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云海只出现在高山云端,低海拔山区出现云海,实则不是云海,是水汽在热量的蒸腾下,升至一定高度液化形成的云气,在阳光照射之下,云气在地面蒸腾和山顶冷气流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

随着太阳不断升起,云海奇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散,下山途中草木露水弥漫,犹如大雨过后。

待到抵达山下,阳光刺破云气透入谷底,洒在蔚为壮阔湖面,映射出波光粼粼的旖旎之景,着实让人心旷神怡,压抑许久的心情瞬即烟消云散。

“湖,有湖,还有鹿群和野猪!”

蒋杰兴奋异常,仍像个孩子一样喊叫着。

百里燕环目四顾,发现湖西南有一条河,暂不知道是河是流入湖中,还是湖水进入河中向外流淌。若是从外向湖中流淌,那就应该还有另一条向外流淌的支流,亦或者湖的底部有地下水系,通过地下河,通往山外的其他地方,如此才能平衡两侧的水位,否则山谷必然被不断流入的水源淹没。

但如果有地下河,这个湖也可能是从湖中向外流淌河水,以分担其他地方经由地下水系挤压而来的水资源。

“走,围着湖看看!”

“诺!”

湖面很是宽阔,呈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达到了七八里地,南北略窄最宽处也达到了六里左右,整个湖泊只有自西南向东北流淌的一条小河,这意味着湖泊是小河的水源地,湖泊的水源一部分来自山里山体的储水,一部分通过其他更高处的水源通过地下水系补充。

环湖地带树林草地遍布,水中有鱼,水面有野鸭,野猪、野羊、鹿群三五成群,甚至还有比狼山鸡体形更大,且会飞的黑色野鸡。

“真是好地方!”

百里燕感慨万千,这时蒋杰说道:

“大人,这地方住上十几万人恐怕也没问题呀!”

“住十几万人二十几万人是没问题,但要养活会很困难。即便把树全都砍光,土地也不够种植养活三万人的口粮。”

“但咱们现在只有一万多人,应该够了。”

“现在是够了,但将来肯定不够,人一多,每个人的土地就会变小,没有足够的粮草,就不可能继续维持长久的生计。

所以,必须找一条能够通往外界,方便行走的路才行。走,先去打猎,然后明天趟着东北那条河往外走,看看倒底能走到什么地方!”

谷底的野生动物相当丰富,但显然不足以供应一两万人,甚至几万人的长期开销,早晚是要给捕杀灭绝。

当晚捕杀了一头野猪,十二人分食绰绰有余,还有不少剩余作为口粮。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寻到小河踪迹,向东北方向摸索。

小河地势较为平坦,小河流经的树林较密,略有坡度,河宽五六丈,最窄处两丈许,水质清澈,小河沿途不断分流交汇再分流,河流两侧都为山头连绵不绝,两山之间的宽度两百步至四百步不等,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水的地形。

百思不得其解的却是,两山之间如履平地,只要砍掉森林就是一条通往谷中的道路,为何就没人从外部发现,亦或者出口被大山所阻而屏蔽了视野。

这个问题终于在第三天有了答案,河的出口又是一个湖泊,湖泊正好自北向南栓塞了两侧群山的路口,湖泊东西宽度达到了五六里。

“大人,这个湖东面远处的两座山头好像有些眼熟啊!”蒋杰忽然发眼前这个湖很是眼熟。

“眼熟就对了,我们来时曾从湖东十里的地方经过,对面岸边都是沼泽,远处的两座山头少说有三百多丈。从外确实很难通过此处进入谷中。而且咱们来时走的是小路,大队很少经由此地。

我们一路从谷底出来,得有一百里地吧。”

“差不多,没有一百二十里地,一百里肯定有。”蒋杰肯定道。

“那就对了,要是走我们进山时那条道,少说得多走两三百里的冤枉路。大队人马若从山谷行走,每天充其量只能走二十里地,饿也得饿死在路上。”

“可眼下没船怎的渡过这湖面?”

蒋杰又问,百里燕环顾四下打量着树林说道:

“可扎木筏渡河,至于沼泽,可以草料、覆土、树枝掩埋填出一条路。”

“那咱们现在怎办?”

“原路返回,我琢磨着,咱们的人就在山那边儿,翻过山就能看到。”

谷内的内湖,通过树林小道间的小河,一直通向谷外的外湖,外湖的湖水又通过地下渗透入沼泽,渗透入地下水系,最终流向别处。

沿着原路回走五十里,向南连番四座山头,向东发现了当初立下的那根标杆之外,向西也发现了正在烤野味的四十个人。

整个丘比贡山区东北侧的宽度比想象中的窄了很多,此前发现的进山路,都是绕山而行的羊肠小道。走着很远,其实直线距离很短。

与云贵的盘山公路其实一样,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也许只有十公里,但是公路不可能走山顶,只能盘山修,所以公路得修一百公里。

汇合了人马,出山的速度要快的多,心情也跟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南方春季的雨水和北海一样的多,回去途中下了一场大雨,淋的全身湿透。

“大人,雨太大,咱们还是先躲躲吧。”蒋杰说道,雨水浸透的脸上隐隐露出男子阳刚的气质。

百里燕勒住马缰私下环顾,荒郊野外实在看不到有什么躲雨的地方。

“这鬼地方,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还是赶路吧。”

催马继续赶路,刚走出一里地,百里燕陡然刹住马缰喝道:

“吁吁……停止前进!”

“怎么了大人!”

“你们看!”

百里燕手指地面上围成小圈的石块,内中隐隐还残存着一些烧焦的木炭,这是金雪狄人宿营时留下的营火。

“有大队人马在此宿营,大家小心,都下马勘察现场!”

众人下马寻找,共计发现了六十堆石围:

“大人,他们有三千人!”蒋杰肯定道。

“嗯,还有清晰蹄印和脚印,人畜粪便也很新鲜,这说明他们是在我们赶到这里之前刚走不多久,向南面去的。”

“这里向东距离我们的营地不足两日,而他们向南而行,距离我们甚近,难道已经发现了我军,正在迂回包围我们?”蒋杰大胆猜测道。

“有这种可能,但如果发现了我们,向南迂回并没有战术意义,除非敌方将领是个蠢货,只要守在此地,便能扼守我军西逃之路。我看,他们极可能有重大军事调动,是路过此地。

除非是……除非是他们的补充兵员押送了给养,正在开赴前线途中,需要辅助兵肃清周围的反抗军。我们进入丘比贡山期间,他们一定进行了围剿。

走,赶紧赶路,他们这是要用新卒拿反抗军练手,这是要从正面直接一线压过来,快走!”

金雪狄每年从后方向前线补充一到两次兵员和物资,分别是在四月和九月,以四月份为主。四月从松迪亚出发,八月能够抵达前线,九月出发,来年二月抵达。

步兵一概骑马北上,或是骑着载有物资的独角马,加之随行还有大量金雪狄民夫,沿途无人区道路不畅等原因,总体的行径速度不是很快,路上需要四月到半年之内就能抵达。同时每次补充二十或三十万的兵力,并从北方运回伤兵、老卒、将领和空置的独角马。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6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6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