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待火势有所减弱,百里燕组织万余人,分从八方掘土覆盖火区至火源井口,发现直径超过一丈的巨大火洞,经过十数日的释放和燃烧,空气中刺鼻氢化物大为减弱,此前能够喷涌十数丈高的火焰,如今已是退去其凶猛之势,只能浮在地面继续燃烧,百里燕试图减灭大火,但未果。

不断从地下涌出的石油,压力虽已大不如前,如若不加以控制石油的涌出,后果不堪设想。

不得已在井口方圆五十步之内修筑圆形高墙,将之围起,以储存不断涌出且着火的石油。待石油液位上升至安全高度,可在围墙下开一小洞,如此表面的石油继续燃烧,其下层液面与空气隔绝,可安全泄出,取用极为方便。

然数月后持续燃烧的井口因燃烧挥发,其表面沥青稠度增加,可助燃物质难以生成,于半年多后井口发生板结,近乎半凝固,大火日趋势弱,这场烧了大半年的油田大火,在覆土埋压之下得以熄灭。

时间至五月中旬,连绵一月有余的大雨终于停息,上游冰雪消融加剧,水位猛涨,德朗基山口大水倒灌更为严重,南北彻底无法通行。但山口南侧穆尼军团并未罢休,在南修起了土墙,同时在德朗基以北沼泽尝试覆土,谋求南侧堵截北面新辟战线。

从丘比贡撤下的特米尔、埃蒂斯、纳基卡斯、卡顿森等人与西山沼泽南岸新兵合兵一处,修整的同时,试图在大雨过后再次以覆土法渡过沼泽,不过这一次,等着他们的不再是只有令人恐惧的火药,还有取之不尽的石油。

这天,百里燕从下游开船南下,其中两船装满了石油。

石油被装在酒桶、腌肉的木桶内,以及存放硫磺和硝石的空桶中,联军此前缴获无数,此种木桶数以千计,运输起来极为便利。

随船一起南下的还有公良修,百里燕与苏芳义仔细合计之后,决定近日启程西进。

一来劫掠船只壮大水军,二来筹措补给,烧杀其后方,迫使金雪狄人分兵回援,以减轻联军正面压力,以利大军整饬喘息。此外借助于水道便利,掳掠更多中原民为联军所用,壮大声势。

抵达德朗基已是后半夜,金雪狄人的大营都扎到了岸边,对德朗基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水军成了南北往来的唯一水上通道。

见到公良文时,其已睡下多时。

自四月间激战以来,德朗基日夜攻杀不停,公良文鏖战甚多,睡觉几乎是件奢侈的事。百里燕不忍打搅,与公良修来到山口勘察军情。

“少将军,山下灯火鳞次栉比,气势肃杀威严,此景可壮乎?”

百里燕手指山下蛮军大营,公良修摇头说道:

“天命有定数,蛮营虽壮,终必克之,其谋不足为道。”

“天命?少将军相信天命?”

“怎么,燕公子不信天命?”

公良修反问他,百里燕自然是不信天命一说的。

“天命之言过于虚玄,某素不以天命论兴亡定成败。”

“哦,既不谓天命,谓何?”

“人也!万事因人起,因人灭,兴亡成败皆为人力而为,兴,人也,亡,人也。自古王朝更替,诸侯覆灭,无不是因人祸而败亡,因人力而兴盛。人心思归,则是所谓应天顺命,人心生乱,则是天下不安,天命不过是权者话柄,为掩天下人之耳目罢了。

所谓天命之道,在燕看来,不过是人欲也,是百姓手中一碗饭,桌上一顿肉,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其田,居而有其屋,每日温饱果腹,是为天命。

人之命不外乎衣食住行,倘若天下人人之命皆得安身,所谓天命必为王权所得。倘若人人自危无命可活,又何谈天命之说。天命不过是君王挟以正统而自居之理,少将军以为如何?”

公良修沉默未语,心中却是波涛汹涌激起千层浪,他恍然发现自己是多么可笑,遑论所谓“天命”。公良修此时惊觉发现,月光下的百里燕身影是如此伟岸,隐隐磅礴之气无限澎湃不息,王者之气若隐若现。

公良修心头暗暗吃惊:

“莫非公子燕已有虎吞山河之志?”

他不敢再想,越想是越没有可能的。

见公良修默不作声,目色惊奇,百里燕不知其想到了什么,遂未再问,二人就在山头上站到了天亮。

天亮之际,公良文得知二人等候多时,在营中摆下了便宴:

“侄儿见过二叔。”

“呵呵,侄儿免礼。”

“谢二叔。”

二人径自坐下,公良文问道:

“松儿可好?”

“堂弟一切都好,正协助苏军师整饬军务。侄儿此来,是替苏军师与二叔商议水军西进之事。”

“哦,西进之事百里将军已有提及,既然苏军师无异议,此计就按计而行。只是不知百里将军是将水军尽数带走,还是依然兵分两路,一部留于西河,一部西去婆嵩省?”

“回公良将军,金雪狄人尚有百余艘战船游弋于西河下游,故而在下此去,当留下我军水军主力,在下只率部分战船西去,以防金雪狄人水军南下突袭。”

“既留下主力,兵力会否过于单薄。”公良文追问。

“请将军放心,我军现有战船一百二十余艘,在下西去只带五十艘载满水军,以利于日后夺船,其余七十艘尽数留于西河。”

西河下游尚有金雪狄战船一百多艘,若非联军水军压着,多半是要逆流而上协助岸边敌军渡河,将联军水军主力调走,将被其趁虚而入。

百里燕此去只带五十艘战船,人员齐装满员,第一阶段以劫掠船只,搜刮补给,扩大水军声势为目标,以遏制金雪狄水军形成气候,打击摧毁其水面有生力量。

以当下的技术,一两千石船只的建造周期中原各国大致在数月至一年间,三千四千五千石大船要两三年甚至四年,其中木料的干燥、预先成型,龙骨的的备制占了大半,真正建造组装是不需要多久的。

金雪狄人的战船建造工艺落后,其生产周期比中原战船长出数月,其水面中大型船只被毁后,一两年内无法恢复。

由于其关内本土远在后方,究竟有多少船只百里燕并不清楚,但漕运的堵塞,水道的封锁,无疑将加剧其前线补给的困难,打击其水面力量,对联军依然有利。

与公良文商定水军西进之事,百里燕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苏先生有意将新附民编制为两军,一军以苦力为兵,一军以农为军,我联军主力重编后以挟持两军,不知公良将军意下如何?”

公良文若有所思片刻,点头肯定说道:

“新附民人心不齐,各怀心思,将之以仇苦划分编练成军,此法不失为良策。不过我军作战死伤累累,这些新附民多数拖家带口,依附我军只为逃避奴役,而无心死战。

我中原各军常以赏罚分明以激励军心,但眼下我军身处蛮军大后方,再多的赏罚没命消受,这些新附民恐怕不会真心用命。必须令其尝到实惠,方能驱使用命。不知苏军师可有妙策破解此法?”

公良文话音刚落,公良修接过话说:

“二叔,侄儿有一法,与燕公子、苏军师商议后觉得可行。”

“哦,是何办法?”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7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7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