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大人,我军俘获敌船近三十艘,击沉、烧毁、撞毁、重创五十余艘,约有八九千敌兵弃船逃上南北两岸,是否放火烧他们!”蒋杰建议道:
“不,敌溃兵刚刚上岸,仍在河边不远,戒心很强,其水军败退后,船只不足以装下逃上岸的八九千人,其逃不掉,必然要驻扎在岸上,现在贸然放火,非但不会收到奇效,还可能因为分兵被其反扑。
不如待其修整懈怠之际,我军再放火也不迟。现在收兵,先救治我方伤卒,修整后明日立即抢修打捞战船。”
“遵命!”
连同昨天在内,金雪狄人损失战船一百三十余艘战船,今天损失尤为大,弃船逃命极多。剩下的一百七八十艘战船根本装不下昨天和今天弃船逃回的水兵,就只能驻扎在岸上,逃是逃不掉的。
相反逼急了,不等火烧起来,这些水兵反可能沿着河滩潮湿地带继续向西逃窜,不利于放火。联军刚刚一番激战未做修整,无力再去堵截这些逃窜水兵,不如放其上岸,逃亡内陆草木繁盛地区修整。
与蒋杰交代清楚,百里燕走下甲板回到寝室蒙头大睡。
翌日巳时,酣睡中蒋杰在外催促,百里燕睡眼惺忪翻身起床,依然哈欠连连:
“几时了?”
“已经巳时了大人,属下见您几日未曾合眼,便未敢叫醒大人。”
“嗯……”百里燕又是打了个哈欠,伸了伸腰,含糊其辞又问:“此时叫我何事?”
“回大人,刚才清查俘获敌船发现了这个。”
蒋杰递来一本金雪狄人书册,约有一指厚,纸张非常粗糙,是用稻草、树皮生产的简陋纸张,质地非常差。书册扉页写有金雪狄文,意为《兵法通要》,看到这里,百里燕不禁困惑:
“谁人发现此书?”
“几个老卒搜刮的时候发现了此书,原本老卒并不认识蛮字,故而将之仍在地上,但却是发现此书一半是蛮字,而另一半是我中原文。交给属下翻看后,发现了我军讲武堂绝密内容。”
“什么啊!”百里燕闻讯大吃一惊,惊出一身冷汗。
他非常清楚,讲武堂抄发的内部兵法书籍,每次使用完后一概要收回讲武堂书库,由专人把手,不太可能流到外界,更不用说漂洋过海两万多里出现在金雪狄人的兵法书中。
讲武堂书面传授的内容,一部分是从当世所能收集兵法书册中精挑细选的,一部分是百里燕根据前世阅历摘选,外界不可能出现雷同。蒋杰谙熟内容,绝不可能看走眼。
打开此书,果然是一篇金雪狄文,一篇中原文,并有粗略的注解。其中关于讲武堂的内容,注解多有曲解,翻译和理解南辕北辙。
如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不胜尝也。”谬误的曲解为数字关系,常言道事不过三,到了金雪狄人课本中成了事不过一二三四五。
再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百里燕将其列为治政和经济篇,重点讲解人和土地、土地和人,人、土地、经济国力的关系。
核心内容是“人”才是一切军事、政治、经济的根本资源,没有人,再多的土地也守不住。因此丧失民力比失地威胁更大,授课时详细阐述了人、土地和经济国力三者关系。
但到了此书中反而成了人与地共存亡,必报必死的态度和敌人决战,否则土地和人都会失去。
看到这里,百里燕多少又是松了口气。
讲武堂内部书册只有原文而没有注解,每次授课都由百里燕口传,若无切身体会和正确理解思路,在没有历史典故和前提条件之下,外人是很难知道讲武堂的秘密。
即便是拿到了内部资料,许多都是看字面一知半解。由此可以断定,内容不是武官阶层泄露,或是书库看管者,或是其他诸侯在窃取内容之后,被中原贼给弄走。
时间算起来,从讲武堂开办以来,得有五六年时间,从中原偷回资料,再到拿回金雪狄本土研究刊发,怎么也得有两三年时间,这么算起来,这件事还是发生在百里燕离开咸国之前发生的。
如此掐算起来,晋国的嫌疑无疑最大,晋国偷回之后,又可能不当心被中原贼窃走。
想到这里,百里燕脸色愈发难看,他说:
“书中除我讲武堂,还有他国近些年名将所创军制兵法,多为中原兵法至精髓大成,此书即便是拿回中原,都可谓是制胜法宝。没想到金雪狄人对中原之渗透尽到无孔不入地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大人,可金雪狄人既然能从我中原获取此书,但为何与我军交战还是屡战屡败。”
“呵呵!”百里燕冷笑道:“其文意与中原文精髓相去甚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解有违中原文本意,其自然不知其中奥妙。而真正能通中原文者,或不知兵事,或无典故参详,亦不能切身感受中原之思想精髓,其焉能知我中原兵法之精妙。甚至其拿了此种一知半解的兵法,非但不能取胜,还可能误人子弟自受其害。”
“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何止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多半已经深受其害不能自拔。将此书收起来,日后还有大用!”
“诺!”
匆匆用冷水洗了把脸,随蒋杰来到甲板,气温明显又低了些,金雪狄人的战船已经退往二十里外,河面上仍就漂浮着大量的浮尸,空气中尚残留着硝烟的味道。
蒋杰此时将一条灰色毛皮战袍披在了百里燕肩上:
“今日天气转寒,大人免得着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到此快两年了吧。”百里燕一脸萧索,仿佛瞬间老却了几岁。
蒋杰沮丧点了点头:
“嗯……从笃晖战败算起,两年多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咸国。”
“近两万里地,几十万人要想活着北返中原,何其难也。不过也不要气馁,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大不了我军也学匈奴人,根归于夏,而纵横于草原,在此跟他们斗上几十年!”
“大人,匈奴人是何人?”
“这你不知道,是曾经很久以前另一个世界,流浪在草原上的强大游牧民族,与中原同根同种,因过断绝了中原消息而自成一家。去,给我弄些热饭。”
“遵命大人。”
匈奴发源于夏商,早期也是一支为中华文明开疆拓土,向北迁徙的一个分支,后因失去联络自成一体,逐渐演变为匈奴。
联军被困南地,消息断绝,衣食住行都需要掠夺,难说日后人口渐多,无法北返中原,就地经过几代人繁衍,逐渐失去中原文明特征而自成一体,在南地掠夺袭扰金雪狄人,若干年后打趴了他们,又北上中原袭扰。
趁金雪狄人元气大伤,联军上午全面抢修战船,陆续从水下上浮了沉船十余艘。
下午,气温有所回升,百里燕在舱内翻看那本所谓的《兵法通要》,内容的翻译和曲解问题严重,带有严重的主观臆断和想当然的生搬硬套。
未时前后,蒋杰突然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