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勒索,是讹诈。你不见本将给了宋国那么些许铁器,这些东西晋国不缺,但是宋国急缺,故而晋国多半是不会要的,如此一边输财于宋国,一边输兵给宋国,晋国勒索宋国之后,宋国能善罢甘休吗?”
“哦……这不是人前说和,人后刀子吗。”
“正是此理,届时有宋国哭的时候。”
宋国归根到底是晋国的附庸,比下邦还要低一等,宋国今天得到的,无不是明天被晋国勒索,宋国毫无反抗能力,只能忍气吞声,当这种压迫积累到一定程度,只要一个火星,宋国这个干柴,就能烧起熊熊烈火。
百里燕现在先给宋国递去一把快刀,武装起宋国,日后志、晋反目,宋国这把快刀关键时刻就能要了晋国的命。
离开宋军大营不久,消息很快传入王彦飞耳中:
“消息确凿?”
“消息千真万确。”密探说道,继续又言:“不算兵器、甲胄、珠宝、玉石,其他至少得值百万寸银。”
“真没想到啊,百里燕随便漏个手,竟也能值百万之巨,暗地里还不知道藏了多少!”
思索之际,帐外亲兵来报:
“启禀大将军,岐军纪尧将军求见。”
“有请!”
“诺。”
王彦飞屏退密探,不久纪尧匆匆而来:
“王将军,你倒是拿个注意啊,这卫、燕、赵、陈、徐都得了好处不在追究,我们岂不是给曹驰正晾在一旁了吗!”
王彦飞故作难色说道:
“卫国已得御客巨额好处,断然不会出尔反尔,况且公良文所得甚巨,陶敛更没有道理再索要好处,如今只剩下你我两家,已无先机可言。依本将看,暂且罢了,待日后再找咸国算账。”
“这,这怎可以,如此你我两家岂不损失最大!”
“那纪将军可有把握战胜卫国?”
王彦飞反问道,眼神颇为不善。
纪尧立时明白过来,已是想到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却也没听说晋军得到好处。此时要是逼问,非但王彦飞不会承认,还得被骂个狗血喷头。
略作思考,纪尧小心说:
“王将军,南境之战你我两国伤亡巨大,他国皆得好处,却独独你我两家没有捞到便宜,御帅如此厚此薄彼,未免有失公允,不如你我明日去见御帅,讨个公道如何?”
“好啊,本将正有此意,明日就去找那曹驰正评理,否则绝不善罢甘休。”
王彦飞说的信誓旦旦,结果第二天突然抱病,只派出右都督前去讨要说法,此外还有长孙国,宋国大司马旷硕也是去了。
虽然暗地里百里燕塞了不少私货,但面子上依然得维持没有拿到一丁点好处的受害者形象。
当然,晋国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但形势比人强,王彦飞强作出头鸟,不会落下好结果。于是这个重担不久之后落到了西寰的肩上。
五月初,卫国沈毕最先撤兵返回防区,而后是燕、赵、陈三国。王彦飞走的时候,连带把旷硕给拖走,这个时候纪尧才明白过来,原来王彦飞早拿到了好处,他被出卖了。
长孙国仍死皮赖脸上门讨要好处,不断骚扰百里燕馆驿不胜其烦。
于是五月上旬,百里燕离开月城前往业绥祭拜咸军亡魂,一同祭奠塞骞、吴登、鲁诚、宋锦等人。
五月中旬,新附民陆续经天南关抵达月城,出发时有一百四十余万人,抵达月城后仅剩一百三十七万余人,沿途病死、失踪、兽袭、冻死亡故者达数万人,多数是伤病员与妇孺。
各诸侯军小道消息非常灵通,闻讯当被俘初押往南方的三十二多人,不计御客在内,活着的还剩下十多万,捞得不少好处,还有许诺的金银,于是立马又遣人返回月城索要这些兵马。
百里燕与公良文、公良修早定下策略,这些联军老卒无不是两军一手拉扯起来的劲旅。
且不说他们的手中的金银,这些人战术战法极为娴熟,知道秘密太多,熟稔咸军、志军战法,劫掠之事都是他们一手带人所为,贸然放回去,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放回去,绝大多数人不会得到重用,也是浪费了大好的军事资源。
于是北还路上,百里燕、公良文是连哄带骗,连同工匠在内,骗住了十三四万人,待安置返回咸国后,一并将其家人从母国接来。其余数万想要回国也不强求,奖金如数发还。
而事实证明,若干年后,这些自愿回国的老卒不仅被骗走了金银,多数没落得好下场。
五月中下旬,蛮王布伦铎遁远,形势进一步好转,百里燕急于回国,与公良文达成协议之后,百里燕分得中原民六十余万,老卒五万七八千余人,伤员病残数万,老卒主要是水军和多数的工匠。志国将提供道路和运力粮草,方便咸军回国。
所有空余驮马、独角马悉数移交御客,金雪狄战马尽数被收缴,咸军得到两万参差不齐的匹中原战马作为交换补偿,公良文要好得多,得到了五万匹较好的中原战马作为交换。
同时咸国最终只分得一万两千多匹的母独角马,以及一万四千匹的公独角马,三万匹驮马,并有权在御客属地无偿放牧牲畜和马匹,也包括健宝马和千里马的放牧权。
六月初,大队交予司空南,百里燕携骑兵两万,又向御客借得战马三万,五万人押着贵重物品抵达掣驰,抓汪谭审问,其非但拒不承认,反污百里燕默许其所为。
原因竟是当初百里燕为在南境站稳脚跟,确实默许其克扣药材军资,以结其好。但从未允许其将大军粮草辎重全数变卖,而这些钱财下落不明,汪谭又拒不承认,百里燕只好将其斩杀,以平军心。
本欲将其押回咸国交给咸王发落,百里燕只担心其中牵连甚密,令咸王难做,最后反弄巧成拙,只好在没拿到口供情况下,将其匆匆处斩,任命江湛代为出任督军使。
江湛因咸王迁怒不得返回咸国,汪谭之事他又多次向赵逊告状,均被鼎炀侯弹压,其在朝中得罪权贵甚多,返回咸国已无活路,故留其在千岳山既可活命,同时将独角马、健宝马、千里马一柄交由其放养。
五月间,咸王得百里燕即将北归,狂喜数日。
六月中旬百里燕遣卢皋百人,骑健宝马持御客符节,借道宋国,经志国飞驰北上报捷,于七月上旬抵达陔陵。
“大王大王,好消息,好消息啊……”高勋大声疾呼,飞快跑向咸王。
咸王喜色跃然脸上,放下钓竿忙向高勋走去:
“高卿,可是燕公子已入国境!”
“启禀大王,燕公子尚未进入咸国,是卢皋将军提前报捷来了。”
“哦,快,快带来百灵园见寡人。”
“诺!”
咸王搓着双手精神亢奋,等了许久,卢皋牵着一匹千里跃来到园中:
“臣卢皋来迟,参见我王!”
卢皋躬身一礼,咸王忙去将他扶起:
“卢将军快快免礼。”
话音刚落,咸王目光顿是又被卢皋身后那匹高头大马震惊:
“乖乖,卢将军,这匹宝马如此健硕雄壮,马蹄竟有头颅之巨,真乃天下奇兽呀!”
“大王,此乃健宝马,亦称千里跃,比之金雪狄人千里马更快,一日飞驰五百里不累,一天慢行逾千里之地,是百里将军北还之际,偶得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