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金雪狄水军跑了!”
“跑了!”
百里燕闻讯颇为诧异,他觉得以金雪狄人的秉性,断然不会善罢甘休,难道是穆尼得知战败下的撤退命令?
举步来到甲板,望远镜中可见二十里外敌船已经掉头,意图西逃。
“蒋杰,昨日放上南岸的马匹何人都收回来了吗?”
“都收回来了,大人有何吩咐。”
“去,让人骑马带足口粮上南北两岸,看看他们的岸上水兵去了什么地方。”
“大人是怀疑金雪狄人有诈?”
“你想想看,他们此来兵力数倍于我,即便现在,他们的人比船多,兵力依然数倍于我。而我军连日夺取战船抢修沉船,加之伤亡,兵力严重不足。
若要将所有船只带回德朗基,兵力将被各船稀释,即便是顺风划船,至多安排两班的人划船,将比他们慢的多,他们要是尾追杀来,我们还不大败。”
两次交战联军多有伤亡,缴获船只五六十艘,金雪狄人见联军不断打捞沉船,多半也是料到联军要把船全部弄走,但平均到每艘船上没有几个人,于是故作诈败,好等联军东逃时候顺水顺风尾随强袭
“多半是他们自作聪明,以为我军兵力严重不足,想佯装诈败,好趁机尾随强袭。”
“按说是如此,可如此浅显道理,他们但怎也不想想,万一反被我军用计岂不自取其祸。”
“那你说,我军若是东去,如何能令他们中计。”
百里燕反问,蒋杰略作思考后摇头说:
“这个……属下愚钝,不知,还请大人明示。”
“你如此精明尚且不知,他们又哪里知道。你以为本将就是计囊袋子,凭空翻手就能变出来?”
“大人难道真无计可施?”
“倒也不全是,不过要费些力气。眼下我军有船几艘?”
“此前又捞出五艘自沉船,眼下有两百四十余艘,还有四十多艘需要打捞。”
“这样,今夜天色一黑,每两艘三千石船,三艘两千石船编为一组,三艘两千石船在中间,两艘三千石船各置于首尾,五艘首尾以绳索紧密相连间,头船、尾船配以桨手水兵,中间三艘两千石船空船降帆,如此以两艘大船带三艘小船,小船人力可转移至大船,速度还不会慢。”
“诶,大人此计真妙!”
“快去,让骑兵上岸,我琢磨着,金雪狄人多半得走出至少一天水路,才会让我军放心!”
拖船法当下多见于轻舟小船,大船很少用,一是大船的冲击力远比小船大得多,破坏力更大,稍有不慎发生追尾,后船能把前船菊花撞烂。
其二没有必要,现实中很少发生几艘船拖着,一起活动的极端案例。其三,拖船也是要讲究技术的。
载重较小的两船通常将绳索放长,让两船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船首尾相连距离过短,前船行驶产生的水流激波会通过水力传导至后船,增加前船阻力。且两船轴心不易重合,驾驭起来并不方便。
而大船拖行若用此法,绳索必须放的更长,后船出空货物减轻辎重,但若此操作不当,后船仍会撞上前船,甚至后船搁浅,而且无法组队拖拽更多的船只。
事实上大船拖行要尽量缩短间距,要首尾相连,这样即可避免相撞,同时由于大船船体属于吃较深,水流激波影响是有,但在船体载重压制下,激波不易造成船体偏航和扭动。
同时在船队末尾安排人力控船,形成头船尾船同时控制,如此可将几艘串联大船轴线基本保持在一条轴线上,不至于弯弯扭扭增强阻力引发不测,且还能通过后船起到减速作用。
像京杭大运河上跑货的船队,都是采用此法,头几条船开着柴油机,后面拉着二三十条船停机船,省油跑的还不慢。
与蒋杰详细交代,装运马匹的战船迅速靠向岸边,将马匹与人放上岸边,船队五艘编为一组,将冲角砍断之后,首尾用缆绳以八字结相连,以保持船体间保持应有的刚性。
金雪狄人西逃两百余里进入博格拉特湖水寨重新补充了船只,陆上的水兵得以苟延残喘逃回水寨,此时水中能打捞的沉船多数打捞出水,不能打捞的也只能随他去,百里燕随即收回骑兵掉头东去。
金雪狄人不出所料的利用人数优势,顺风顺水日行竟也达到三百里多里,却是不曾料到联军船队速度也不慢,顺风顺水日行两百五六十里,原本就差着两百多里地,照这速度至少要追四天。
但两天后夜间,联军战船进入瀑布河下游,并于以火药船炸毁浮桥,随即逆流而上,于第三天黄昏抵达德朗基。
此时已是十月初,距离西山出发已经过去一月有余,金雪狄人在西山、德朗基两地发动猛烈攻势,联军损失很大,见到公良文,其脸色可想而知:
“百里将军,你这一去,让本将真是等的好大功夫!”
公良文脸色颇为不快,言语间责备之意甚浓,百里燕自知理亏,忙是赔罪:
“在下延误军机来迟一步,令将军蒙受损失,燕甘当此责。”
“罢了罢了,本将观你水军威武,想必燕公子定是在上游大获全胜吧。”
“不敢,在伯德米斯上游屠了小城帕文斯,又掠走了六七万中原民,暂由左都督司空南率兵两万余镇守,缴获粮草五六十万石。原本应在十日前赶回德朗基,不想遭遇敌水军主力,敌众我寡之下,被迫又耽搁了十日,在博格拉特以东打了两场硬仗,俘获了几十艘战船。”
百里燕一番详细道来,公良文脸颊不住抽搐起来,脸色瞬时缓和不少。
“呵哈哈……百里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本将方才多有失礼,还请燕公子见谅。”
公良文略施一礼,百里燕忙是抱拳还礼:
“若非公良将军在此周旋,岂能有在下功劳。”
诸侯国联兵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和隶属关系,谈不上上下级关系。诸如百里燕这般延误军期二十多天,军内早就给咔嚓砍掉脑袋以儆效尤。
论官职,百里燕官拜大司马使,兼治粟内史,授上大夫,与公良文大致在一个位置。即便两军发生了不愉快,其也没有军法从事百里燕的权利。
给点脸色,说点难听话那是家常便饭,诸如关键时刻落井下石,过河拆桥等卑鄙下流手段,在此之前列国联兵时多如牛毛,否则公良文也不会被王彦飞给暗算败走南下。
百里燕误期二十多天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早有交代。当然,这次确实晚的有些过分了。
约十五日前,金雪狄人在山口以南两里处架设起三台奆石机,对山口联军夯筑土墙实施连番轰击,并出动了飞鹰兽空袭,同时加速向山口掘土,于六七天前抵近至土墙攻城。
西河东岸的金雪狄人在其水军配合下,先是修通了德朗基山口以南西河的浮桥,其东西两岸兵力得以调动。
同时五次试图在架设浮桥,从西河东岸攻入德朗基,两次被公良文挫败,三次受到石油火药的攻击破产,现在金雪狄人的战船横在西河上,日夜以床弩攻击岸边,试图籍此迫使守岸联军后退。
公良文一番细说,百里燕手指河面战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