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焦将军问得好,这其中有些道理,眼下三言两语和诸位也讲不明白。诸位只要知道,这弹丸大小不变,铅丸要比铁丸、铜丸更重,射到相同距离,所需火药也就越多。当然,诸位可能会问增加药量,但本将可以告诉诸位,如果增加药量,这火炮便可能爆炸。

金雪狄人现在所用铁丸,最大一尊能射一里半,最小一尊不到一里,如果药量不变,使用外形同等大小的铅丸,份量将增加一半,射程至少减少三分之一,如此其便不能将弹丸扔过河。

而且铁丸与铅丸在当下而言,其破坏力相去不是很大,因此其使用铁丸,只为了让弹丸射的更远。”

但凡是要透过问题看本质,实心炮弹,生铁和铅都以物理钝器伤害为主,两者杀伤力除城墙、装甲之外,其他对其他战场目标的破坏没有任何区别,而使用生铁射程会更远。

但铁的价格会很高,即便是金雪狄人全面普及铁器,铁价相对较低,每天发射数万斤生铁,对于农耕文明经济生产力,对资源消耗无疑是惊人的。同时超前的药包技术和快速装填,让这种消耗变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百里燕甚至能够想到,穆尼为了给他一个下马威,开战之前根本没有考虑弹药的消耗,只为图个爽利,甚至是开心。一股脑的打出数千颗弹丸,长期的消耗和对质,穆尼根本消耗不起。

没有工业化生产,匹配的生产关系,适宜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基础,任何超前的武器,对财政对生产关都是巨大的负担。

众人摆弄着火器,司空南突发奇想说道:

“将军,此种火器咱们咸国可造否?”

“造是能造,但本将军还看不上。而且短时内此物并非无敌,若是以强弓、强弩仰天抛射,依然能在八九十步外,对其射杀,甚至志军的朝天弩,在两百步外就能将其尽数覆盖。

穆尼欺负的,不过是我军没有强弓硬弩,若是有,此杀伤物射程不过六七十步,我军只需以弓弩阵便可将其击溃。”

这时焦木华插话说:

“依将军之言,咸国若造,能比之更强。”

“就眼下咸国冶铁锻铸之法,能造精铁火器,射程威力比之更大是无疑的,但是不见得就最强。要造更强火器,仍需夯实教化、工农。

诸位也都看到了,火器极为厉害,且省人力,威力巨大,但所其糜费锱铢甚巨,如没有强大工农与国本,将不足以支撑一场战役。故而各位日后得返咸国,务必戮力同心,为咸国夯实基业。唯有如此,方能造出世上最强火器,愿各位此生同心协力,谨记在心!”

“末将等谨遵将军教诲!”

历史的进程,无不是循序渐进,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现在先进火器骤然出现在这片大地上,绝不会是凭空出现,百里燕心情说不上任何喜悦。

他很清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长孙国国土横跨赤道,其北面领土突出整个中原,是个三面环海的巨大半岛,靠的实在太北。隔海相望的未知明文,也许正在觊觎南半球广袤的土地,中原的出路在何处,百里燕丝毫看不到何时能结束中原的分裂。

【注1】超前的技术,一定会直接或间接的变相付出代价,而不是毫无节制和制约的开挂,这一点后文中将陆续详述,此处不做赘述。

翌日,东岸鸦雀无声,出人意料没有发动炮击,但投石机仍在向西岸倾斜石块,似乎是验证了百里燕的猜测,穆尼的炮弹不多了,他心疼了。

此后数日,未在发生炮击,炮兵阵地也未挪动,仍旧部署在对岸,但戒备森严,深怕被联军盗走一般。

百里燕命人搜集弹丸,总数超过了三千五百颗,足有四万多斤,无疑再次验证了百里燕判断,既是炮弹不足,同时也没钱了。

对缴获的肩扛式火器,百里燕做了装药量测试,其口径达到了三十多个毫米,一次装填十五六毫米弹丸五六颗,极限装药可以喷射一百五六十米。安全起见,只装百分之八十药量情况下,六十至八十米倾彻力十分惊人,铁甲无法抵挡。尽管十分简陋,但是由于装药量很大,弹丸沉重,在一百米距离的威力依然十分可观。

当然,如此大口径装填五六颗霰弹,几乎不用考虑任何精度,完全依赖密度取胜。

百里燕甚至用其对准七十米外人形靶,连续射击三次,竟没有命中一颗弹丸,可见完全没有精度可言,当距离缩短至四十米内,才有一颗弹丸侥幸上靶。所谓侥幸,也是三枪打了十八颗弹丸,只打中一颗。

其实用有效精度不会过三十米,只能依赖于密集使用,击杀较远的集群目标,一旦分散使用对付单个目标,充其量是个喷子,甚至还不如近现代的普通霰弹枪。

掌握其性能,军内先从各军各营抽调武官集中普及教育,籍此打消各级武官的恐惧。然后自上而下陆续下放,让新附军和普通兵士知道,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什么神鬼,而是冰冷的武器。

火器让战争进入全新模式,联军加紧了战壕和猫耳洞的挖掘。

战壕作为防御工事,能有效防御近现代火炮枪弹的密集轰击,实心弹丸的威胁更是微不足道。

然而对冷兵器的密集冲锋,战壕打散了建制,稀释了守军的兵力,难以招架密集冲锋下的冷兵器格斗。隔河对峙无疑消除了威胁,让战壕有了用武之地。

三月底,气温日渐回升,草地返绿,几经反复斟酌,百里燕觉得时机到了。

这日,他召集众人参会,商定下阶段作战方案:

“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下阶段作战与各位商议。当然,作战目标本将已经选定,至于如何作战,将由诸位自己决定,现在且看这里。”

手指地图阿纳伦达所在,百里燕继续说道:

“阿纳伦达是金雪狄人放养独角马母马之处,我军若要北归,所需独角马不能少于三十万匹。”

这时司空南说道:

“可眼下,穆尼在东岸积极备战,我军此时攻打别处,恐怕不妥吧。”

“此事司空兄无需担忧,本将自有安排。”

“可据斥候监视,金雪狄人三月初,将独角马迁走之后,阿纳伦达至今未见独角马踪迹,多半是在提防我军得其母马,甚至极有可能已经迁回关内。”

“不,其不太可能迁回关内本土。”

“将军可以见得?”

“眼下金雪狄人六十余万人,尽在婆嵩省与多兰顿河以东,至少需要十三万匹以上的独角马用以转运辎重,甚至更多。以他们去年八十余万人的兵力推算,金雪狄人婆嵩省独角马至少在二十万匹以上,合计权贵与各地运输周转的独角马,二十万匹以上还是少的。

而往来于前线和关外的独角马有五十余万匹,去年九月前后,金雪狄人已经北上一批物资,此时应该快到千岳山。那眼下从关内至关外的陆路辎重转运,又靠什么呢?”

“将军是说,金雪狄人经过六年消耗,其公马严重不足,只能以母马运输辎重?”

“难道不是吗?除了成群的母马,关内应该还有独角马群,以及育种公马和不少幼崽,因而能用的只有母马,数量还不会少。所以金雪狄人将阿纳伦达母马迁走,一方面是防止我军截获,另一方面是为转运辎重。

所以本将决定,抽出两万新附军骑兵,一面向西突击收揽中原民,一面继续杀掠他们的城镇,寻找截取独角马机会。”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7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7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