夏收接踵而至,去年的付出终得到回报,咸西、丘南收复土地走出经济低谷,国库粮草倒贴政策得以终结。
各地征收的粮草年底之前大有结余,秋天再收一季,粮价迅速回落。
新币的发行和流通在都郡、永兴等试点地区收效甚佳,事实证明,开放包容性的财政税收政策,加速了资金流转和产业复苏。
为应对日益繁杂的财务工作,百里燕令永兴城按照他绘制的图样,打造算盘一千副,分发给各处钱坊、工坊,用于繁重的计算任务,为此左门大师程济源还要走了一百副,并在不久后迅速仿制,风靡中原。
八月、九月间,许是黑巾军感到西线压力,突然对咸国用兵,还使用了火炮火器。
或许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八月、九月间咸西地区大雨滂沱,近乎裸奔的火器难有用武之地,赵逊乘机出击,还缴获了若干火器,为此还拉了两门到永兴城令百里燕仿造,咸王也再三催促仿造火炮。
然百里燕没同意,但增加了火药供应。
入秋后经济大幅好转,百里燕得以抽空收拾永兴城的摊子,思来想去,教育为先,教育之中数理为重。他又从府中翻出629年编成的数理教参。
岁月蹉跎,过去这么多年,前世还记得多少,已是很难说清。
百里燕花费两月时间,重新整理论证当年编写的数理教参。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一些中高级的数学内容,并借鉴了金雪狄文字,使之表达式本土化,更符合当下人文国情,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地球表达符号,如加、减、乘、除、小数点等符号仍可沿用。
而数字的选取,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照般阿拉伯数字,且不说当下没有依据可考,说服不了旁人,且生涩违和,与中原文格格不入,难以被接受。而且阿拉伯数字有弊端,4、5需要两笔,当然,潦草可以一笔,6、9会颠倒,1容易和竖搞混,3和8写草了容易搞错。最终权衡利弊,考虑使用金雪狄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