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呵哈哈……”百里燕闻讯大笑:“是卢皋、焦木华他们私下议论被你听去吧。你也不用替他们掩饰,此事不止你们再想,公良文、公良修、公良松都在想,甚至知道本将还活着的中原诸侯都在想。诸如晋国、长孙国,无不是在巴望着本将军去歧国夺位,给卫国制造些麻烦。

不过你们大可放心,本将十年心血都在咸国,在永兴城,如若本将想走,又何必拿出真才实学。”

“那将军是此生要为咸国效力?”司空南目光如炬满含期待,期盼百里燕的承诺。

“不,不是为咸国效力,是要为中原,为天下百姓效力。在本将有生之年,要为咸国开疆拓土,终毕生之力,扫荡天下。”

“将军之志,司空莫不能及,此生得将军重用,末将深感荣幸。”司空南深施一礼,心中肃然起敬。

“司空兄多礼了!今日之事,你可与卢皋等人明说,无需遮遮掩掩,如此人心可定,中原局势可定。”

卢皋等人的议论,早在千岳山时就已传开,并非什么新鲜事,南下后稍有平抑。最近一年连战连捷,联军积攒了巨额财富,不免有人担心百里燕返回中原后,拉起新附军这个杆子“携款出逃”。

卢皋归根到底是盐枭背景,咸王的亲信,他的立场永远站在咸王的一边,司空南此来试探,也是卢皋看到北还有望,来试探口风。

回歧国,百里燕不是没想过,但弊远大于利。

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政治生存空间和施展抱负的余地。他已快三十岁了,十年心血都在永兴,要他放弃一切,再去拉扯歧国,他做不到,现实的政局和地缘政治,也不允许他舍弃在咸国的基业,他也做不到。

谈话结束后第二天,司空南率兵西进,经过去年冬季的浩劫,松迪亚省各地扩充了兵员,不过战力却是远逊于主力军团,甚至辅助兵。都是由农民仓促组成的民军,训练严重不足,十数万人分散于偌大的松迪亚省,疲于剿灭中原民叛乱。

不让司空南攻打松迪亚城,除了钱的问题,百里燕担心金雪狄人在松迪亚城的军校。

金雪狄人以省会为中心,构筑行政辖区内核心政权体系,经济、军事、政治中心都在省会。

不同于中原主力军队戍守边关要道和首都地区,各郡郡府只有少量郡兵维持治安。

得益于南方无强邻,除婆嵩一省之外,金雪狄人和平时期可以毫无顾忌的,将主力军团、辅助军团主力,驻扎省会附近,仅若干军队驻防外地,以协助辅助兵管理治安。

这样好处是便于集中军事资源备战,便于贵族控制军队,因此各省省会设有学院、军校、祭司宫。

其军校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套系统,常备教官数千人,都是资深老兵和军队职业贵族充任,单兵作战素质极强。其依仗省会的城高池深,军校老卒和守军辅助兵,会是联军攻城时的巨大阻碍。

穆尼的主力被困在多兰顿河迟迟无法西进,联军的向西攻掠,无疑将刺激他火速渡河。

于是在司空南西进的五天后,穆尼终于察觉西岸的异样:

“诺伦嘉,这几天你有没有觉得西岸北人的马队少了一些?”

“没有。”诺伦嘉摇头道。

“真的一点都没有?”

“真的没有,难道阁下怀疑北人调走了一部骑兵?”

“感觉他们的骑兵少了不少,至少有一万,甚至更多。”

“但据我们的侦察兵禀报,西岸的北人至少有五万杂骑,我军现在仅有三万不到的骑兵,他们即便少了一万,也还有四万,他们依然可以往来上下游之间。我军如若不能在一天之内架好浮桥过河,他们的骑兵随时会赶到把我们的军队赶下河。”

“是啊,我们的骑兵到哪里,他们的骑兵也到哪里,终于是酿成大患了。”穆尼叹道,心感无力。默然片刻,又话锋一转说道:“对了,你知道北人当日挡住小口震天火的东西是什么吗?”

“是什么?”

“棉被,是浸水的棉被。他们用两三层浸水的棉被叠在一起,小口震天火的铁丸就无法击穿,即便是在四五十步的距离上,也很难击穿。”

诺伦嘉闻讯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棉被怎可能挡住如此威猛铁丸!”

“但百里燕做到了,由不得我们不信。”

“那大口震天火难道也能用这办法?”

穆尼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轻松:

“不,大口震天火铁丸轻则六斤,重则十二斤,十八斤,哪里是棉被能够阻挡。但是最近,他们趁我军铁丸不足,挖掘了壕沟,人都躲在壕沟之内,这样一来,大口震天火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这两天我考虑了很久,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渡过多兰顿,否则越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将会有更多的暴民加入到他们的大军,不能再给他们喘息之机了。”

“但铁丸至少还需要五六天才能运到,我们最快也要在四月中旬才能发起攻击,只有十多天时间恐怕不够。而且他们的战船在四月下旬随时回到,如果在河上把我们截断,渡河将成泡影。”

“这你放心,我已经想到了绝妙注意,这次一定会让百里燕大吃一惊的。”

穆尼下定决心强渡多兰顿河,与百里燕似乎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百里燕视察了田鹏、方亮的新附军,标枪运到后以田鹏矿工营,方亮本部为班底,抽新附军力士组建四千多人的标枪营,安置在僻静处专以练习标枪投掷。

改良后的标枪,两头尖,中间粗,与现代运动标枪外形相仿,都是谷中工匠妇女,一刀一刀削出来后磨光套上枪针。

此前百里燕一直忽视了一件事,农耕时代的人体体质远强于现代人,力量要大得多。一百斤的石锁,吃饱喝足的青壮农民人人能拿,现代人一袋米恐怕就得趴下。

时下未经改良的常见的标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农民可轻易掷出三四十米,这个距离已远优于三级运动员的水准,而且仅仅是较为平直的弹道的投射,高抛弧线投掷将会更远。

当然,标枪投掷距离越远,精准度越差,大仰角高抛弹道用以击杀单个目标的精度,可以完全忽略不计,投掷超过四到五次,人的臂力迅速衰减,标枪的实战意义也就荡然无存,这也是标枪一早淘汰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保证较为精准的杀伤,通常都采取仰角较小的平直投掷弹道,由此标枪实用投掷距离也就二三十米。

太远了,弹道飞行时间过长,肉眼完全可以预判,敌人可以松散阵列,稀释躲避标枪的威胁。加之标枪受制于作用距离,限制了结阵规模,一次投掷的密度远不如弓箭结阵,因此标枪杀伤力固然巨大,实用却是不如弓弩。

一旦骑兵、步兵率先冲击,甚至完全暴露与敌方弓箭覆盖之下,阵前的标枪手面对四五十米的缓冲距离,无疑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

当然,实际战术应用并非一成不变,标枪固然有其致命缺点,在当下联军弓弩奇缺,不失为出其不意的手段。

在使用改良后的标枪,采取高仰角投掷,以田鹏惊人臂力,最远一次投出了七十四步,约合一百十多米,让奥运纪录望尘莫及,堪比是强弓一般的巨大杀器。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7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7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