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那我们今晚再此等着,本将倒要看看,倒底是何方神圣。去,准备些简单饭食。”

“诺!”

待焦木华退走,蒋杰问道:

“大人,金雪狄人是弄来了厉害兵器吗?”

百里燕点了点头:

“嗯,今后咱们也会有的。”

相比于直接将火药用于简陋的爆炸,管型火器的出现是黑火药实用化的重要转折点。

最早的火炮,还是将其装在石块凿制的石器炮,发射石块弹丸,射程不过一两百米,经过短暂过度,出现青铜炮,射程随之有大幅提升。青铜炮因其膛压不如纯铜,后被铜炮取代,而早期铁炮多为铸铁,膛压并不高,加之冶炼技术的制约,铁炮的发展相对较慢,又被铜炮代替。但每一次技术更迭,都伴随着火炮口径和射程的增加。

天黑后,一直守到午夜,迟迟不闻炸声。凌晨之际倦意袭人,百里燕熬不住睡意,入营合衣小憩。

待到天色微量之际,东岸一阵炸响,数十颗弹丸越过多兰顿河落入联军大营,猝不及发之下数人中弹,巨大弹丸或是击碎头颅,或是将人洞穿,哀嚎声不绝于耳。

百里燕闻讯仓促出帐:

“蒋杰,蒋杰!”

“大人,属下在!”蒋杰仓促跑来,衣冠不整,头盔还是歪的。

“发生了何事。”

“不晓得,就刚才几十颗铁丸从天而降,砸死了数人。”

百里燕闻讯恍然大悟:

“快,传令全营,西撤一里!”

“诺!”

新附民军依然是一团糟,各级老卒充任的武官管也管不住,弹丸砸死几人之后,便开始惊慌失措四下逃窜。

百里燕带上蒋杰和卫队,翻上战马火速出营,不久身后数以万计的人潮蜂拥逃命,没有秩序没有纪律,俨然一群乌合之众。

“妈的,这是给老子的下马威!”

百里燕啐骂道,蒋杰忙道:

“大人,多半又是金雪狄眼线报信,故意把大人引到此处,他们好在对岸用望远镜暗中观察,待我等不防,以此兵器伤人。”

“说的不错,否则焉能如此瞧准时间,是本将昨日大意了!”

金雪狄人陆续从千岳山缴获望远镜,数量比百里燕、苏方义、公良文三部装备的还多,某种意义上而言,联军在视野上处于劣势而。

去年冬季的绞杀,让本地的金雪狄村民或死或逃,侥幸活命的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联军战线拉的太长,纵身太深,这些村民暗中穿过联军防线,为对岸的金雪狄人深入联军附近充当眼线,然后连夜将火炮拉到岸边,清晨突然炮击,如此出其不意杀了百里燕一个措手不及。

炮击持续三刻钟,肉眼都能看到对岸升起的白烟,攻击持续九轮轮炮射,每轮间隔五六分钟,间隔之短让人震惊。

每次炮击都是那几十门炮在同一阵位发射,而非交替射击,每次开火间隔只有五六分钟,这意味着装填技术发生质的变化。

前膛炮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装填火药无不是从炮口,现将火药从木桶中灌入炮口,后用炮杵将火药捣入药室压实,灌入弹丸,最后点燃火门,将弹丸射出。黑火药发射后还需清理炮膛,将药渣清理出炮膛,然后再次装药。

根据口径大小,前后准备时间少则十分钟,多则一刻,甚至更多。随着发射此数递增,炮管温度飙高,裸装火药将导致火药装入温度过高的炮膛而直接引燃爆炸。

直到药包技术出现,省去了裸装火药的繁琐。直接将捆扎火药的圆柱形药包送入炮膛,提高装填速度的同时,药包有效隔离了炮管高温与火药接触,增加了发射次数。虽然仅仅是给火药蒙上了一层纸皮,但小小的进步却是花费了地球人两三百年的时间。

百里燕几乎可以断定,刚刚用上火炮的金雪狄人,已经学会的药包技术。

同样作为远程武器的投石机,最终被火炮所取代的根本原因,是其无法标准化的生产和耗费人力,而效率还远不及火炮。且前膛炮轻易可以达到的距离,投石机往往耗费巨大,多数时候任不能保证同一型号具有相同的射程。

投石机的发射和操作过程所耗费的人力,少则十几人,多则需要数百人。而常规的火炮几个人,两匹马就能轻易完成超过一台投石机所能完成的任务。

炮击停止不久,焦木华迅速收拢人马,百里燕令人返回大营,测量弹丸数量和落点。

粗略发现弹丸两百七十多颗,实际应该超过三百五十颗,测得最近一颗就落在岸滩,最远一颗距离岸边三百二十步,一直打到大营的中线。这意味着金雪狄人火炮最大射程是一里半,其他普遍只有一里地,甚至还有落进水里的情况。

弹丸大小各异,大的十七八斤,射的也最远,小的六七斤,另外还有十三四斤,均为生铁弹丸,而不是铜丸或是铅丸。

“大人,这才不到半个时辰,金雪狄人少说扔来四千多斤铁,这要是轰上一昼夜,还不得有十万斤的铁球在我军头上,我咸国十年前,怕是一年也不产十万斤铁。”蒋杰气愤说道,第一次被敌人领先的压迫感,让他有些不安。

百里燕看着地上的弹丸,脸色凝重,他此时想到了更多。

“别慌,他们也就这点能耐了。今后我们也会有的,而且会比他们射的更远。去,派人传令沿岸各军各营,不得后退半步,就地挖掘壕沟与猫耳洞,以躲避炮击。令咸军老卒,沿岸择视野开阔之处修造野战工事,金雪狄人这点伎俩,还吓不倒本将。”

“诺!”

百里燕不担心火炮的危险,至少在装药破片弹、榴霰弹、爆杀弹出现之前,实心弹丸的威力仅限于钝器杀伤,不具有实质的大范围的爆炸半径杀伤。让百里燕担心的是诸侯联军火器经过几年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当天下午,金雪狄人进行了第二次炮击,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将火炮直接推到了岸边,大小三种口径共计四十六门,隔着河几乎用肉眼都能清晰看清。

装填手非常麻利的装填药包,准备时间大大缩短,此外金雪狄人使用了炮车,一种完全由实木打造的笨重木车,火炮斜插在炮车上,用独角马拉动。

口径最大的少说得有四五千斤,还是青铜炮,小的目测也得一千三五百斤,重炮牵引时还需要铺设木板,否则就会陷入滩涂软烂的泥泞中无法动弹。

如果说药包装填技术足以让金雪狄人的炮队看起来像是十七世纪的炮兵,那么填膛就有点十八世纪的技术功底。

无论前膛炮还是前膛枪,中后期出现填膛,既用一块碎布或纸张,用炮杵在火药、弹丸按序送入膛内之后,用布条纸张堵住枪膛。起初是因为火器运动或是向下开枪时弹丸掉落,用柔性物体堵塞枪膛以防止弹丸掉落。

后来技术的发展,让填膛有了进一步认知,既火药爆燃所产生压缩动能密封性越好,储蓄动能越大。

金雪狄人用炮都是炮口高于水平线开火,根本没有弹丸掉落的可能,显然填膛和药包装填技术,并非来自于实战,而是舶来技术,来源只能是中原。

唯一让百里燕感到庆幸的是观察半天,并没有发现炮耳,整个大炮通体一根光杆,直接躺在炮车当中。【注1】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7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7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