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受制于技术,中原所造五千石大船,价格昂贵周期长,不是谁都能早,整个中原凤毛麟角,水运主要载具仍是千石、两千石船为主,三千石、四千石船只有大国才造的起,咸国仅有四十多艘三千石大船,四千石根本是一艘也没有。

现在长孙国北海岸莫名其妙随便飘来一艘载重一千八九百吨的木质风帆船,如果是真的,只能说明这个星球上已经出现有更高等级的文明,而且已经工业化。

因为就木质船舶而言,排水量超过一千两三百吨,就已经超过橡木木材所能承受的力学极限,因此需要大型结构的钢件加以加固与承重,而这就需要强大的锻压机、挤压机与一定的金属切削机。

英国的胜利号风帆舰,其本身虽然是木质战船,但主要结构仍然使用了钢制锻压部件,否则根本造不出如此巨型的木质风帆战舰,因为再好的木材,木材本身的力学性能,已经不能满足单纯的材料堆积。

而且还是随便就飘来一艘一级风帆战舰,这意味着拥有同等吨位战船的应该更多,否则为什么不飘来其他更小吨位的船。

相比于大英帝国鼎盛时期只造了一艘胜利号,现在随随便便飘来一艘比胜利号更大的风帆战舰,更能说明未知的潜在文明,仅仅是将此种规格的战舰充当远洋探路舰船,也许还有更为庞大的战船正游弋在未知大海的某个洋面上,甚至不知道何时,会像殖民者杀光数以亿计印第安人一样,把中原人统统杀光,这不免让百里燕开始担心起来未来。

“真是该死……”

嘟囔了一声,蒋杰不解,遂即问道:

“怎么了大人!”

“这下可能有大麻烦了!”

“大麻烦?!大人不会以为世上真有能装三万石货物的天船吧。”

“现在说了你也不懂,先去见恩师吧。”

“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原整整落后金雪狄半个技术的代差,更落后工业化的未知文明两个代差,百里燕难以想象青铜文明,如何面对坚船利炮的洗劫和屠杀。

来到中军帐,百里燕收敛起阴沉的脸色,勉强挤出几分笑意,向塞骞恭敬行了一礼:

“徒儿拜见恩师。”

“呵呵,你我师徒何须如此客套,过来坐。”

“谢师傅。”

径自落座,百里燕随即问道:

“师傅,此来可是为会战一事?”

“嗯,眼下各国主力尽抵南境,会战无可避免,为师此来驰援笃晖,坐镇东线,以防蛮军偷袭我后方。”

“那援军多少?”

“二十万,苏方义正率军而来,约莫还有四天能到笃晖。为师先行一步前来探望你的伤势。怎样,伤势如何了?”

“承蒙恩师惦念,徒儿腿伤已是痊愈,唯有肩伤恐怕得再养半年,弄的不好,还得落下病根。但只要恩师召唤,徒儿定万死不辞!”

“不愧是为师的好徒儿,不过如今你已贵为一方勋贵,人情世故的轻重为师还是知道的。笃晖你就别去了,安心留守业绥即可。”

“师傅,笃晖方圆数百里地势开阔,不利坚守,还是让弟子随你一起镇守笃晖吧,你我师徒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笃晖虽不利坚守,但蛮军主力以西线为重,东线只需守住即可。”

“既如此,恩师务必小心。我联军大举进驻南境,辎重周转之弊暴露无遗,想必御帅此时会战,定是料到后勤之困窘,图求速战速决。而笃晖距离后方补给较远,转运困难,会战发起之前还应速速囤积辎重,以防不测。”

联军总兵力会同民军在内,多达一百九十余万人,仅千岳山转运物资的民夫、妇女就多达一百五十万人,驴马四十余万匹,车辆数万。各诸侯国从内地向南境转运物资所需民力延绵万里,人数不下千万,消耗在后勤的粮草每月都以五百万石计,长此以往,联军必被后勤拖垮。

与塞骞商定了协防细节,百里燕话锋一转,提起之前蒋杰所提长孙国天船一事:

“师傅,弟子刚才听说,长孙国今年元宵节时,从北海拉回一艘大船,能装三万石之巨,可有此事?”

“嗯,确有此事。消息最先出自砡工派,后被我御客所知。”

“如此说,砡工派大师见过此船了?”

“见是见过,但长孙国却是不让登船,因此暂且不知船内倒底是何情况。不过,此船确实巨大,据传圆头圆脑,甲板之上竖起七八根大桅杆,挂满白帆,而且是圆帆,甚是壮观。”见百里燕脸色有异,塞骞忙问:“燕子,你见多识广,不会是想到了什么吧!”

“恩师,弟子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万一日后北海之北有蛮夷来犯,我中原当作如何。”

“可为师听说,北海之北乃是一望无际之大海,是天地的边际所在,永远也不会到头,何来蛮夷之有。”

塞骞一席话,让百里燕哑口无言,时人对所在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仅仅停留看得见摸得到近在眼前的世界,对未知遥远的大洋彼岸根本毫无认识。

确实,许多典籍中偶有记载,长孙极北,酷热之地,北望大海无垠,大船北出一月不见边际。大致可以知道早年一支船队的自持力,也就是一个往返两个月,单程不会超过两千公里。

对于青铜文明,两千公里的海洋足够广阔,足够屏蔽来自另一个大陆文明的侵袭,但前提是所有文明都处于相对平等的起跑线。

但现在,金雪狄人先于中原完成了铁器的普及,而来自另一个未知的文明,甚至提前进入第一次工业后期,正在开启第二次工业变革,海洋将不再是传统陆地疆界的屏障,百里燕此时只寄希望于北海能足够广阔,能给中原喘息之机。

当天,百里燕留塞骞在营中吃火锅,火锅涮肉在咸军普及不久,短短数月间迅速被联军仿效,也许不用多久,也会迅速传入中原。

当夜,百里燕一宿没睡,满脑子想的还是那艘大船,船里倒底装了什么,是否有人,是淡水食物枯竭后漂流至北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被长孙国俘获。甚至不排除船内载有先进武器,也许,热兵器的时代就要到了……

第二天,塞骞率军前往笃晖驻防,舒潼仍在笃晖积极组织城池的修葺和粮草囤积。

蛮军对城池的破坏异常严重,除了使用巨石轰击火油弹纵火,金雪狄人还是用油膏,一种极具粘性的油脂黏在城墙表面,然后放火,点燃局部城墙。

寒冬腊月热胀冷缩之下,城墙极易开裂,甚至崩塌,笃晖因火烧开裂崩塌处多大二十三处,百里燕也亲赴现场勘察,最大的豁口长达三十多步,深入墙体两丈许,索性城高墙厚,没有塌到城墙底部,但修复起来异常麻烦。

三月解除围困至今,才修复七处豁口,要想全部修复,援军进驻之后,最快也要五月中下旬完成。

塞骞临走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地形图,一张千岳山联军防区以南两千里地的地形草图。在此之前,中原所有典籍,都无法查到有关更南方的消息。

该份地形图与此前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向南两千里没有城池,都是草原、原始森林、沼泽、湖泊,东西的宽度达到五千多里,无险可守,无险可依。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6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6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